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童年如画(散文)
日子,过得真快啊!仿佛是一团恍然的光影,转眼间春节又到了。看着平时整洁的家中不需怎么打扫,想想平日富裕的生活也不需要春节来调剂,每当此时总是怀念儿童时代的春节,那种如画般的节日气氛在脑海一幕幕闪过,回味起来倍感温馨。
一
一过腊月二十三,娘开始张罗着扫房。娘指挥我们把家里的陈旧家什请出来,让暖暖的阳光照在这些陈年旧物上。娘头系着围巾,戴着口罩,把笤帚捆在长长的竹竿上,挥舞着笤帚开始悉心清扫,尘土飞扬中,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尘土被一扫而光,四面墙壁变得洁净如初,满地的尘土和清理出来的零七八碎,被当作废品卖掉或者扔掉,去掉了这些杂物,房间亮丽了许多,走进家中格外舒心舒畅。
家中墙壁上还保留一幅旧年画。是古装年画《西游记》连环画,每张竖着有四个小画,两张共十六个小画面,每幅小画下面有简洁的文字介绍画中故事。娘在扫房时,扫到贴着年画那面墙时,格外小心,唯恐弄坏了年画纸。等扫完房后,又让我拿着潮湿的抹布去擦拭,把扫房时落在上面的尘土擦掉。这幅画虽然经过烟火的熏陶已经有些陈旧,光鲜度远比不上新画艳丽,可它仍是我心中的不舍,因为我喜爱西游记的故事,西游记中嫉恶如仇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心慈面善的唐僧,憨厚老实的沙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宫》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早已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根深蒂固,是那些神话故事,让我孩童时代有了善良和邪恶的分界线。
记得那年刚把年画买回家,娘熬了一小锅的浆糊,把《西游记》年画端端正正贴在炕上方的墙上,从此这些虚无飘渺的仙人神灵们走进了我的家中,破旧的房子顿时蓬荜生辉,有了喜庆色彩和过年的气氛。
墙上有了《西游记》年画,我便从一个不着家的疯丫头,变成了一个循规蹈矩的小家碧玉。每天放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脱鞋上炕,趴在墙壁上去读《西游记》画中故事,高处的画面够不着,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摞在一起,光着脚丫上去踩在被子上,小手一字一字指着上面认识的那几个汉字,猜想着画面中的故事,遇到不认识字,便央求着姐姐给我读,娘不耐烦地对我说:“净给大人添麻烦,没看到大人正在忙活吗?”姐姐忙完家务后,也脱鞋上炕,一字一句给我告诉我那些陌生的字,耐心地给我读出来故事,带着我走进了《西游记》那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世界中。我徜徉在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里,领略着画中无限神奇故事与美妙感受;浅尝了知识的快乐,奇妙的感觉,美好的体验,动人的故事,纯真的梦想……就像甘露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灵,照耀着我的生命。
二
说起这套年画的来历,其中还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我虽喜欢《西游记》年画,却因为它是成套的连环画,价格比普通的年画贵,我只能遗憾地“望画兴叹”。拮据的生活让母亲勒紧裤腰带在艰难地硬撑着,买来的只是一些普通便宜的年画。用娘的话说,有张画贴在墙上花花绿绿就行了,穷人家,哪有那么多闲钱给你买那么贵的画!
