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山多娇】金花婆(散文)

精品 【江山多娇】金花婆(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5908.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04发表时间:2018-02-10 12:07:11

【江山多娇】金花婆(散文)
   金花婆是半截的老婆。
   金华婆去世了,不多不少刚刚活了八十八岁,在农村这算高寿,人们都夸金花婆前世烧了桶壮一捆香,把徳积下了。说起金花婆的来历,一言难尽,真是阴差阳错,想当年,她一个姑娘家,从汉中留坝县爬火车逃婚到扶风,然后在周家窑跟了还不如老家女婿的男人,用金花婆的话说:“这姻缘是天世下的,享福受罪,我愿意。”
   金花婆原名刘金花,她确实长得像一朵金花,细高个子,长长的毛辩子,一双水玲玲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一笑嘴角两个酒窝分外引人注目。她娘家原是个财主,不知是她爸妈鬼迷心窍看上男方啥,总要死活把金花婆嫁过去,金花婆一千个不愿意,一怒之下,在结婚的前五天,从汉中爬火车到关中,然后又转碾来到周家窑。正巧三夏大忙,碰上正在割麦的半截爷,是半截爷领她回到他家。半截爷的实诚肯干、一天割三亩麦不累的精神,还有半截爷母亲的热忱、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深地打动了她。
   虽然半截爷其貌不扬,比不上那个花言巧语的留坝郎,但她死心了,非他不嫁,她这个从小就娇生惯养的财主女儿,看来跟半截爷的这条路走定了。
   寒冬腊月,西北风打着呼哨,干冷干冷的天气,好像和人较劲,原来叽叽喳喳的鸟儿,也被寒风驱赶得无踪无影,光秃秃的树枝,随风左右摇摆着。远远望去,凹凸不平的土路上,一行迎亲的队伍,由远而近,慢慢向周家窑走来,这天是个大喜日子,刘金花和半截爷结婚,这喜得老八爷和老八婆几天都没睡觉,今天儿子能娶上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说明他老两口太有福份了。
   全家人把金花当掌上明珠,深不得,浅不得,吃饭怕噎着,树叶下来怕砸着,八婆连锅都不让金花婆烧。他们知道金花是汉中人,爱吃大米饭,吃大米饭就要菜,八婆用三斤麦子换回一斤大米,常常从地里拔些野菜一炒,让金花婆吃米饭炒菜,八婆另给八爷和她还有半截爷另做些糁子或糁子面。有时八爷和半截爷在地里干活,金花婆的主要任务是去地里送送水,送送饭。
   金花婆有时在家里闲不住,她很感激一家人对她的恩爱,偷偷模仿八婆做饭。一次,八婆去她娘家,走时把面擀好,叮咛金花婆不要乱动,等他回来做顿糁子面。谁知闲不住的金花婆,等八婆一走,她就好奇地做起了糁子面。她给锅里添好水,把糁子下在锅里,煮了一会儿,仿照八婆的做法,把面切好下在锅里;一会儿稠了,她添些水,稀了又撒些糁子,来来回回。等八婆从她娘家回来,金花婆煮了不满一大锅糁子面,八婆一看又气又笑,就那一锅糁子面,八婆一家整整吃了三天。
   金花婆虽不会做西府的面食或小吃,但做耢糟可是他的拿手好戏,她的耢糟手艺在周家窑村可是独一无二的,不但甜、香,味道可口,在夏天而且解渴消暑。
   后来听金花婆讲,有一年三夏大忙收割麦子,他用水担去地里给八爷和半截爷送馍和耢糟。走到村口,他忽然忘记拿勺子,于是在村口放下担子,回家去拿勺子,等二次担起送到地里,八爷和半截爷吃着馍,打开一喝小罐子的耢糟,怎么变成了凉水,金花婆惊呆了,细细回想,原来在村口被人调包了,半截爷半心痛、半埋怨地说“谁叫你耢糟做的好,活该让人调包”。以后这调包的事在周家窑成了笑话,广为流传。
   从此,每到忙罢或春节,金花婆东家出、西家进帮人做耢糟,她从来不收任何报酬,周家窑人都夸金花婆皮场厚。爱人,相反,婆娘娃娃更爱她了。都爱喝她做的耢糟。
   星斗轮转,月缺月圆,金花婆来时门前栽的枣树挂满了红艳艳的枣儿,后院一棵杏树也挂满了黄澄澄的大杏,一棵红火落灌柿子树,叶子也早己脱落,鲜红、鲜红小火落灌,惹的几只叫不上名字的小鸟叽叽喳喳在树上叨着。
   以后,金花婆为半截爷生了三男三女,八婆更爱金花婆了,金花婆也更爱过日子了,她不像刚来时财主家的大家闺秀,而出脱成了西府农家的家庭主妇,成了周家窑村能干的女人,她跟八婆不但学会了擀面、蒸馍,撒糁子、做拌汤,更学会了西府农家妇女最难做的打搅团,而且她打的搅团还真叫绝。金花婆吃顺了西府的粗米淡饭,睡惯了西府的大热炕,也学会了做扶风的哨子面。
   农活上金花婆也能拿得下,半截爷摇楼她牵性口,半截爷拉麦她掀车子,半截爷扬场她拿帚除,家庭里里外外,全凭金花婆打理,而她也常常打理的头头是道,连八爷、八婆、村上人都佩服金花婆,还有人说,把金花婆红罗卜调辣子,吃岀没看岀。她岀脱得还本事大的。
   其实,金花婆真正的岀名,还在于一件事上,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我回忆起来,还是记忆犹新。那一年,我正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晚上,我跟金花婆睡着,她告诉我,之所以她眼睛现在几乎失明,是一次抢收农业社粮食而造成的。
   那个时节,还没包产到户,人们吃粮紧张,那年忙天,队上在场里晒了几十担麦,“一担约四百斤”中午吃罢饭后,乌云滚滚,一片片黑色云层笼罩在周家窑上空,一会儿,狂风大作,雷声滚滚。当时,队上许多男劳力都上半山收割麦子去了,家里只剩下妇女、老人,金花婆一看急了,忙敲响了村上的铃,铃声就是命令,她领着十多名妇女、老人,还有孩子,抢收场上的麦子。麦子刚抢收快完了,大雨从而降,真好像勺向下倒一样,金花婆拼命指挥人员用口袋装,衣服包,又些用草帽端。
