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有奖金”征文】三斤猪肉(小说)

精品 【荷塘“有奖金”征文】三斤猪肉(小说)


作者:鲁紫苏 秀才,298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97发表时间:2018-02-10 15:07:22
摘要:王成狠狠心花钱回家买了三斤猪肉吃,不料却因此走向不归路……


   睡得迷迷糊糊的王成被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扰得睡不着了,摸着手机按下侧面的打开键,蓝色光如磷火似的刺目,勉强睁开眼,一看五点半不到,睡不着了,就吱吱呀呀地从窄小的床上爬起来,头不小心地碰了下拦板,“他妈的!”王成嘟嚷着,这周是上中班,晚上近一点才睡下,宿舍里响着此起彼伏的呼噜声,间或磨牙声,真羡慕啊,这些没成家的小伙子,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睡个自然醒,哪像自己,还要回家。一说起回家,王成一点困意没有了,老婆昨天说让他买猪肉,还要给二小子买奶粉。这样想着,他就起床匆匆洗漱完,走出了宿舍门。
   以前他一直在商业街市场买肉,那儿肉贩子都是固定摊位,价格便宜。摊主说都是早上现宰杀的猪,很新鲜。而放心肉店一样的肉,五花肉要14元一斤,商业街市场才9元一斤,一斤差半斤的钱呢,反正都差不多,羼点水,还能羼半斤水?还是这里的便宜!但今天他不想去商业街买了,想去振兴路那家“刘家年猪肉店”去买,昨天亚平说了一句话“反正又吃不多,还是吃得放心好!”让他心里服气,王成与他工资差不多,吃猪肉一直在“刘家年猪肉店”买,一般的五花肉16一斤,贵是贵了点,但是人家那猪肉就是香,瘦肉丝子细,肥膘也厚,吃饲料的速成猪肉是没这个口感的,而且昨天亚平还教给他红烧肉的做法,让他心里激动起来,活着不就是个吃吗?也买回,不买那商业街注水的猪肉啦!
   王成在街上随便吃了根油条,喝了二大碗免费的豆浆,骑着那辆哈喇喇响的电动车奔驰在振兴路上,自过了路口目光就向“刘家年猪肉店”位置使劲,终于看到了,停下了车子。
   店主是个比他还要小的小伙子,见到王成,笑脸相迎,“哥哥称肉还是要排骨?咱这肉你放心,绝对放养的年猪!”
   王成看那一个保鲜展柜里陈列着大小不一色泽艳丽的肉,并列的另一展柜里躺着不同位置的骨头,有精排、整排、龙骨、腿骨,还有绞得细细的肉馅,靠墙的架子上还有冒着热气白生生的整猪。他看着那五花肉确实标价16元,就笑着说:“要几斤五花肉,再便宜点吧!”
   小伙子摇摇头,说:“哥你莫先砍价,你看咱这肉绝对年猪,好吃,绝对不羼水,请放心!”说着拿起一片肉呱嗒呱嗒地啪在案子上,这么大的冲力,案板上的确没有那商业街肉案上熟悉的血水。
   “再便宜点吧!”在“物美”已被证实之后,他还是干巴巴地砍价,妄图“价廉”些。
   小伙子倒很爽快,说:“哥看得起我,图个主顾,那就便宜五毛吧!”
   “不啦,15吧!15就要上三斤!”王成继续砍着价。
   “好吧,就依你啦!”小伙子笑着,伸手亮起了那把明晃晃的刀。
   价格谈成了,王成自然高兴了,买了三斤,花了四十五块钱。临走时,他指着案板上的纯白油,问:“这个没人要?”
   小伙子笑了,说:“哥你要用的话,就送给你啦!”收起了案板上大约有二斤多的白乎乎的板油,在墙上扯下个方便袋装好递给了王成。
   王成心里很高兴,这小伙子真不错!
  
