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山水】年味(家园·小说)

精品 【山水】年味(家园·小说)


作者:借双慧眼看世界 探花,17297.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72发表时间:2018-02-08 20:02:59
摘要:年味渐浓,还是记忆中的味道吗?爹、娘,明天儿回家……

经年离家定居在远方的城市,最惦记、最难忘就是故乡年的味道。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称“小年”,故乡农村老家也叫灶王节。小年这天,家家户户开始忙绿穿梭准备年货。早上七点,陆少秋丢下碗筷,对妻子李晓涵说:“今个,我要理发去,你去不?”
   妻子李晓涵不解地问:“为啥?非要今天去理发。”
   陆少秋抿嘴一笑,故作神秘地说:“娘说过‘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腊月二十三去理个发,能褪去过往的一切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哈哈,你懂吗?”
   李晓涵“噗嗤”笑了,娇嗔地说:“就你懂,行不?”
   陆少秋忽然想起点什么,拍拍脑门,说:“唉,这就怪了,这每年的今天,娘都提醒我去理发,今年咋忘了?”
   “嗯,快过节了,可能是娘忘了。”
   “嗨,娘肯定是盼着咱回家,忙活着买年货,才忘了提醒我。”
   陆少秋像个孩子,掰起指头数了数,高兴地大声说:“我嗅到年味了!”
   李晓涵问:“年味,是个啥样的味道?”
   陆少秋回答说:“年味,就是心情的味道!是娘腊月二十蒸的年馍、炸的酥肉丸子;是二十三的祭灶糖;是三十晚上爹撒的芝麻杆;大年初一娘下锅里的饺子……”
   其实,临近年关,陆少秋就早早预定了回家的车票。他说:“今年春节,我要和妻儿一起回老家,陪伴爹娘过个团圆年。嘿嘿,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开心了。”
   “娘,儿子有多久没给您打电话了,您和爹都还好吗?”
   昨天,陆少秋给老家的娘打了个一个电话,就是想提前给娘说道要回家过年的事。拨通电话,两头连着最真、最深的爱!不知是娘说道起来忘了时间?还是娘不舍挂儿子的电话?娘和儿子的这个电话足足通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儿子陆少秋的手机电池用光,自动关机才息声作罢……
   电话这头,陆少秋兴奋:“娘,今年儿回家,票都买好啦。”
   电话那头,娘心生欢喜泪涌动,轻了声问:“儿啊,真来吗?唉,恁远的路,拖家带口哪能说来就来,不要总念挂家里的爹娘,俺身体好着呢。要是忙啊,不来也行。”
   “娘,我这都两年多没回家啦,您告诉俺爹一声,这次俺带着媳妇、儿子一定回。”
   “呀,要是不忙,能脱开身,我和您爹准备好年货,等你们一家三口回家,好不?唉,别说还真灵验,娘昨晚梦见小时候的你啦。梦醒后,说道给您爹听,他还指点着笑话我呢。”
   “是吗?那爹笑话娘啥?”
   “嗯,你爹笑话我说,老婆子呀老婆子,你这是日有所思,夜有其梦,八成是心里念叨儿子啦!哈哈,看看,咋恁巧?昨个梦见儿,你今个就给娘打电话说要回家过年。一会啊,你爹回来我就告诉他,依您爹那脾性,知道你回来,他一准会‘老顽童’似地,屁颠屁颠满脸乐开花。”
   “哎,娘,俺爹最近身体还好吧。”
   “嘿嘿,都快七十多岁的人啦,您爹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了,记性也差了,就是成天念叨你,多了些牵挂!他说知道儿子在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比啥都强。您爹还说孩子工作压力大,让我少给你打电话。儿啊,好的人生,都是从苦里熬出来的!在外交朋友一定要当心,人这一辈子不容易,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以后遇到点啥挫折或不开心的事,就回家来住几天,和爹娘说道说道,别憋屈苦了自己,没有啥过不去的坎,知道不?”
   “娘,儿子知道!”回着娘的话,陆少秋心涌波澜,感慨不已,想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何尝不是如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随蝴蝶走下去的人,会到芬芳的鲜花,而跟着苍蝇走下去的人,你只能到达肮脏的沟渠。人生在世不能浑浑噩噩过日子,一定要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有人说如果你患有残疾,这也许不是你的错,但抱怨社会,或指望他人怜悯,毫无益处。一个人要有积极的态度,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但能选择生活的方向。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要学着让自己成为棉花,可以为别人抵御风寒,可以像阳光一样温暖。”
   儿问:“娘,您哭了?”
   娘说:“没,娘高兴!”