   金花婆由于热人,被大雨一淋,病倒了,昏昏沉沉睡了三天三夜,挂了三天三夜的吊针,队长从山上下来一看,麦子一点而也没淋雨,一打听才知道是金花婆领人收拾的,十分感动,后来又知道金花婆被雨淋病了,又买下礼品去专程看望她。
   最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次大雨把金花婆淋过后,她眼睛怱然有问题了,看东西总是模糊不清,医院检查是被大雨拍的,开了些药,回家好好疗养。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但眼睛有问题,那是对人身最大的打击,金花婆虽然说眼睛不要紧,但直接影响她日常生活。
   那时正赶上八婆有病,金花婆忙里忙外,她放异自己治疗眼睛的最佳时机,做最好吃的送给八婆,把八婆从炕上背下来晒太阳。
   有一次,半截爷和八爷都上周家窑山庄,八婆病重了,想吃一碗羊肉,金花婆找来邻居,让看好八婆,她借了两块钱,步行到七八里外的召公,提回来一碗羊肉,亲自喂八婆吃了两顿。
   不久,八婆、八爷相继去世。金花婆儿女大了,金花婆也老了,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有的当兵提干了,有的参加工作了,有的出嫁了,她老人家的大儿子媳妇和孩子都随军了,金花婆眼睛看东西更模糊了,但她两个耳朵却出奇的好,儿子、孙子回来了,她老人家便从脚步声中变别是谁。前年,金花婆的大儿子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受到国家级表彰。
   也就是那一年,金花婆的大儿子托人打听好了一家大眼科医院,他要不惜一切在晚年治好金花婆的眼病,好多人都劝他老人年龄大了,不必劳神花钱了,他大儿子风趣地说“老人要走,我也要让她眼睛亮亮晶晶地走,不能让她黑灯瞎火去见阎王”。不久,在全家人的关爱照顾下,金花婆眼睛复明了。
   现在,金花婆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可惜,大前年,金花婆带着她的遗撼,眼睛亮亮晶晶地走完了她八十八年的一生,细细一算,手术做过,多活了五年。

共 28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金花婆年轻时水灵的像一朵花,这样如花似玉的女孩总有人前来提亲,可金花都看不上,后来遇到了半截爷,别人看金花配半截爷有点委屈,可金花偏偏喜欢半截爷,结婚后全家人把金花当掌上明珠,深不得,浅不得,吃饭怕噎着,树叶下来怕砸着,金花爱吃大米饭,吃大米饭就要菜,八婆用三斤麦子换回一斤大米,常常从地里拔些野菜一炒,让金花婆吃米饭炒菜,以后,金花婆为半截爷生了三男三女,八婆更爱金花婆了,金花婆也更爱过日子了,她不像刚来时财主家的大家闺秀,而出脱的成了西府农家的家庭主妇,成了周家窑村能干的女人,她屋里屋外活计都会干,擀面、蒸馍,撒糁子、做拌汤,更学会了西府农家妇女最难做的打搅团,而且她打的搅团还真叫绝。金花婆吃顺了西府的粗米淡饭,也学会了做扶风的哨子面。村里人都夸半截爷娶了一位人见人爱的天仙,金花从来不是娇生惯养,里里外外,金花婆打理的头头是道,连八爷、八婆、村上人都佩服金花婆。岁月如梭,当年漂亮的金花终于熬成了婆,眼睛开始花了,孩子们给金花婆眼睛治疗好了,就算是走也要让金花婆眼睛明亮地走。金花婆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丁兴旺,都说家里有位福星。金花婆在八十八岁那年走了,她是带着明亮的眼睛走的。故事写意淳朴厚重,感人至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力荐共赏!【丁香编辑:社长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21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8-02-10 12:43:31
  美文美按,丁香威武,蒸蒸日上,为丁香积极勤奋创作的作者点赞。
天使的左翼
回复11 楼        文友:闰土        2018-02-10 15:50:13
  谢谢天使老师,丁香有您而繁荣富强,您文笔好,老辣,很吸引人,向您学习。祝春节愉快。
12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18-02-10 13:05:59
  闰土老师的大作,写意厚重,人物形象鲜明有特色,金花婆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幸福的一生,作者如拉家常,娓娓道来,使人物矗立在读者面前。谢谢闰土老师,祝新年快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12 楼        文友:闰土        2018-02-10 15:55:13
  谢谢晚秋老师关注与厚爱,您大作闰土常拜读,很吸引人,耐读、感人,描写刻划都十分到位,向您学习。祝春节愉快,阖家欢乐。
13 楼        文友:娇娇        2018-02-10 13:26:10
  文章写的真美!老师有世间情给读者跟评一一回复一下,展示丁香人团结友爱氛围,增进文友之间友谊,敬茶老师!