院子里居住着一位姓胡的老奶奶,她年已七旬,矮矮个子,一头短发布满雪霜,饱经风霜的脸上沟沟壑壑,好像盛满了岁月的苦水。一双大眼睛深深陷进眼窝,嘴里的牙几乎全部脱落了。胡奶奶在街上是五保户,吃喝由街道管。胡奶奶的身世很苦,少年丧母,从小给人当童养媳,听说她是个“石女”,由于不能生育被婆家看不起,最终在中年时丈夫和她离了婚。从此胡奶奶成了孤家寡人,世俗的偏见让胡奶奶选择了孤独终身,从此再没有嫁人。胡奶奶很少出门,二十平米的逼仄房子是她活动的空间,平日里日常用品都是托院子里的人给捎回来点,因此,照顾老人也成了院子每户人家的义务。
胡奶奶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总爱挂在嘴边的话是:“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啊,假如在旧社会,老人无儿无女,没有生活来源,不是被饿死就会被冻死。而如今,老人在街道关爱下吃喝不愁,衣食无忧,整日悠闲自在,乐哈哈地面带笑容,把日子过得如春暖花开。
草编是当时家庭增加收入的一项家庭副业,也是家庭妇女的一种手艺活。胡奶奶草编的手艺很高,她闲暇时总是手不离辫子,那一根根亭亭玉立的玉米秸,在她手掌中如舞龙般上下翻飞,瞬间编织成长长的辫子,辫子平滑细腻,赏心悦目,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因此她的草编经常有商贩登门收购,胡奶奶也靠着自己辛苦的劳动为自己挣足了零花钱。每到年关,老人都会托人买来一张崭新的毛主席像,替换下旧的,让鲜艳的毛主席像时刻陪伴在她的身边,
那年秋天,胡奶奶墙上的毛主席像由于时间长了,画面一角脱离开墙壁,垂落下去遮盖住了毛主席像半个画面。胡奶奶不顾年迈体弱,一双小脚颤颤巍巍踩在凳子准备上去重新去粘贴。恰巧被经过的娘看到了,娘惊叫着:“大娘,您这是干什么!不要命了!快下来,不要摔着了!”忙喊着我过来,让我上去给胡奶奶粘画。我人虽小,却身子灵敏,在娘的指挥下,像个猴子似的踩在凳子上,又踏上桌子,一步步登高,胡奶奶站在地上不断叮嘱着:“小心啊!闺女,还是孩子身子轻巧,唉!老了,不中用了!尽给人添麻烦!”我没有理会胡奶奶的絮絮叨叨,用小手抹上胡奶奶给的浆糊,把毛主席像平展地贴好,用一双小手使劲拍着,胡大娘在远处端详半天,满意地露出笑容,“好,好,贴的挺好的!好闺女,以后奶奶编辫子挣了钱,给你钱买画啊!”
自从我给胡奶奶贴画后,胡奶奶见到我总是笑眯眯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有了好吃的也招呼我去吃。那年春节前夕,胡奶奶找到我家,手里拿着两块钱递给我说:“闺女,去给奶奶买张毛主席像吧!
“好嘞!”我高兴的从她的手中接过来钱,这事我太喜欢做了,一蹦三跳地就要跑出门。
“等等,闺女,那些钱用不完的,余下的钱就是你的了!你相中画什么就买吧!”胡奶奶和蔼地望着我,目光中是满满的爱。
我把请求的目光转向娘,娘埋怨说道:“大娘,怎么能让孩子花您的钱呢!您老挣个钱也不容易!”
“怎么了?我的钱孩子不该花吗?我乐意,孩子快去吧!”胡奶奶不乐意了!她不管娘的反对,挥手示意我离去。
三
我一溜烟地跑到熟门熟路的新华书店,这里的环境对我来说再亲切不过了。每当下学完成了作业之后,我就会泡在新华书店二楼的售画大厅里,一待就是一下午。如今是年关,正是年画的销售旺季,售画大厅是人满为患,大厅墙上挂满年画,供人们挑选。五彩缤纷的年画中,最瞩目的是墙壁上悬挂着的毛主席像,似太阳光芒四射,耀眼夺目。柜台里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生肖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连环画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中气宇轩昂的李玉和,机智勇敢的阿庆嫂,深入虎穴的杨子荣等人物画像,英姿飒爽的高大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古装年画《白蛇传》,《西游记》等生动有趣的故事,把人们带进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世界。
大厅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把柜台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仗着人小机灵,挤在人缝里,把手中的钱递给售货员:“阿姨,我要一张毛主席像。”
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阿姨,爱怜地从人缝中接过我手中的钱,对挤在我周围的人们说道:“大家让一让,先让这位小朋友买吧!”