   娘抹抹眼角的泪花,说:“知道不?那天您爹接了你的电话,听说你在外面混的人模人样还升了职,高兴地让我给他炒了两个爱吃的小菜,“呲溜”喝着你前年回来时给他捎的老酒,小孩子似地摇头晃脑、乐哈哈,那晚他一觉睡到太阳升到一竹竿高,别提多踏实了。”
   “唉,娘,都是儿子不好,不能陪伴在爹娘身边尽孝,儿子愧疚,对不住您二老啊!”
   “看看,儿你这是说的啥傻话?娘知道儿孝顺,可你也有你的难处,是不?你远在外地工作,干的是正事,这上有老下有小,还要挣钱养家糊口过日子,要是啥也不干,天天呆在家里陪爹娘,那还不得喝西北风去呀!以后爹娘面前,可别再说这没出息的话,你是娘生娘养的儿,好孬?您爹娘心里明镜似的能没数?”
   “嗯,娘,家里过春节还缺点啥?我一会出去买齐,回家时给您带上。”
   “缺啥?嗨嗨,啥都不缺。现在不比从前,生活好着呢。这不,今年咱村里有人开了超市,东西可全乎了,离咱家几步远的路方便的很。哎,娘忘了告诉你,您爹就在这超市上班,一个月能领一千六百块钱的工资,年底还有奖金呢。看看,老了老了你爹这摇身一变,还混成了吃工资的人。每月您爹领了钱都全部交到娘手里,一分钱都不舍得花,说儿子以后用钱的事情还多着呢,如今攒下不少钱了,啥时需要,给娘吱一声。嘿嘿,看着这成沓的人民币,连你娘我都有点‘羡慕嫉妒恨’呢。”
   “啊,娘,俺爹身体能行不?咋去超市上的班?”
   “嘿嘿,您爹在超市干的都是些轻来轻去的活,放心吧,累不着。听你爹说,这是驻咱村扶贫的第一书记人行的好,专门给他安排的活,他天天早去晚归,可乐意干了。这个书记为人厚道,都在咱村‘安家落户’啦,他和村里的群众一条心,天天撸起袖子两脚泥,干劲可足、威信可高了。这一年帮咱村办了不少看得见、摸的着大事、实事,一桩桩,一件件,娘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说起他,全村的群众没有一个不拍巴掌的,都说上级给咱村派这样的好干部,俺们稀罕!这变化大不大?等你回来,一准会让你大吃一惊!”
   “娘,这次回家,我一定把村里的变化都拍下来,儿子想您的时候,翻出来看看这些乡情乡音,也是儿子最大的慰藉和幸福。”
   “嗯,成。到时娘领你村里村外到处走走转转,感受一下这的变化。对了,这有几年没见孙子啦,听你说孙子都上大学了。好啊,一辈一辈人,孙子有出息,当奶奶的也高兴,嘿嘿,真好!这次孙子来家,我一定给他封个大大的红包。哈哈,让孙子也乐呵乐呵。”
   “娘,儿子馋了!现在就想吃您蒸出的馍馍、油炸的酥肉丸子、熬出的面汤、包的素三鲜饺子……”
   “儿啊,你回来了,娘天天都做给你吃。”
   “娘,儿想您了。您再给儿子念叨念叨那些年的春节,您常给儿念叨的童谣呗,儿很少回家,已经好久好久没听娘念叨,都忘了那些暖心好听的词句了。”
   “耶,那还不现成,都在娘脑子印着呢。嘿嘿,想听?娘这就念叨给儿听,好不?”
   “娘,我打开了手机录音功能,您说吧,我都录下来,儿子想您的时候就听听。”
   娘清清嗓子,轻敲桌面打着节拍,像儿子小时候看到的那样,饱含深情地似唱如说:“小孩儿啊,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啊,喝几天,哩哩啦啦喝到腊月二十三;二十三啊,糖瓜粘;二十四啊,扫房子;二十五啊,冻豆腐;二十六啊,去割肉;二十七啊,宰公鸡;二十八啊,把面发;二十九啊,蒸馒头;三十晚啊,不能睡觉上熬一宿;初一、初二啊,满街走……”
   “嘿嘿,娘您说的真好。”
   “儿啊,都录下来了?”
   “娘,儿子都录好了。
   那头,娘的声音甜美暖心都是爱。
   这头,儿子经不住感情诱惑早已泪水涟涟,湿了衣衫……
   娘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天都腊月二十二了呀。今个下班时,陆少秋路过京都超市门口,见买年货的人们行色匆匆,大包小袋提着的是喜庆欢颜,透着浓浓的年味!
