
【看点.新锐力】叔侄(小说)
摘要:导读:槐树沟的洪传根、潘槐花有一独子洪城,是沟里飞出的“金凤凰”,成了名符其实的城里人,娶了城里女孩张杨为妻,迫于工作、经济压力,在计生政策放宽允许生二胎的今天,张杨坚决不生二胎。洪传根、潘槐花求人不如求己,在七、八十年代计生政策只允许生一胎的情况下,他们是多么想生二胎呀!为此,潘槐花痛忍奇痒,把胯下憋出疥疮,洪传根拿着菜刀要与计生工作队拼命,计生专干操春花为了她的奖金,免费为洪传根送了二十年的“小雨伞”……终于,洪传根、潘槐花生下了二胎,取名“潘洪淑”,是为了理清与孙女张洪的关系。这一切的一切,演绎着洪传根、潘槐花的喜乐哀愁、甜酸苦辣的一生。
【编者按】“多子多福;生儿养老;传宗接代……”这种存在于中国农村,尤其是偏僻山村的根深蒂固的传统生育观念,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顽固的绊脚石。这篇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地主的独生子洪传根(其父母在他三岁时被镇压亡故),为了不让妻子潘槐花(其父亲是洪传根家的长工)被“计生队”抓去结扎,挖空心思,甚至让妻子主动去染上疥疮病、手持菜刀威胁“计生队”成员及结扎医生;逃过结扎一劫后,又为了摘掉头上的“富农”帽子(因为这帽子连中学都读不成),和村妇联主任操春花签下“不结扎也不生第二胎,附加条件是摘帽”的协议。此后二十年里,操春花从不间断向他们夫妻送“小雨伞”(避孕套),从而获得诱人的年终奖金。从此以后,洪传根勤劳致富,儿子也成了山沟里唯一的“金凤凰”。然而,儿子在城里生根后,洪传根夫妻因为城里的儿媳以供养不起为由拒生第二胎(头胎为女儿),让他洪家“断了香火”大伤脑筋。就在这时,允许生第二胎的政策落实了,一直瞒着村里人,实际上没有结扎的潘槐花想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产一个了却心愿。于是,小三岁的叔叔与侄女的尴尬关系,出人意料(连洪传根的大儿子也不知情)地形成了……故事情节合理,人情世故的展示真实且具有一定深度;人物刻画秉着务实、逼真的风格,颇具寐力,写出了小人物之间喜怒哀乐的大世界。另外,描述细致是本文一大特色。欣赏佳作,推荐赏阅。【编辑:花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21307】
1 楼 文友:花保 2018-02-08 08:19:34
拜读了王老师的佳作,受益匪浅。这篇小说把农村小人物物质和精神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遥祝老师创作愉快!期待更多佳作赐稿看点。
历经磨难铸就非凡人生,矢志不移方见英雄本色!
2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2-08 11:26:56
谢谢花保老师的精彩点评,我将继续努力,为看点加油。
3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2-08 11:31:56
欢迎欢迎各位老师及评论员跟帖评论,听取意见,以加强我在今后的创作中汲取,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谢谢各位老师及评论员,一起为看点加油!
4 楼 文友:专业补漏 2018-02-08 11:44:23
喜欢老师的写作风格,祝老师佳作连连。小年快乐!
文章从来无中求,
耻踩他人脚印走。
语不惊人死不休,
篇无新意不出手。
文如新柳看新绿,
莫折旧枝送他人。
练意练句他山石,
惜墨惜名自重情。
老树开花最为奇,
旧题贵能翻新声。
文海后浪推前浪,
还看潮头弄旗人。
5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2-08 12:12:56
谢谢专业补漏老师,我会一如既往努力,为看点加油!
6 楼 文友:空城深深 2018-02-08 14:36:09
小说很接地气,很有深度,人物逼真,故事生动感人。拜读学习!
7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2-08 14:49:22
谢谢空城深深老师的精彩点评,向老师学习,一起为看点加油吧!
回复8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2-08 16:42:45
谢谢武戈老师,多向您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2-08 16:45:52
武戈老师是我们县的作协副主席,主管《天河》杂志,他是我文学创作路上的导师,常指导我创作,是我的良师益友。
10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2-08 17:02:09
谢谢武戈精彩点评,向武戈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