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多娇】饺子的味道(散文)
记得小的时候,我问父亲:“咱家年节的味道是什么?”父亲疑惑地反问我:“什么味道?”我说是“饺子的味道”。父亲沉思了一下,默默地点了点头,觉得我说的有理,因为我家春节时的主食就是吃饺子。我又问父亲:“咱家的饺子是什么味道?”父亲更疑惑了:“什么味道?”我说:“葱花的味道。”这回父亲没有沉思,直接就点了点头,而且面带忧伤而又愧疚的苦笑。
我读懂了父亲的笑容,也理解父亲的心情,我明白父母为了这个家都不容易。在那困难时期,在那峥嵘岁月,全家人能吃上一顿饺子,那是平时最甜美的梦想。我不知道别的地方什么情况,只是依稀记得乡亲们的饭碗里,一年到头很少有几次荤腥,生产队分发的一点白面猪肉,包些饺子,全家人老老少少大眼瞪小眼,不够几双筷子夹的。年轻人谦让老人孩子,自己少吃一点抹抹油嘴,格外吃些其他的饭菜能填饱肚子,也算是幸运中的万福了。有爱面子的,大面上摆着白面馍馍(北方人叫馒头),背地里偷偷啃窝头。老百姓都知道“年节好过春难过”的滋味,日子要奔长远。
我从小就有一种毛病,吃几个饺子就开始头晕,我不喜欢晕眩的感觉,从此不再得意吃饺子。母亲包的饺子特别好看,就像艺术品一样,周围的婶子大娘都夸,说我娘包的红薯面饺子真带劲。母亲能包出两种颜色的饺子,白色的饺子让父亲和我们小哥仨吃,大姐非得跟娘一起吃那黑乎乎的红饺子,我偷吃了一口,却感觉不到她们吃得很香的样子,后来才明白母亲和姐姐的一番苦心。我不爱吃饺子,又巴不得吃顿饺子,可是吃了饺子,惹得馋虫来了,又没法用什么解馋,还不如捧着母亲用各种方法做熟的山芋(又叫地瓜、红薯)狼吞虎咽过瘾。
不谙世事的我,只知道在街上玩耍,看到伙伴们拿出好吃的谝弄(炫耀),触动了我的好胜之心,一溜烟跑回家中,当看到空屋冷灶之时,幼小的心灵被现实刺痛得非常难受,泪水模糊了眼前的一切,我扭转身形往外走。知子莫如母,母亲从锅里抓出一把饺子塞给我,我噙着眼泪攥着饺子,一溜烟的跑到大街上,骄傲地向小伙伴高高地扬起小手,自豪地望着他们赞许的笑脸。我一点一点地轻轻咬着饺子,慢慢地咀嚼着品味着节日的味道,品味着小孩子心目中的快乐,品味着母亲着意眷顾的一片温暖。
不管日子过成什么模样,乡亲们都对过年过节情有独钟,尽量渲染年节的欢乐气氛,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各家有各家的门风。就庆贺佳节而言,本是大同小异的风俗习惯。别的不说,只是这吃水饺,就有很多种类,饺子皮自然是白面的居多,饺子馅是荤素搭配、佐料齐全、风味各异,这都不用一一详述。过节的时候,父亲亲自剁猪肉,调馅子。父亲的刀工特棒,把肉放在洁净的案板上,先是一刀紧挨一刀的切片,薄薄的摊开来,一刀紧挨一刀的切成丝,然后再一刀紧挨一刀的切成细碎细碎的肉丁,紧接着开始“叮叮当当”地斩剁,横着竖着变换着角度,一阵千刀万斩之后,把刀反握,刀刃冲上,用刀背一下挨着一下捶击肉末,直到肉浆中没有颗粒丝线之状为止。小时候的我不明白剁饺子馅这么麻烦做什么,直到后来才醒悟其中的道理。父亲把仅有的一点猪肉剁碎剁细,为的就是掺进过多的素菜之后,能够均匀地分散肉味,不至于这只包了肉馅而那只却没有肉味。饺子盛在碗里,放在家人面前,吃到每个人嘴里,都能尝到节日的味道,都能感受到与平时不一样的快慰。