   冷冷的天,开心的年。陆少秋说:“你知道吗?小时候,我们年里吃的饺子叫“扁食”,不是用筷子夹着吃,而是用高粱秸秆或木片子做成的叉子插着吃,那时的“扁食”叉子,对小孩子来说方便实用还好玩。那时,每逢过年,爹都会提前做好几个形状不同的“扁食”叉子,拿在手里让我和姐姐挑选,挑选好各自的满意叉子后,我和姐姐还会用皮头绳或花布条做上记号呢。那时的“扁食”叉子,就是浓浓的年的味道。”
   想到今年能回家,陆少秋心里就憋不住底偷乐。他说:“娘说小年这一天,外出的家人离家再远也要回家团聚,可自己却没有做到年年这天回家陪伴爹娘。小年这天,老家里的习俗,是在傍晚用锅底燃尽的草木灰围囤,预示来年五谷丰登,粮囤满满。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只有家里的人团聚了,才能将这囤围圆,如果缺了人没能到家团圆,必须要留出一个口来,不能把未归的人围在囤的外面。这些年只是隔三差五回家过年,也不是知道娘围囤时,是否给儿子留下了一个口?”
   想着想着,陆少秋的思绪像长出了翅膀,跨越时空般悠悠漂泊,拽都拽不回……
   那些年,娘围好了囤,就要忙活着在锅里炒祭灶糖,娘炒糖的方法很简单,先把它融化了,再叠成一定的形状。那时的冬天里寒冷的滴水成冰,烧火暖和呀!娘炒糖是,陆少秋总是喜欢蹲在厨房的灶火旁,帮娘拉起风箱烧火,眼巴巴盯着娘炒祭灶糖,心想着那个甜、那个黏牙,真是太美味了!想着想着,不觉间就流出了哈喇子。
   娘问:“馋了?”
   儿子一脸坏笑,摇头说:“谁馋是小狗!”
   三十晚上,陆少秋抱着芝麻杆,屁颠屁颠跟在爹的身后,爹一边撒芝麻杆,一边大了声说:“三十撒芝麻杆,叫踩岁,岁岁平安。”院子里撒满芝麻杆后,爹会大声招呼一家人出来踩芝麻杆。一家人,一边踩,一边笑着喊着:“岁岁平安!”踩上芝麻杆发出“咔吧咔吧”脆脆的声音,好玩还刺激。
   踩过芝麻杆,爹摸出一支劣质烟,猛抽两口过过烟瘾,又把烟靠嘴左边叼着,快步找来一根粗棍子横放在大门口。
   爹说:“这叫挡门棍,寓意之一挡小偷,之二是让家财不外流。哈哈,管用吗?我憋不着想笑,怕挨了爹巴掌,低头咬着嘴唇不敢笑出声来!”
   大年初一这天,年味最浓烈。老家风俗兴磕头,初一早上,四点刚过,娘就早早起来烧水下素馅的饺子。娘说:“新年第一天,吃素馅饺子寓意新的一年里会素净幸福。饺子下锅前,娘招呼爹放上一挂长长的喜庆鞭炮,鞭炮声一停,饺子也就差不多熟了。饺子端上来开吃的光景,村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炸了锅般疯响,伴着相互间声声问候祝福声,匆忙的脚步声在子在街上、在左邻右舍的家里显得杂乱匆忙。
   陆少秋说:“初一锅里的饺子,娘会有意留上六到八个,寓意‘年年有余’。吃过饺子,爹娘带着全家去拜年,先去村里家谱前磕个头,然后逐个长辈家里走一遍,嘘寒又问暖,那时多么美好温馨的年!”
   “年味渐浓,还是记忆中的味道吗?”陆少秋打开窗子遥望家的方向,深情地说:“爹、娘,明天儿回家……”

共 43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浓浓的亲情,浓浓的《年味》。很感人的一篇亲情小说,从母子电话交谈中,忆起从前,眼看当下,满满的喜悦,深深的思念。生活条件好了,人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唯一遗憾的,可能是留守故土的老人,多么希望儿女能常回家看看。而为人子女者,为了生存发展,无奈放弃“父母在不远行”的古训,每逢佳节,心底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亲之情丝丝缕缕缠绕不休。好在,我们还有“年”,团圆的日子,举杯祝愿彼此幸福安康!推荐品读共同回味。【山水神韵:温柔侠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215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柔侠心        2018-02-08 20:03:37
  不知不觉,又要过年了,祝快乐安康!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8-02-09 08:44:02
  谢谢温柔侠心老师编文指导,辛苦了!老师的编按精彩精准传播满满正能量,情感真挚暖人心。问好老师,给您敬茶了,祝您新春快乐,一切都好。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9-05-17 09:01:24
  初一锅里的饺子,娘会有意留上六到八个,寓意年年有余。吃过饺子,爹娘带着全家去拜年,先去村里家谱前磕个头,然后逐个长辈家里走一遍,嘘寒又问暖,那时多么美好温馨的年!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