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十二岁开锁(散文)

精品 【荷塘“PK大奖赛”】十二岁开锁(散文)


作者:丹江诺儿 举人,3120.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48发表时间:2018-03-04 09:54:20
摘要:如今,生活富足,家家摆得起酒席,无论几个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很稀罕。十二岁的时候庆祝庆祝,欢喜了孩子,聚拢了亲朋,热闹了寂寥的乡村,日子就生动了许多。


   一
   在故乡,辈分大的老人总爱和孙子辈的男孩开玩笑“你小子不如开锁带搬亲,一起省事儿了!”
   开锁带搬亲,是故乡的一句俗话。意思是十二周岁的时候,趁着生日摆酒席一起结婚。这样的说辞乍然一听,有些奇怪,十二岁能结婚吗?
   我没有见过十二岁结婚的男孩,但是从长辈们的口中知道,家族的四爷是十二周岁开锁和成亲一块办的,据说当年成亲的时候,花轿已经抬到门口了,却不见新郎的踪迹,最后在一棵大树上找到了十二岁的新郎官正在掏鸟蛋呢!
   这个事儿,经过三代人口口相传,演变为搞笑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社会的娃娃亲湮没在历史的泥沙之中,但是十二岁开锁,却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演变得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广泛。我小时候,十二岁开锁是男孩的专利,而且基本是长子或者最小的老幺,这大概是重男轻女留下的祸害。
   如今,男孩女孩都一样,只要长到十二周岁,家里必定会办一场酒席,盛大庆祝。按照故乡的说词,十二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过了十二岁算是进入了成人阶段。
  
   二
   十二岁开锁待客,待的是舅家,待的是干妈。从前的说法是,不容易养活的孩子,体弱多病的孩子,认了干爹干妈,多了一对父母,多重压福,孩子就能平安地长大。
   孩子生日那天,舅舅和干爹干妈要早早到位,给孩子“挂红”。所谓的“挂红”,即一块红布,现在大都是被单或被面。几个舅舅挂几块红,干妈也要挂红。红布斜绑在孩子的胸前,呈十字状。
   舅舅家和干妈家的红子挂上了,就要开始“拉驴了”。
   舅舅拉驴儿,是开锁的习俗之一。
   故乡有句老话“外甥是舅家的狗,吃饱了就走。”至于驴的叫法从何而来,也有说辞。旧社会医疗设施不发达,孩子容易夭折,加上重男轻女,男孩就特别金贵。为了让自己家的孩子健康长大,父母多会让舅舅给起个名字。
   据说舅舅给取了名字的孩子,会好养。舅舅起的名字都是小名,牲口好养,于是,狗啊,驴啊,马啊,便成了许多人家孩子的小名。
   舅舅挂红,挂的是喜庆,挂的是亲情,挂上红艳艳的色彩,孩子的人生便会红红彤彤的。
  
   三
   十二岁开锁,锁从哪里来?
   这个锁早在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便开始准备了。家里的长辈会用红布缝一个项圈,项圈的坠子是一个香囊袋,里边装了朱砂、桃枝等。挂在孩子颈脖上,一是为了辟邪,二是为了十二岁开锁用。这个项圈一岁增加一圈,每年的年三十,当初缝项圈的那个长辈会用红布给项圈再缝一层,直到十二岁。
   如果是认了干妈的孩子,那么这个项圈便是由干妈家给缝的,程序一样。孩子第一次去干妈家,干妈便会把项圈挂到孩子的颈脖上。挂上项圈的孩子,被牢牢地拴住了,任凭牛鬼蛇神谁也招不走。
   舅舅拉驴儿,拉的就是这个项圈。
   十二岁生日当天,孩子戴上项圈,孩子母亲把一把铜锁,锁在裹得厚厚的项圈上,然后用五色线撮绳,一头绑在项圈上,一头拉在舅舅手上,拉驴的舅舅必须是大舅。
   大舅拽着无色线走在前边,孩子走在后边,拉驴儿,拉驴儿,舅舅拉的是外甥,拉的是姊妹家里的顶梁柱。
  
   四
   开锁有特定的地方,必须有水,水还得是活水,即流动的河。准备去河边开锁的时候,家里还得准备四样菜,豆芽必须有,莲藕绝对不要。再准备十个馒头或者苹果。以前是馒头,现在为了省事,换成苹果了。
   梃子扎的锅盖一个,剪刀一把,鞭炮一挂,火纸一沓,唢呐一定得有。知客大喊一声:“走啦,去河上啦!”吹喇叭的,吹笙的,鼓着腮帮子便开始了。一路上喜庆的唢呐吹不停,一直吹到河边。
   端菜的、供香、供苹果的走在前边,舅舅拉着外甥走在中间,唢呐手走在最后边。
   到了河边后,要听知客的安排,一项一项来。在知客的喊礼下,舅舅用钥匙打开项圈上的铜锁,然后用剪刀剪开项圈,这就开锁了。
   开完锁后,孩子要在知客的喊礼下,一磕头,二磕头,三磕头,给舅舅磕三个响头,感谢舅舅这么多年的关爱。俗话说“亲舅如父子”,舅舅是除了父母外孩子最亲的人了。孩子磕头后,舅舅会给孩子生日的第一个红包。
   四样菜倒进河里,十个苹果、剪刀、铜锁,项圈,放在锅盖上,锅盖随后慢慢地放在流动的河面上,让其顺流而去。
   苹果和菜是敬河神的,求河神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剪刀、铜锁、项圈等物放在流动的水上,这些是孩子曾经佩带的东西,放在水上流走,意思是洗去人生所有的病痛灾难,从此顺顺利利地长大成人。
   苹果放在河面之后,随行的亲朋、旁人都可以捡来吃,说是敬了河神的供品,带了神气儿,吃了不生灾。铜锁、锅盖、剪刀,旁人可以捡回去用,家人和亲戚不能捡的。
   最后,在河边放鞭炮、烧火纸,孩子要面对着河流磕头,依旧磕三个。开锁、敬河神,庄重而严肃,马虎不得。
  
