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历史的见证,永远的丰碑(散文) ——参观四川万源战史陈列馆
共产党员要知道党史,正如炎黄子孙要懂得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历史,家庭孩子要记住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祖辈血脉史。万源是革命老区,数百名将领在这里战斗过,电影《六路围攻》、电视剧《万源保卫战》以对革命和历史作出的巨大贡献为题材描写了这红色土地的丰功伟绩。这不凡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光辉而灿烂的旗帜上熠熠生辉。10月30日,我们机关党支部20余名中共党员,心怀敬仰、虔诚,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万源战史陈列馆,参观、缅怀革命先烈,触摸这片传奇、神秘而又蓬勃的土地。
辛亥革命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陷入军阀割剧的混乱状态,天府之国的四川被刘文辉、刘湘、田颂尧、邓锡侯、杨森、刘存厚各据势力把控着军事、政治、经济大权。1929年4年,中共地下党员李家俊在万源固军坝成立了川东游击军,创建了川东第一红色革命根据地,就是这星星之火,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红四方面军的重要武装力量。我们一行人伫立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1984年题写的“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大门前,看着这园林设计、青瓦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对万源人民作出的历史贡献和巨大牺牲感慨万端。陈列馆座落于万源市太平镇驮山公园左半侧,馆舍面积2500平方米,数百件文物和历史图片资料陈列其中,如飘扬在川、陕、渝结合部山顶的一面鲜艳红旗。
1932年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入川,进攻川陕边界通江县,建立了入川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尔后,国民党从南江、巴中、仪陇三路对红军进行围剿,驻守万源的刘存厚部配合作战。1933年5月,徐向前率部亲临万源竹峪关指挥作战,毙伤俘敌1000余人,击溃刘存厚部,拉开了总反攻的序幕。1933年10月19日,川东游击军正式改编为红三十三军,拥兵16000人,其中万源籍战士6000多人,长期驻扎万源,成为阻击第五路、第六路的军事力量。红三十三军在反三路围剿中歼敌2.4万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根据地迅速扩大,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
1934年1月中旬,红三十三军驻万源罗文坝后山的雪坪,与“神兵”激战,捣毁了神兵的老窝,赶走了曾三度打进万源城的陈国枢、王三春,收复了万源城;红四军镇守平昌麻石口和万源鹰背嘴一线,第10师奉命坚守鹰背嘴,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惨烈的阻击战,红军将士用鲜血浇灌了这块土地;在战火硝烟的战斗中,白天,烈日把阵地烤得像蒸笼似的,夜晚,蚊子成群地围绕堑壕、工事飞舞,咬得战士们满身疙瘩疼痒难忍,暴雨天,指战员泡在齐腰深的泥水里,烂脚病像瘟疫一样地蔓延,许多人的腿脚溃烂红肿,行动艰难,但英雄们照样坚持战斗不下火线。凝望着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读着这些详细的文字记载,我脑海里浮现着当年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耳畔响起了万源人民奋勇拼杀的呼喊声。
1934年6月15日,川军以六路兵力开始以万源为主要进攻目标,提前发动第四期总攻,对万源城东南的大面山、西南的玄祖殿、东北的花萼山进行猛攻,10多万人投入战场,不惜血本,孤注一掷,摆开数百里长的战场同我军决战。大面山是敌人进攻的重点,在两个多月的保卫战中,红25师在师长许世友和政委陈海松的率领下,打退优势敌人多次猛烈进攻,阵地始终屹然不动。后来徐向前回忆道:“部队真是杀红了眼,每天要对付敌人五、六次以上的冲锋,从天亮打到天黑,大刀砍卷了,剌刀捅弯了,阵前敌人的尸首一堆一堆的,臭不可闻”;“反六路围攻是我们在四川打得时间最长最艰苦的一个战役,在红四方面军的历史上,也可以说是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战绩最辉煌的一个战役,假如万源失守,我军就有被压出川北的危险,敌人拼了死命,我们也是拼了死命,这是关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一次决战,”许世友在《我在红军十年》中写道:“万源防御战,我军经过七十余日的艰苦奋战,挫败了敌人的多次猛攻,大量地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敌人消灭我军的企图。”万源保卫战的日日夜夜,徐向前总指挥经常冒着枪林弹雨到前沿阵地视察,大面山、孔家山、花萼山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些生动活现的画面,犹如一段传说,一部电视剧令人难以置信,但又是万源保卫战真实的画面再现,让我们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颗草木充满敬畏而血液奔涌,激情满怀。
青龙观战役打响了对“六路围攻”反攻的第一战。1933年8月9日夜,274团2营的勇士们,在副营长陈金钰的记住下,攀滕附葛,爬上数丈高的悬崖绝壁,一举抢占了青龙观要隘“天鹅抱蛋”,举火为号,东西两侧的部队,沿山路突击而上,拿下了青龙观大庙,歼敌旅部,守敌混乱不堪,红军后续部队陆续突进,杨国祯旅当即被分割消灭,红军猛插猛打,席卷两翼,几天之内,突破百里以上,敌第五路的防御阵线,被红军劈成两半。青龙观突破后,徐向前指挥红军迅速展开全线反攻,红四方面军主力横扫千军如卷席。经月余战斗,红军主力迫近,歼敌3个旅3个团。至此,刘湘精心策划,以夺取万源为目的的第四期总攻最后宣告破产。
我在展厅慢慢地、静静地观看着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默读着一段段史料记录,心里除了对这些革命先辈们充满敬仰与赞叹以外,似乎无以用任何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崇敬之情。如果我不是亲临“史馆”,对这片红色土地的不朽功勋不会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更不会受到深深的震撼。我们生活在这块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不应忘记这段光辉的历史,不应忘记这片英雄的土地。史料记载,万源人民总人口不足20万,参战十多万人,参军4万多人,北上长征8600人,解放后幸存者不足300人。陈列馆的战斗历史,铭记着红军和万源人民不朽的历史功勋。在万源保卫战中,红四方面军指战员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数以万计,共和国的将星中就有300多位将军参加。万源这块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土地,永远见证着中国共产党艰险曲折的历史,是一座矗立于共产党人心中为着信仰和理想而终身奋斗的丰碑,他们崇高伟大的红军英雄形象,永远鼓舞着我们在改革开放新征程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