拥挤的人们给我闪开空隙,让我的身子靠近柜台。那位阿姨从柜台下抽出一张崭新的毛主席像,仔细地卷好,套上纸套,小心地递给我:“给你,小朋友,终于看到你买画了!”阿姨微笑着说道。因为我经常来这里看画,阿姨对我的面孔已经印象深刻,她也在为我能有了买画的机会感到高兴。
我接过阿姨手中的毛主席像,阿姨又把零钱卷成一团给我,“给你,小朋友,这是找给你的钱,拿好了,不要掉了!”
“不,阿姨,我是给我们院子里的胡奶奶买的,她说余下的钱让我自己再买一张我喜欢的画。”我鼓足勇气说道。
“哦!那你喜欢什么画呢?我给你拿。”阿姨再次和蔼地问着我。
“阿姨,我想买一套《西游记》画。”我毫无忌惮地说着,丝毫没去想手中的钱够不够。因为《西游记》是我梦想中最美好的年画,记不清多少次,我用嫉妒的眼光看着人们手中拿着这幅画从这里走出,感觉他们把我的梦想都带走了。
“唉!孩子,《西游记》已经卖完了,就是有,你手中的钱也不够啊!还差五毛钱呢!”阿姨抱歉地对我说,“小朋友,换一张别的画吧!有便宜的画我给你找找。”阿姨说着,准备给我去找别的画。
“不,我就要《西游记》,别的我不要!”我大声喊着,咬着嘴唇,眼泪都憋出来了!
“哎,这孩子,还挺执着,不就是个画吗?什么画贴在家中不行?”旁边有人在讥笑我。
“喂!喂,小孩,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就让开地方,不要耽误我们买!”有人在大声冲我喊着,也有人在挤着我,把我挤到了柜台一角。
我被挤出柜台前人群,失望地手中拿着毛主席像画,噙着泪观望满墙壁的年画,有点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我手中的钱够买什么画,也不知道除了《西游记》,什么画还是我倾心所爱。那一刻,那些年画在我眼中眼花缭乱,搅得我心猿意马。
“等等,小朋友,来,我给你找了一套《西游记》,给你吧!”我正在失落中,售货员阿姨来到我的身边,她的手中拿着一卷画。
“啊!”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吗?阿姨。”我疑惑地望着她。
“真的,这是我给我儿子留的,送给你吧!”阿姨和蔼地说道,说着,她展开画面。啊!真的,真的是《西游记》,那孙悟空一脸猴相,一双火眼金星,手舞着金箍棒,调皮地在向我示威。
“谢谢阿姨,可我……”我犹豫了,没忘记囊中羞涩。
“不要紧的,孩子,五毛钱我给你垫上了,就算阿姨送给你的过年礼物吧。”阿姨温情地对我说道,那面容和胡奶奶一样亲切。
“谢谢阿姨。”我激动地把手中那把攥出汗的钱恭恭敬敬递给阿姨,不忘再给她鞠上一躬。
“回家吧!孩子,你的愿望实现了!今年一定是个快乐的年!”阿姨和我挥挥手。
“阿姨再见。”我向阿姨挥着小手,拿着手中的年画,欢天喜地走出售画大厅,走出新华书店。大街上车水马龙,瑞雪飘飘;鞭炮声不绝于耳,满地碎红;孩子们花花绿绿的衣服,赏心悦目;来来往往的人们喜色扑面,皱纹舒展……是的,今年又是个快乐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古朴喜庆的年画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我不会忘记,是年画,让我清贫的童年生活变得“美如画”。在年画中曾经遇到的关爱,曾经遇到的感动,一幅一幅,成了镶嵌在我记忆里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