我一直以为,我家节日的味道是葱花的味道,这就是父亲第二个诀窍,多放葱花。在老家时用的是大葱,来到黑龙江就用毛葱(个头较小的跟圆葱一样)了,也是切薄片细丝再剁成细末,与肉菜拌在一起。浓浓的毛葱气味洋溢而出,飘荡在房间里,直钻人的鼻孔,挑逗着每一个人的食欲。父亲把饺子馅加了油盐、酱油、花椒面等简单的调味料调匀后,就不管了,剩下的工序全都由母亲一手操办。
母亲干活干净麻利快,她一次能擀三四张饺子皮,一个人能供得上六个人包。村里谁家有大事需要帮忙,母亲热心前往,一个人独挡一面,自己就包揽下做面食的活,一点不会窝工误事,在乡间颇有良好口碑。有人说“饺子好吃不在褶上”,也不完全正确,美食就要讲究色香味型俱全,才有完整完美的享受。无论是纯白面的还是红薯面的,母亲都能把面和得软硬适中,饺剂子做得大小均匀,面饼擀得圆圆的,薄而且厚度大小一致,包出的饺子个头整齐,要样有样,形象相当的标致,没吃到嘴里,看着就特别兴奋特别惹人喜爱。
现在生活富裕财物丰厚,一天三顿吃饺子也承受得起,只是制作的时间问题。包饺子虽然不算家庭大事,但在那年月可是一年四季很少上桌的食品。每次制作都想尽善尽美,最大限度地品尝平常吃不到而又非常奢望的美味。男人终归是男人,厨房里的活除了厨师,多数都笨手笨脚做不精细,就说饺子,父亲做得个大皮厚,包得快还煮不破皮,但是吃到嘴里硬硬的口味不好。母亲做得薄皮大馅儿,小巧玲珑,褶花漂亮,捏合严谨,不露馅不破皮,煮熟饺子,汤水依然清澈不见油星。父亲自知技术不行,不再固执己见。为此,父亲还跟人谝(夸耀)“俺妮她娘手艺行”,惹得街坊妇女纷纷向母亲学习用红薯面包饺子。
母亲经常为五保户五奶奶洗洗涮涮、送柴挑水,善良的五奶奶就端碗纯白面的饺子来换着吃,非说母亲做的饺子格外的香甜。
邻居家的姑娘却说我家的饺子不好,虽然味道香美,但是嫌弃肉馅剁得太细碎,咬到嘴里嚼不着肉不过瘾。我十分不高兴,就落下脸来搡搭(说不好听的)她,“你的嘴傻啊,有肉吃不出来?嫌嚼不着肉咬腮帮子,那才鲜亮呢。”气得她过来打我,掐得我好几天还疼哩。不过,这臭丫头手艺真不错,端来饺子一比,人家的确实一块一块的肉丁,香着呢!可惜我吃不惯,在嘴里一打转就要恶心,只好望着一脸无辜的漂亮女孩,深深地叹息。好吃不如饺子,骄子不是娇子。生活有太多不同的品味,只因为长期习惯炼就了本性,不同的人群融合在一起,需要人心到物质不断的协调接触契合,取长补短,增益己所不能,曾经的辛酸潜移默化为甘甜,旧日的凄苦循序渐进变成醇美,让快乐尽情飞扬,让幸福健康成长。
党的好政策保驾护航,有干劲迎接希望,幸福伴随身边,再不用煎熬的奢望,好日子是七八点钟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放射炽热的光芒。随着日新月异、飞黄腾达的经济发展,国家更加富强,民生越发兴旺。节日的味道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元素,我家的节日里不再只是饺子的味道,饺子的味道不再只是葱花的味道。虽然不再像幼儿时候期盼吃饺子,但是一个一个的新年带来了步步登高的收成、收获和幸福快乐,但愿这种生活的味道永远永远不断地健康成长、不断地发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