   二
   他又在“飞鹤专卖店”买了两袋子“三段奶粉”,老婆对他对自己穿衣吃饭马虎,对二小儿那是当眼珠子似的宝贝疼爱着,断奶后就一直给他喝名牌奶粉“飞鹤”。
   王成结婚后开始在县城城中村租了两间房,他上班,媳妇也不懒,上街卖烤地瓜,大儿子在老家镇上读初三,挺懂事儿的,平时住校,考试都是年级前十名,周五放学回家跟他爷爷奶奶住,帮着做饭洗衣,忙完后老老实实地写作业,很是刻苦,上回开家长会,那个戴眼镜的女老师还表扬儿子了呢,说是大学苗子!这不,一放开二孩政策,媳妇就呆不住了,非要再要个孩子,说一个嫌单得慌,人家谁谁谁都生了老二了呢!
   其实,王成要二孩是没怎么上心的,有个儿子啦,后继有人啦,几间破房有人继承,百年有人摔老盆,就行了。再说现在赚钱这么不易,生容易,指望啥来养?以后儿子们大了盖房子娶媳妇,啧啧,费多少钱啊!
   可是呢,也搁不住媳妇整天絮絮叨叨地在枕头边上念呢,王成口一松,媳妇就怀了老二了。开始王成和媳妇说:“最好再来个闺女,闺女贴身的小棉袄呢,老了伺候得细心!”
   媳妇火了,“么闺女!么闺女!你知道东头二楞家为了要个小子流了几个闺女不?人家别的男人任乡里罚款也偷着生小子,你看你,没出息的样!还是小子好,有力气,在家也不受气!”
   终于十月临盆了,在镇上医院里,三十九岁的媳妇剖腹产受老罪啦,生了个七斤半的大胖小子!媳妇喜欢极了,他苦笑着搔着头皮。
   一转眼,老二满院子跑了,二岁半多了,能吃下一个大肉包子,按说不喝奶粉就行,老大那时断奶后就没喝过奶粉,不照样长大个子?媳妇说“等秋后老二能上幼儿园了,就再去城里卖烤地瓜,城里赚钱容易。”还说:“以后等咱钱攒得差不多了,三两年也在县城买个楼,老大上高中也能回家住,冬天有暖气,孩子也不会受罪。”
   王成说:“城里这房价是一天一个价,以前一个月的工资能买三平米,现在是一平米也买不到啦,刚开盘的秀水小区均价五千三。啧啧,是咱这些人能要买起的不?现在各个单位都裁员,赚钱有那么好赚的?”媳妇要强,不服地说:“咱也是人,人家也是人,怎么咱就该这穷命,落在农村里一辈子?”
  
   三
   人活着不易啊,可也有个奔头不是?两个虎头虎脑的小子,足以让王成有了奋斗的决心了。
   一路想着,电动车飞快地跑着,县城里鳞次栉比的楼房渐渐远去了,一会儿就看到稀稀啦啦的的村子了。看着油汪汪的肉,王成心里一阵的激动,回家给儿子媳妇做好吃的红烧肉喽!
   停下了车子,媳妇搓着满是面粉的手迎了出来,接过奶粉和猪肉,高声喊道:“二小儿,你看谁回来啦?”穿着背心短裤的二小儿满头大汗地跑来,抱着他的腿,一叠声地叫“爸爸!”王成抚着儿子毛刺猬似的光头,笑嘻嘻地说,“今儿爸爸给你做红烧肉,喷香喷香的!”
   儿子欢呼起来,蹦了一个高。
   “这回肉不孬,肥膘多厚!颜色多鲜!”媳妇把肉从袋子里倒出来说:“咋还买块板油呢?”
   “板油是人家送的!”王成笑着说。
   “我不信,凭啥送你啊,看你长得帅长得俊?”媳妇的嘴扁了扁,一撇,“女的?老娘们看上你啦?”
   “哈哈哈,想啥呢,小伙子啊!”王成看着媳妇黑脸上的蝴蝶型零星分布的斑,说:“你男人都老头子啦,除了你,还有谁能看上?”
   媳妇脸一红,旋即转为喜色,“这肉不孬!还送块大油啊!”
   王成高兴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商业街摊子卖的肉,这是在‘刘家年猪肉店’买的!说是散养的不喂饲料的!”
   “多少钱一斤?”媳妇一脸的疑惑问道。
   “恩,贵了点,要16,我砍到15!”王成有点得意地说。
   “么?15块?你抓彩票中大奖啦?你半夜砸银行抢大钱啦?你在路上捡到金元宝啦?”媳妇激愤的语气,连珠炮似的排比而出,“9块钱的肉也是吃,15块钱的怎么还能多吃出个6块钱的肉来?!”
   “过晌上中班时送回去,咱不买!勒人!”媳妇利落地又把肥嘟嘟的肉放进了袋子里。
   “这哪成啊,都买了,哪有再送回去的事儿?”王成一急,声音高了些。
   “啥,你说的啥?”媳妇的眼泪顿时掉了下来,“你一个月才赚多少钱?你有钱吃这高级的猪肉?上次俺走娘家,你给俺娘不是也在商业街肉摊上称得肉吗?你怎么不在那什么年猪肉店买?”媳妇一吵起架来伶牙俐齿。
   王成抬眼看了一下表,说:“馒头到出锅的时候啦!”
   媳妇连眼皮也不抬,说:“以后我也不蒸馒头了,以后就去家东二楞子家的馒头房拿馒头!反正不过日子呗!”
   “好了!好了!下不为例不行?下次你走娘家给你爹多买肉行不行?”看着媳妇的头发白了一大半,王成知道她在家也不易,就安慰着媳妇。
   “不行,咱不吃这个,过晌退了!”
   王成张了张嘴刚想说啥,小儿子在那边听到了不让吃肉了,哭了起来,“爸爸要做红烧肉嘛!爸爸要做红烧肉嘛!”
   媳妇哄着说:“小儿,咱冰箱里还有肉肉呢,让爸爸给做这个!”
   “俺不,俺就吃俺爸刚买的肉嘛!”媳妇任小儿子哭喊,把冰箱里的肉拿了出来,化了冻,切了,坐上锅煮了肉,又把刚买的肉放回到冰箱里,一再地叮嘱王成过晌下班时退回去。
   等煮肉的水开了,王成眯着眼睛撇去浮沫,把开水倒掉了,鲜艳的肉片经过开水的洗礼变成了浅白色。紧接着,他在炒瓢里放上豆油,又捏了一大捏子红糖搅拌,等刚开始沸腾,就把肉片放了进去,“哧哧啦啦”一爆锅,肉的香味儿就直窜鼻孔,又加上花椒、茴香、水、盐等再继续煮。
   “红烧肉好喽!”王成夹起了一块,吹了吹气,尝了一小口,点着头说:“恩,真好吃!”
   中午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媳妇也忘记了刚才的不快,不断地给小儿子夹肉吃。
  
