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大喜大悲史湘云(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大喜大悲史湘云(随笔)


作者:一匹西北狼 布衣,31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15发表时间:2018-03-02 08:23:30

【丹枫】大喜大悲史湘云(随笔) 读完了《红楼梦》,我有一个认识:读懂了史湘云,也就读懂了《红楼梦》大喜大悲的总格局。因为史湘云的一生就是大喜大悲的一生。史湘云就是红楼大格局的一个缩影。
   我们读红楼梦,甚至不遗漏一个字,也读不出史湘云长啥样。只知道她很美,很漂亮,绝不输于钗黛。书中对她身形的描述只有八个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我的理解就是她腰比较细,肩膀比较宽;个子比较高,四肢比较长。至少三围的比例符合美女的特征。在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之“五详红楼梦”(旧时真本)一节中,收录了董康先生赞湘云的两句诗,很能说明一点问题。诗云:众中最小最轻盈,真率天成讵解情。”她是红楼众女子中年龄较小者,“轻盈”只能说明她是个细高个儿的女子。如果像贾玲那样的女子,走起路来是不会“轻盈”的。这个认识被无数的红学爱好者认可,连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都以史湘云为知己,她甚至认为史湘云的原型就是脂砚斋,是曹雪芹的知己。而张爱玲更是认为史湘云应该名列红楼美女排行榜榜首。
   为什么史湘云这么受现代人喜欢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她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活泼养眼的女孩子谁不喜欢?贤妻良母型的宝钗更接近中老年男人的审美;而身心都病态的黛玉有点落伍了,男人们更追棒健康快乐的女子,所以钗黛都有点过时。
   我之所以喜欢湘云,也是因为喜欢其活泼天真的性格,还有点侠女范。《红楼梦》中有一首写湘云的曲子叫《乐中悲》,比判词更让我喜欢。曲子的内容是: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这是“红楼梦”十四支曲子中的第六支曲,曲子第一首为《红楼梦引子》,按顺序排史湘云排金陵十二钗第五位。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描述了史湘云虽然生于富贵之家,但因自幼父母双亡,失去了父爱与母爱,没有人呵护她娇惯她。湘云之身世与黛玉并无二致,都是父母早亡。实际上早期的红楼版本,黛玉和湘云都寄居在贾府,与贾母、宝玉同居一室,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心成长过程。没有父母的呵护,自然不会娇生惯养,有的也是贾母之宠爱,所以“谁知娇养”?问得好!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这是我喜欢湘云的最直接的理由。史湘云生来就有“英豪阔大宽宏量”,这七个字,道尽了这位侠女的性格。那种英雄女儿气节、那种宽宏大度、那种潇洒豪放,颇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风度。这样一个侠女形象,又不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快乐是自然的,自古情深多烦忧。“霁月光风”正是史湘云最精彩的做派,胸怀开朗、光明磊落。“耀玉堂”就是湘云不论到什么地方,就像一个快乐使者、阳光使者。可是,与湘云同身世的黛玉却不是,整天以泪洗面,小家碧玉,还小家子气,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这样的性格也促使她早早心力憔悴,早早离开了人世。湘云虽然父母早丧,能拥有有这样的性格,可谓不幸中的大幸。
   “性格决定命运”,湘云配得“才貌仙郎”,她的爱情婚姻是非常美满幸福、地久天长的。湘云有这样的性格,而且才华又不在钗黛之下,又有一个如意郎君,恩爱终生,也是她命中注定。也是对她幼年失去父母的弥补。然而事情总是不尽人意,“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可见,湘云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这是红楼女儿大悲剧决定的,更是人世间阴阳此消彼长变化的结果。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人世间,哪有永远的富贵?哪有永远的快乐?哪有永远的青春?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富贵贫穷常常如影随形。《乐中悲》正是说明:荣华富贵中潜伏着生存的危机,欢乐中潜藏着悲哀。这个湘云的阴阳哲学论,她也没有逃脱她曾经的生存大哲学。
   湘云是大观园女孩子中性格最活泼潇洒的一个。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无小儿女那种扭怩之态。第二十一回写她睡态:“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就连睡觉的姿态也像男孩子。
   芦雪庵赏雪联句时,她和宝玉等人烤鹿肉吃,黛玉笑他们是“一群花子”。她则说:“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土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腋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看她言谈举止多么潇洒豪放!她喝醉酒躺在芍药花丛里睡大觉,更是一大美景,也是世界上最美的醉态。她的醉态,比杨贵妃醉酒更胜一筹,醉酒的湘云风情万种。
   《刘心武续红楼梦》一书中,湘云在宝钗去后,最后与宝玉走到了一起,过着叫花子的生活,但快乐的本性没有改变,这也许是黛玉一语成讖。我虽然有点儿不赞成这样的结局,也不反对。毕竟是文学创作,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湘云的结局。刘心武对湘云的结局其实也是周汝昌先生研究的结果,都可以归结到新红学中来。结局越悲,震撼力越强,没有什么不好。
   史湘云大喜大悲的遭遇和变化过程,正是四大家族由盛至衰的变化过程。湘云是红楼大悲剧的一个经典缩影。
   不论世事如何变化,快乐常常围绕着那个憨态十足、阳光快乐的女子——史湘云。

共 21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懂了史湘云,也就读懂了《红楼梦》大喜大悲的总格局。因为史湘云的一生就是大喜大悲的一生。史湘云就是红楼大格局的一个缩影。作者用精辟流畅的语言,独特的角度论述了自己对《红楼梦》的了解。有理有据,观点鲜明。推荐欣赏。【编辑:佳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音        2018-03-02 08:27:31
  语言精美流畅,有理有据,观点鲜明。为你点赞期盼精彩继续
回复1 楼        文友:一匹西北狼        2018-03-02 09:00:59
  十分感谢佳音编辑的扒荐!顺祝安好!
2 楼        文友:铁禾        2018-03-25 18:40:52
  名著总给人带了无穷的话题。作者读书很细致,品评甚有见识,欣赏。
铁禾
回复2 楼        文友:一匹西北狼        2018-04-01 00:13:06
  感谢你的阅读!祝安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