娇娇
回复13 楼        文友:闰土        2018-02-10 16:02:14
  谢谢社长提醒,年关将至,人都很忙,众位老师忙里偷闲能关注点评,闰土打心眼里高兴,再此祝贺丁香所有老师新年愉快,阖家欢乐,恭喜发财。
14 楼        文友:樱雪        2018-02-10 14:00:14
  文章以金花婆和半截爷的一生相守为线索,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以白描式的手法,为我们完美还原了金花婆的一生。通过金花婆这一辈子的故事,我们不乏能看出些什么——如何过好日子。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4 楼        文友:闰土        2018-02-10 16:10:18
  谢谢樱雪老师,金花婆一生比较坎坷,自跟上这个其貌不扬的半截爷,才算有了归宿,虽说享受不了太多的荣华福贵,但也享受到人间的快乐,儿女孝顺能干,人都说“金花婆太有福了。”
15 楼        文友:樱雪        2018-02-10 14:00:19
  毫无疑问,文章有内涵,虽然没有明说,但通过那些故事,也会有所理解的。金花婆和半截爷过的一辈子,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但却有着很多的默契。他们的爱情故事,值得当今的年轻人思考。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5 楼        文友:闰土        2018-02-10 16:16:18
  人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半截爷和金花婆的故事用笔描述出来,让读者评论。和今天有些人把婚姻当儿戏,今天结,明天离是多么大的差距啊。
16 楼        文友:樱雪        2018-02-10 14:00:24
  老师文章,不仅仅接地气、贴近生活,最重要的地方在于,能将需要表达的内涵隐藏在文字里,并通过一些情节隐晦地展现出来,给读者带来思考,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之处。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6 楼        文友:闰土        2018-02-10 16:22:06
  樱雪老师在丁香属公认的大腕,文笔实属罕见,手法独特,描写细腻,人物刻划、心理活动及景物等等都十分到位,是闰土学习的榜样。
17 楼        文友:樱雪        2018-02-10 14:02:51
  新媳妇熬糁子面那一段非常有意思。在我们这里,也有那么一个版本。听来,非常有韵味。虽然是贬义,但这里的情节,并非贬低金花婆,而是表明其一心想要与那个家庭快速融合。几段故事,都有特殊的内涵,欣赏老师的笔法。祝新春愉快。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7 楼        文友:闰土        2018-02-10 16:29:21
  老师言之有理,这样就溶恰了家庭关注,虽然半锅饭全家吃了三天,但八婆内心是高兴的,毫无怨言,谢谢老师常期跟评,祝春节愉快,阖家欢乐,恭喜发财。
18 楼        文友:闰土        2018-02-10 16:31:46
  这样就溶恰了家庭关係,而不是关注,在此致谦。
19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2-10 16:33:43
  古有杜甫,今有闰土。
   关注底层,写小人物。
   观民冷暖,知民疾苦。
   随意下笔,得心应手。
   情节生动,语言淳朴。
   乡土气浓,事迹突出。
   半截老婆,实在有福。
   闰土一写,美名千古。
回复19 楼        文友:闰土        2018-02-10 22:27:37
  谢谢孙老师,您出口成章,文章也写的棒,真乃全才也。
20 楼        文友:庄稼        2018-02-11 07:29:03
  金花与半截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天作之合,是缘分撮合了一桩亲事。两人都是心地善良勤劳质朴为人谦和,良好的心态才有幸福的人生。这也是老师文中流露出来的一个人生哲理。问好老师,祝您新春快乐,创作愉快,精品不断!
回复20 楼        文友:闰土        2018-02-11 08:37:32
  谢谢庄稼老师关注与厚爱,金花婆和半截爷虽然不相搭,但恩爱有加,令人敬佩。向老师学习,多多写稿。
共 25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