   四
   吃过午饭,十二时多点,媳妇从冰箱里拿出了那块猪肉,放在王成的车筐里,叮嘱一定退了。王成心里犯了嘀咕,哪有退肉的?但也没说啥,就推着车子出了家门。
   六月的天气,别说一块肉,就是一桶油半小时在大太阳底下怕是烤得也能烧菜了,这肉粘嗒嗒的还能退?再说那个看着挺面善的小伙子,左右胳膊上都纹着龙呢,万一不给退,万一再争执起来,万一再挨打……
   王成回头看了看没人,就拐了个弯去他娘那儿,干脆把肉让他娘吃了,也算自己孝顺。这样想着,就哗啦啦地一路去了他娘家。
   他爹娘正在吃饭,娘看他拿肉进来,惊异地站起来,责备他说:“不年不节的,称啥肉啊,乱花钱!”
   王成看餐桌上一碗萝卜条、两碗面疙瘩汤,感觉苦水一下子涌到了嗓子眼。
   娘那儿没冰箱,王成想我干脆做好了再走,免得放坏了。
   说做就做,他把面疙瘩汤盛出来,刷洗好锅,把肉切了几大块,煮了,等做好了红烧肉,差不多快三点了。那香香的味儿,让娘擦起了眼睛。爹黑洞似的嘴巴里还有三三两两的大牙,他用筷子夹起了一块红亮亮透明的肉,眯着眼说:“好吃!小成炖得肉稀烂!”王成说:“好吃以后再做,我上班去啦!”
   想想心里也挺惭愧的,还是过年时里给娘称了几斤肉,平时哪买过?日子都是紧巴巴的,老大上学每个月差不多六七百,老二媳妇拿着娇,奶粉钱、零食钱每个月也要百十块,人情来往的,随份子的多,每个月四千多块钱的工资,省着省着的也剩不下一半。媳妇还要买楼,指望啥?就得从嘴里省着呗,打生了老二,自己连烟都降低标准了,实在是犯了烟瘾才来上一支。
   过了正午,太阳不那么毒了,王成想若是路上不耽误,还能到宿舍里眯上一觉,到班上不困,要不到班上打瞌睡,被班长车间主任发现了,会罚款的,厂里的制度特别的严格。
   拐到国道上,路很宽,车倒不是很多,很远才来一辆,老远就鸣笛,飞驶过去洒下一路的尘埃。路两旁的一棵棵毛白杨灰扑扑的,倦了似的站在路边,知了一声接一声地叫着:“热啊!热啊!”
   就在这时,电话响起来,他停下车摸出了手机,一看是媳妇的电话。
   媳妇还没说话,就哭了起来,好不容易停止了啜泣,就开始历数这些年的日子的艰辛,王成烦躁不已,“马上就到时间了,你到底想说么啊?”
   “让你把那猪肉给退了,你怎么不退啊,咱都舍不得吃,你却送给你娘那去,你慌着赶时间上班,不料想却不急着上班了,还费时间地炖好了,你怎么不喂他们吃呢?”媳妇那边传过来的汹涌的怒气,呼呼地震得他的耳膜直痒痒。王成暗叫:“不好!”看来是疼孙子的老爹老娘又把红烧肉送给孙子尝了。
   “妈的!我到点啦!这点破事儿还有完没完啊!我给我娘买点肉有什么不应该的?”王成心急得不行,一看手机时间,还有15分钟,还有三里多路呢!
   可是,媳妇对他挂了她的电话更加气愤了,还是不依不饶地打过来,挂了再打,打了再挂,就这样僵持着,又过去了十分钟。
   再不能这样了,还有五分钟就到点了!车间制度很严格的,迟到一次罚款一百块,还要扣除全勤奖金!前前后后一个月又会损失好几百块啊!
   不能再等啦!他不顾他的手机铃声不屈不挠地唱着,不顾一切地横穿马路。就在这时,一辆载满砂子的大卡车迎面而来,灾难就这样鸣叫着来临了,这辆装满砂子的大卡车成了王成生命的劫难。吓呆了的司机在急踩刹车时听到了一声狂叫,一只唱歌的斑驳的手机跌落了,一只同样斑驳的电动车稀里哗啦地被恐怖地碾成了薄片……
  