   五
   待这些程序做完,回到家里,该来的亲戚基本都来齐了。
   自家门口摆一桌子,铺上红单子,摆上生日蛋糕。知客拿着话筒喊着孩子爷奶、孩子姥爷姥姥、孩子爸妈、干爹干妈、叔伯婶娘、舅舅舅妈、七大姑八大姨,按照次序坐在桌子后边。
   孩子站在桌子前边,身上依旧挂着舅舅和干妈挂的红子。
   十二岁了,孩子要说几句话,提前打稿也行,即兴发挥也可,说些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话,算是开场白。孩子说完了,知客接过话筒,开始让孩子挨个磕头行礼,先从爷奶开始。
   所有的直系亲戚磕头完毕,跪拜长辈的仪式就落下帷幕了。切蛋糕,是这项主题的最后一个内容。孩子亲自切开属于自己生日的蛋糕,十二岁的酒席就准备上菜了。
  
   六
   礼毕后,几桶烟火点燃,冒着烟的礼花飞升到高空,喜庆的礼花嗵嗵响。
   一拉溜摆在门口的乡村流水宴席正式开始了。姥爷姥姥坐上席,有专门的陪客。舅舅舅妈是金贵的客人,不容怠慢,需要知客安排对应的亲戚陪客。
   生活富裕了,鸡鸭鱼肉少不了,全鸡、全鸭、大肘子,一尾鱼,头要对着舅舅,喝杯鱼头酒,把生日宴席推上了高潮。
   陪客的要尽到责任,一定要陪好客人,吃好,喝好。
   酒席吃到最后,在知客的引领下,挂着红子的小寿星端着酒杯挨个敬酒。
  
   七
   在故乡,孩子十二岁开锁就和结婚一样,郑重而热闹。
   如今,生活富足了,家家都摆得起酒席,无论几个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很稀罕。十二岁的时候庆祝庆祝,欢喜了孩子,聚拢了亲朋,热闹了寂寥的乡村,日子就生动了许多。

共 25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故乡,孩子十二岁开锁和结婚一样,郑重而热闹。”《十二岁开锁》这一篇散文,作者深入研究农村的习俗,以娴熟的文笔,将故乡十二岁开锁这一农村习俗详细介绍。文写从“开锁带搬亲,是故乡的一句俗话”引入,全文分六章节描写,十二岁开锁这一习俗的的程序叙述明了。“十二岁开锁,却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演变得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广泛。”“十二岁开锁待客,待的是舅家,待的是干妈。”“十二岁开锁,锁从哪里来?”“开锁有特定的地方,必须有水,水还得是活水,即流动的河。”“十二岁开锁,检验亲戚红包的时刻到了。”“礼毕后,几桶烟火点燃,一拉溜摆在门口的乡村流水宴席正式开始。”作者文写感悟深许:“如今,生活富足,家家摆得起酒席,无论几个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稀罕。十二岁的时候,庆祝庆祝,欢喜了孩子,聚拢了亲朋。热闹了寂寥的乡村,丰盈了清凉的河水,日子沸腾了许多,生动起来。”欣赏了,倾情推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306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8-03-04 09:58:13
  一方习俗介绍,言语表述美好,条理清晰文记,让读者阅后记牢。
回复1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8-03-06 16:30:51
  编辑老师辛苦了,问好!
2 楼        文友:程南        2018-03-04 09:59:17
  结尾点睛,文采丰盈。
3 楼        文友:程南        2018-03-04 10:00:54
  问候丹江诺儿老师,祝春祺!
4 楼        文友:夏洛的网        2018-03-04 10:35:03
  欣赏佳文,学习了!
每一天都是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且行且珍惜!
回复4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8-03-06 16:31:09
  互相学习,问好!
5 楼        文友:清逸幽兰        2018-03-04 14:32:10
  十二岁开锁风俗各地各不同,在陕西十二岁外婆家是要给全灯,那场面也是很隆重的。
回复5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8-03-06 16:31:52
  哦,我还以为是我们这里的人爱摆酒席呢?原来你们那里也有这风俗,真好!
6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3-04 23:07:59
  拜读老师的美文,也看到了一方的风土人情!小小的开锁仪式有着厚重的亲情。祝福声声热闹了寂静的乡村,也联络了乡邻之间的感情,这样的乡村习俗也是我们古朴的乡村文化吧!
回复6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8-03-06 16:32:36
  以前不觉得,现在已经上演成风了,天天都有类似的酒席!哈哈
7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3-05 08:04:36
  民俗风情都有它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地域特征,能一直延续下来的都传递着一种期盼和美好愿望!作者行文如水,以娴熟的表现力把十二岁开锁的民俗描写的淋漓尽致,让读者在风趣中感受淳朴的民情,厚重的民俗文化。
回复7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8-03-06 16:33:40
  确实,这个风俗很久了,已经作古的四爷就是十二岁摆酒席结婚的!
8 楼        文友:天龙        2018-03-06 14:57:54
  祝贺丹江具有地方风俗的美文加精,精彩继续哦!!
回复8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8-03-06 16:34:00
  感谢社长,同喜
9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3-06 15:06:3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