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韩愈与佛家(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韩愈与佛家(随笔)


作者:柴湿燃 秀才,1800.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45发表时间:2018-02-28 16:23:02

韩愈在《论佛骨表》中称佛骨为“朽秽之物”。但他因此被贬到潮州后,却与一个叫大颠的僧人往来密切,不仅从山里召他来,留住了十数日,还亲自去上门拜访,次年移任去当袁州刺史时,还留下衣服与之赠别。这不免引起了不少议论。于是热心佛教的孟简尚书,给韩愈写了一封信,不知道是不是讽刺了他的先后矛盾?结果韩愈在《上孟尚书书》的回信中说那只不过是“远地无可与语者”,潮州当时文化不发达,他要找知识分子聊天,“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并且表示自己断不会“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可是陈寅恪却说:“禅学于退之之影响亦大矣哉!”因为韩愈幼年“从其兄居韶州,虽年颇幼小,又历时不甚久,然其所居之处为新禅宗之发祥地”,在当地浓厚的禅学气氛中,他不可能不有所感发。比如韩愈以“治心”为始点而重振儒学,与佛教的“治心”就有相通之处,所以他和大颠的交往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不信佛,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不能从佛学中得到启发。
   《隋书·经籍志》说当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唐朝时,这种状况依旧。民间佛经多于正统的儒家经典数十百倍!佛教的兴盛,固然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统治者推崇,但大慧宗杲所以能够自信地说:“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焉。”也是看到了儒家学说缺乏理论的创新能力,也不如佛学丰富的思辨性。韩愈也在清楚“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的同时,也看到了人们热心佛教,无非是求虚妄福利的弊端。
   但韩愈反对当时同样十分流行的服食仙药,就没那么淋漓尽致了。自唐太宗服食仙丹死后,唐宪宗、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都死于仙丹,可谓前赴后继。韩愈的《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说:自己亲眼见兄孙女婿李于,吃了害死唐宪宗的方士柳泌的仙药死了。工部尚书归登、殿中御史李虚中、刑部尚书李逊、逊弟刑部侍郎建、襄阳节度使工部尚书孟简、东川节度御史大夫卢坦、金吾将军李道古,也都死于仙药。然而白居易的《思旧》诗却说:“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陶谷《清异乡录》说得更具体:“昌黎公愈晚年颇亲脂粉。服食用硫磺末搅粥饭啖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公间日进一只焉。始亦见功,终致命绝。”虽然不是直接服仙丹,让鸡吃了硫磺,再吃鸡,间接而已。
   韩愈自己在《祭十二郎文》中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落齿》诗又说:“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牙。俄然去六七,落势殊末已。”弄得只能“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司”了。才四十来岁,便如此未老先衰,显然是不正常的。所以后人在引用白居易诗的同时,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评论韩愈:一方面“叙当世名贵服金石药欲生而死者数辈”一方面自己也“竟以药死!”
   韩愈未老先衰又颇亲脂粉,所以要服硫磺看来也是事实。有人提出异议,以为白居易所说的“退之”是指卫中立。但白居易的诗:在“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之后,紧接着说服仙药的还有元稹、杜牧、崔群。所以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中认为:“卫中立则既非由进士出身,位止边帅幕僚之末职,复非当日文坛之健者,断无与微之诸人并述之理。”所以一定是说韩愈,白居易怎么可能把卫中立放在元稹、崔群之前?
   庙宇的袅袅烟雾之中,滞留着某些灵魂的不安。人们在无能为力时,也常常会试图借助于虚幻的力量,以求得内心的些许平衡。可惜韩愈这样清醒的人也会难以免俗。
  

共 14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为我们揭示了韩愈与佛家的结缘的故事。文章举证甚丰,空前绝后,一篇值得细讨的好随笔。倾情推荐赏读!问好作者!叩问春安!更祝新年吉祥!期待作者更多精彩继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18-02-28 16:24:54
  一篇值得细讨的好随笔。倾情推荐赏读!问好作者!叩问春安!更祝新年吉祥!期待作者更多精彩继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回复1 楼        文友:柴湿燃        2018-02-28 18:25:08
  也给编辑拜个年!祝新春快乐,安康吉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