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岳父是军人(散文·旗帜)
我的岳父曾经是一位抗美援朝的军人。或许是我与岳父都有过当兵的人生经历,或许是我们之间有过相同的人生轨迹,和岳父年龄悬殊三十岁,相处三十一年来却没有代沟,一直趣味相投,无话不谈。早些年间,他讲的他在朝鲜战场上那段军旅生活的经历却牵动着我,时常萦绕在脑海,有着呼之欲出的冲动,很想把他那段平凡的军旅生涯呈现给大家。苦于我一直在外,被一些工作上忙忙碌碌的琐事搁置,藏在心底年复一年没能如愿。
幸好今年正月初四二女儿结婚,我的岳父如期而至。办完了女儿的婚事,我白天陪着岳父游览了胡家古镇的公园和繁华的街道,让他饱览了古镇文化的厚重。只见岳父行走的步子依然如当年一样的快捷,仍然保持着行走腰不弯背不驼挺着胸的军人姿势,一路的行程下来丝毫没有感到疲倦。
这些天的晚饭后,我陪着岳父家长里短聊一些往事。再过二十来天的二月十三,是他老人家的八十四岁生日。岁月虽然夺取了岳父的青春,如今他已是满头白发,但他却没有忘记一个抗美援朝老兵走过的人生经历。
岳父坐在沙发上一边烤着火,一边打开记忆的闸门,娓娓道来他六十五年前的当兵历程。一九五三年二月,川东家乡招收抗美援朝的志愿兵,十九岁的岳父听说立马赶到公社报了名,第二天便告别照顾他成长的大哥大嫂,步行一百二十多里前往南坝参加体检。几经检查,身体指标全部合格,在南坝留宿两晚后,径直步行前往现在的开江县集结,一路乘车到万县坐轮船到部队。
岳父喝了一口茶,继续摆起他走过的历程,他说:在沈阳集训了四个多月的队列训练,还有投弹和实弹射击。最让他难忘的是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日,这天是他奔赴抗美援朝的日子。
那天下午约摸两点来钟,十九岁的岳父所在的新兵营接到命令,要求每个战士必须身着黄色新军装,背好背包,挎好米袋子,带好干粮,手膀子上系好一条白色毛巾,三点钟准时从辽宁兴城出发。一路上,闷罐火车载着岳父和他的战友们一直向前,谁都不知道开往何方?直到晚上九点火车越过鸭绿江大桥时,连长突然要求车厢里的战友们齐唱《打败美帝野心狼》歌曲。摆到这里,岳父十分兴奋,高兴地唱起了“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唱完歌曲,岳父显然中气不足,稍微停顿了一会,便接着讲述。他说:这时候,他和他的战友们才知道火车已经来到了鸭绿江大桥上,再过几分钟就要离开祖国,奔赴到朝鲜战场的异国土地上。直到第二天拂晓,火车停在了朝鲜国土上的新义州火车站。
下车后,岳父所在的部队迅速隐蔽在树林里,等待着夜行军。刚入朝那一两天,白天还可以生火煮饭,越到往后,就只能够吃些随身带的干饼干,喝些生水解渴。那刻,最让人难受的是白天和晚上不能说话,战友之间看别人动作行事。特别是晚上的急行军没有灯光,只有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只有靠手膀子上的白毛巾引路。那些日子,年轻的岳父随着担架营急速地向前移动,克服了弹坑累累的路障,一路摸黑前行。血气方刚的岳父那时抱着的信念,就是能够早日赶到前线,亲自多打几个美国鬼子,把美国鬼子赶出朝鲜,保卫好自己的祖国!
一路前行十多天,岳父和他的战友们翻越了无数座大山,克服了重重困难,于五三年八月一日深夜抵达越峰山七零零高地。到那天时,已经是7月29日宣布停战谈判的第三天,但时隔一天后的七零零高地依然是硝烟弥漫。受伤的伤员一波一波从山上陆续抬下送往后方医院。年轻的岳父和他的战友们没有停歇,立即奔赴越峰山高地,从炮弹掀翻的土层、山石中寻找受伤的志愿军战友,一一把活着的战友刨出来送往后方医院,一一把牺牲的战友收拢就地掩埋,让战友入土为安!
从越峰山七零零高地抢救伤员,掩埋好牺牲的战友任务结束后,岳父所在的担架营换防到朝鲜东海岸。在五四、五五、五六、五七年的四个年头里,岳父所在的步兵营留守在东海岸边构筑工事,修建水坝,修建营房,修建公路,修建坦克壕,防止美国鬼子卷土重来。在四年的驻防中,岳父始终服从部队指挥,在异国他乡吃苦耐劳,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岳父在朝鲜服役四年,于五七年五月从朝鲜回国退伍回乡。那时,国家和政府没有忘记他,给他在上峡煤矿安排了工作。作为一个回乡军人,受过伤的岳父没有向领导提及过受伤情况,愉快地当了一名井下工。29岁那年,岳父与岳母相识结成伉俪,便辞去了煤矿井下工作,回到三胜老家生产务农,岳父操起了当兵前学会的铁匠手艺。
四年前镇武装部再次核实回乡军人证件,落实提高补助待遇,可岳父的证件不慎丢失了。对丢失证件一事,岳父却不着急,认为证件可有可无。他还说和他一样当兵的人多的是,他没有给国家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不值得国家为他付出。反正镇民政部门每年春节慰问军烈属有他一份,会送一些米油和二百元现金的。我得知此事后,到县人武部找有关人员调档案,复印了军人证件和丢失的证明,让岳父这个抗美援朝老兵享受到了每月一千多元的定额补助。
六十多年来,岳父与岳母相敬如宾,育有儿女各一双。在家庭生产上,往往是岳父自己像军人一样身先士卒,悄无声息干完了活儿回来岳母才知道。受岳父的影响,他的大儿子也光荣参加了解放军,退伍回乡安置在粮食系统。四个子女都学会了军人父亲不多言不多语的诚实厚道,保持着任劳任怨的军人本色,个个成家立业后甘愿吃苦,也乐于助人,也让我这个当女婿的深深感染,一路继续保持着军人的良好品质。
也许是岳父拥有当兵经历的锤炼,也许是岳父的身体力行和博大宽广的胸怀眷顾了他如今健康的体魄!我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有今天美好的环境,有儿女们承接感恩的孝道,岳父的晚年一定会更加幸福!
关于那场战争,我了解的不多。印象最深的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一直萦绕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直到我有机会走出家门,去的第一个地方就鸭绿江边的那座小城,隔江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