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给自己一点压力(随笔)
俗语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能使人激发出生命的最大潜能,让生命焕发出瑰丽的色彩。适度的压力对我们的工作、学习乃至成长进步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怕失败的压力,才能锐意进取勤奋工作,才能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有怕落后的压力,才会认清自我、激发潜能、不断超越,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反之,一个人若毫无压力感,最终一生将会平平庸庸一事无成。
《孙子兵法》有“置于死地而后生”之说,这一战术观点,是用最大的压力激发出最大的潜能,让将士们树立起破釜沉舟、勇猛反击的决心,无不蕴含着压力致胜的道理。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打破秦兵,就是运用压力激发动力的成功典范。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为了逃避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一心向往《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那种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一种子虚乌有的乌托邦空想而已。
人似乎与生俱来骨子里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惰性,没有了压力感,其隐形的惰性就更容易滋生膨胀了。有的人因为生活舒坦、工作顺心,就得过且过、安于现状;有的人认为别人都这样按部就班、悠然自得,自己也就没有必要格外加压自讨苦吃了;还有的人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小成即止。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信号。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感到再没有压力的时候,也就是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出现滑坡的时候了。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说法,真实地反映了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现实。在一个靠本事吃饭的社会里,一个人只有树立强烈的压力感、紧迫感、超越感,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使自己的能力、素质不断得到提升,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出局。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份不断向上、不断向高的渴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职位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地给自己一点压力,激发出动力,迸发出活力。不妨拿“弹簧理论”来诠释一下这个道理。人生犹如一个弹簧,弹簧弹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你职位的高低、收入的多寡。要想让这个弹簧更高一点,有一个办法就是给这个弹簧一个向下的压力,只有给它一个适度的压力,弹簧就会立马反弹起来,呈现出强有力的弹性和刚性。如果不给它施加压力,它只能维持原状,没有丝毫的变化,长久以往只能松垮懈怠了。压力、弹起,其道理显而易见,人生莫不如此?经常给自己一点压力,就能激发出内在的活力。压力与动力相伴而生,压力与动力成正比,压力可以转化成动力,可以激发生命活力,有压力就有动力和活力。当然,压力要适度要合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了。
生活是最公正最公平的天枰,不论你的地位高低,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它就会给你多少回报,这是生活最朴素的因果报应的道理。
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形成属于自己独有的懒散的习惯。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不是主动去面对,主动去迎战,而是找各种理由和托词,为自己解脱,去回避责任。
我们不妨也进行一次“反转”思维,自己和自己较一次劲,用叛逆的思维和行为对自己进行一次全新的调整。打破固有的惰性思维和习惯,给自己施加一点压力,就能激发出新的动力,就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和自己较个劲,给自己施加一点压力,既需要一定的胆量和勇气,也需要有一种恒久的毅力,因为自己长期形成的惰性习惯,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内所形成的,要打破固有的惰性习惯,让自己主动去挑战自己,主动去适应新环境,主动去实现新目标,是需要很大勇气和毅力的。
人大多时候思想保守,有着自我满足、得过且过的心理,对自己往往难以严格起来,满足自己,懈怠自己,放任自己。有一则水煮青蛙的寓言是这样讲的: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青蛙会无动于衷;如果你把它放进沸水中,它会立刻感受到危险的存在,随之纵身而出。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是可怕的,而没有危机意识更是可怕的。只要我们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就一定会激励自己,超越自己,就一定会有个崭新的精神面貌,就一定会全身心付诸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力前行,这样离自己预定的新目标就不会远了。
人生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满足。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与短,不在于拥有多与少,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在于有没压力感、紧迫感,与其让生命暗淡生锈,不如让生命发光发热。在生命的每一天里,我们的潜意识里都有一股超越自我的原动力,都希望每天重新开始一次,每天都有一次新的收获。和自己较个劲,给自己一点压力,其实就是对自己来一次超越和解放,超越得越有力度,解放得越彻底,你收获的东西就会更加丰厚,就会更加有价值、有意义。当你在一定压力之下,完成了一件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你会觉得人生其实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己、收获自己的过程。
朋友们,让我们经常和自己较个劲,给自己施加一点压力,激活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做一个全新的自我,去迎接生命更多的奇迹,去演绎生命的更多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