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乡情(散文)
【编者按】本篇带有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格调淳朴自然,这篇文章从篇首到篇末都是乡情浓浓,写邻居在父亲和叔父分家之际他们帮忙自家打院墙的事情,从打墙工具在乡间的流转使用,可以看得出邻里之间的相处融洽程度,他们之间分工明确,他们将邻居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处理,竭心尽力从文章中描写吃饭时的场景可以得到答案,全文围绕着题目逐渐展开,低回的情感,渗透着浓浓的乡情,奠定了文章平实而自然的情感基调。黄泥刨出后,筑土为屋,一家有事情,乡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帮忙,力所能及地为自己的邻居贡献自己的力量,兴房造物在他们看来都是大事,耽搁不得,能煮茶的煮茶,捣土的捣土,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了,乡里乡亲间也是在这种劳作中变得默契而自然,情感也越来越深厚,时如流水,永不回头。虽然那老屋已经被岁月斑驳了模样,但是乡情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出来温暖而愉悦,团结而向上的乡里情怀。【编辑:青瓷碗盛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2130007】
1 楼 文友:青瓷碗盛雪 2018-02-10 16:40:55
其实刚好我已经见过那种打墙的工具但是年岁太小只记得是一个方形的版筑,然后往里面加土,用一个两头都是椭圆形的木槌捶,这就成了土墙,感谢对江南烟雨的支持,文中有错字,比如意味深长,淳朴等 已经修改过来了提请在之后的创作中注意此字。
青瓷碗盛雪,白玉炉燃香。
回复1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8-02-11 09:05:19
感谢编辑我的拙文,问好!
3 楼 文友:一匹西北狼 2018-02-11 10:14:32
其实我小时候亲自见过打院墙,夯实墙土的工具叫石杵,杵头为青石打造的圆柱体。上表面中心,有一个安装杵杆的铆眼。杵杆上端,有一横木杆,双手可提。这个石杵,高至腹部。前些日子,我还在人家见过。这样的东东,有时只能在民俗博物馆中能见到。文章饱含着浓浓的乡情,好文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
回复3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8-02-11 14:45:34
老哥说得对,那个石杵就是那个样子的。我们村里有些人家还有。小时候打墙的那个情景记忆犹新。现在住在城里,隔壁几乎都是不认识的。人们之间特别陌生。特别强烈的怀念那些遗失的岁月。我特别向往原始的乡村生活。单纯美好。
4 楼 文友:粉红莲秀 2018-03-26 10:35:52
那个石杵,我小时候也见过。北方,以前的土墙,就是这样一下下夯实的。再越夯越高。没有一臂好力气,干不了此活。
做过生意的读书人!谁的江山,百媚千娇?谁的世界,各领风骚?
回复4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8-04-10 15:16:30
说的很对呢,谢谢老师关注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