   五
   这个夏日的午后,西下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国道拐向王成工作厂区的叉路口聚集了不断增加的人群,鲜红色的血污里,漂浮着一只依然在唱歌的手机……

共 49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沉重的家庭伦理小说,讲述了一个情感悲剧。主人公王成是一个收入不高,肩负家庭重担的中年男子。一天王成受妻子叮嘱去买猪肉,他想偶尔改善生活,决定买质量更好的贵价猪肉。买完回家被妻子训斥,妻子称家里条件不好,添了二胎之后就更加拮据,吃不起好东西,要王成把猪肉拿回去退了。王成不愿意,将猪肉带给自己的母亲吃了,妻子知道之后大吵大闹,不断给电话给王成抱怨这事。王成此刻正在上班路上,经不住媳妇的夺命连环call,一时分神竟被货车撞死了,悲剧就此酿成。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唏嘘,本来一件小事,因为不懂事的媳妇想不开被无限放大,造成主人公王成的困扰,间接导致他的死亡,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心境平和,懂得权衡利弊,有事好好沟通。小说描写生动,有教育意义,推荐阅读!【编辑:童霓】【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214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2-17 18:56:54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欣赏学习发人深省的精彩小说。祝老师新春快乐,佳作频频!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11 楼        文友:鲁紫苏        2018-02-22 08:38:56
  感谢牙牙老师鼓励!回复迟了,假期没上线,不好意思,祝您工作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2 楼        文友:海域听风        2018-02-17 20:37:29
  我想起一句俗语“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是的,家庭是社会最小、最重要的单位。男人耍横很容易,但后果太严重,女人往往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度,特别是生活在底层的小家庭,日子都很紧巴,女人的善良和持家、勤劳、孝顺就更重要了,一是她一生的幸福,一是她子女的幸福,都和女人的素质有重大关系。希望每个家庭的女人都是贤惠的。
回复12 楼        文友:鲁紫苏        2018-02-22 08:45:59
  感谢听风老师评价,不好意思回复迟了,刚上线,老师说的对,有时女人对老人孝顺和自身具有的善良等本分素质决定了一个家庭的稳定程度,有时家庭矛盾往往是由一点点几乎是完全忽略的细节问题引起。
13 楼        文友:济宁宋丽鹃        2018-03-13 11:11:03
  喜欢这段插叙—— 王成结婚后开始在县城城中村租了两间房,他上班,媳妇也不懒,上街卖烤地瓜,大儿子在老家镇上读初三,挺懂事儿的,平时住校,考试都是年级前十名,周五放学回家跟他爷爷奶奶住,帮着做饭洗衣,忙完后老老实实地写作业,很是刻苦,上回开家长会,那个戴眼镜的女老师还表扬儿子了呢,说是大学苗子!
回复13 楼        文友:鲁紫苏        2018-03-14 08:22:28
  谢谢老师来访!春安!祝您工作愉快!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