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睢宁的花径(记叙文)
星期天下午,我与同学一起来到花径散步、游玩。
刚过中央大街,两个火红的大字“花径”就映入了眼帘。石碑左右各有一条道,左边一条显得更有趣,因为那儿长出五朵十多米高的“喇叭花”,红红黄黄的,色彩格外地明艳。它们并不是真花,而是外形近似喇叭花的高大建筑造型。这些“花”围成了一块空地,每到夜晚,这儿就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路旁也零星的点缀着几朵小黄草。
再往里走些,就来到了竹林。远看,竹林郁郁葱葱;细视,却发现那些竹叶已有些发黄,但并不难看。黄绿交加,似乎更显得美丽。茂密的竹林中,间或飞出几只不知名的鸟儿,清脆的鸣叫声一直回旋在竹林上空……今日的阳光,十分温暖,我们一边聆听着清脆的鸟鸣和风吹过时竹叶轻轻的响声,一边欣赏着路边红彤彤的草叶。
不多会儿,就到了岔道口。望着眼前四通八达的路口,头一次觉得这花径就如同一个迷宫。“往右走?”朋友随意一指。我跟在了她的后面,期待着会见着什么。噢,原来只是一个小汪溏。有些失望的我,正准备往回走,却瞅见一片翠绿。没错,是翠绿。我快速地走近那一片翠绿,心忽然温暖起来。是三叶草呀!我摸了摸叶片,虽然是冬日,这草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让我不得不夸赞它们一番。
告别了那片翠绿,就看到了一条河。河旁有座小木桥,我与朋友高兴地走在了上边。木桥有时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像极了年老的祖母一边坐在木质摇椅上摇,一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椅子所发出的“嘎吱、嘎吱”声。
河水很清,可以看见水底那布满青苔的大石头。河面倒映着岸边的树木与楼房,像一幅风景画。也应了那句“潭面无风镜未磨”。这草也是奇怪,以木桥为界限,左边绿,右边红,甚是好看。河边,三三两两的人在钓鱼。有时会看见一个个月牙似的“小小岛”卧在了河面上,就像一条条载满草的船。
走着走着,不知觉便出了这花径。回头,就觉有太多的东西还没看够!
睢宁县城西小学徐若源
辅导教师:卢爱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