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时光】火塘边的年(散文)

精品 【时光】火塘边的年(散文)


作者:张雄文 布衣,20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24发表时间:2018-03-04 10:12:05

【时光】火塘边的年(散文)
   幽蓝的火苗在火塘里跳着欢快的舞姿,像深山空谷灼然绽放的一簇簇紫罗兰。饭桌下的火塘四四方方,掘地而入,青砖垒壁,黝黑而深邃,早被平素吝啬的母亲用火钳慷慨喂饱了煤饼敲成的煤块,红透了灰头土脸。一旁忙着年夜饭的父亲还在不断叮嘱:“三十晚上的火,多添点!”火光盖压了屋顶暗弱的白炽灯光,舔舐着烤火的我们兄弟几个稚嫩而兴奋的脸,又将扑腾在我们胸间的年味撩拨而出,充溢了这座乡村里的土砖瓦房。
   老家冷水江的年其实是从三十早上开始的。照祖辈传下来的老规矩,天不亮全家老少都要起床,祭祖,敬神,点香烧纸,燃放鞭炮,吃夜色朦胧里的早饭。祭祀的菜肴也是祖辈定下来的三样,鸡、鱼、肉,前二者是整的,肉则切成长条块,只能是腊月里杀的年猪肉,再富有的人家,狗肉、牛肉或者别的均不能上桌。童年的记忆里,这是过年才有的珍馐,平日里荤腥都难得一见。这也是我们兄弟几个急切盼望过年的缘故之一。
   年里掌勺的是父亲。他常年在外地工作,又熟悉老辈的规矩,主动揽过了平日里母亲的活。他要早我们一个钟头起床,厨房里忙活一阵,准备好了饭菜,将祭祀用的鸡、鱼、肉温热,再将我们从被窝里唤醒,柔声说“过年了,敬老爷了”。老爷指的是祖先与神灵。我们常要在他的再三催唤下,才能从香甜的睡梦里艰难醒来,终于听清“敬老爷”,一种莫名的敬畏与神圣猝然而生,忙翻身而起,进入床下年的另一种激动里。
   一家老少在堂屋里恭谨祭祀、作揖完毕,又在香烛和爆竹漫溢的氤氲里,将祭品、碗筷小心端回火塘所在的厦屋,团团围坐四方饭桌烤火。父亲溢满笑容,端上做好的饭菜,开始了年三十里最隆重的“年早饭”。菜肴也是祖先们享用过的三样,硕大的土瓷钵装满。只不过鸡被切成小块,伴着木耳或者红枣炖熟了;鱼也剁成块状,和萝卜一起煮,成了老家乡间有名的“鱼萝卜”;肉是连肥带瘦大块切就,稍稍放点姜蒜点缀而已,一口咬不下,只有一嘴的油立马喷出,将年渲染得油光四射,有滋有味。父亲给我们都倒上母亲酿造的甜酒,又一一给我们布菜。两个鸡腿一般给小弟和小妹,我和大弟分别得到了鸡翅,一样啃得津津有味。多半时候,父亲要先端上酒碗,说上一段祝福的吉祥话,全家才开始喝酒、动筷。这时的忌讳和规矩也最多,譬如父亲再给我们添酒,谁的酒够了,不能说“不要了”,要说“洞庭湖,吃不完”。至于“高兴死了”一类带“死”字的话,绝对不许出口。席间,父亲还会讲一些有关过年的往事,他小时候的年里只有一碗肉,外加一样清煮萝卜,是他每年要说的保留节目。这是儿时的我们唯一忘记了点爆竹、数压岁钱或者穿新衣服的时刻,温馨、兴奋而略带神秘感。
   与年早饭相比,老家的年夜饭要简淡得多。先是无需有些繁琐的祭祀;再是桌上的菜肴除了鸡、鱼、肉,还可有白菜、豆腐、鸡杂等上场;三是父亲也不会有较隆重的仪式。我们也不再拘谨,可以随意快慢吃喝,吃完能到堂屋或者屋外地坪上燃放一会儿爆竹,或者就在火塘边烤糍粑。不过,年夜饭前后,父亲会给压岁钱,钱不多,都是些角票甚或分票,却让我们年里的心像林间欢畅的鸟儿一般再次飞腾起来。
   父亲平素脾气粗暴,年里却格外柔和。一年的大年夜里,大弟嫌压岁钱少,火塘边哭闹不止。换在平时,父亲早给他头上狠敲了几下“栗皂”。这时却慨然掏出一张两元车工纸币,对薪水仅有十八元一月的父亲而言属破天荒了。大弟接过纸币,眉展眼笑伸手烤火,不想未留神,纸币忽然滑落通红的火塘,瞬间燃成了一束火焰。父亲听到我们的惊叫急忙过来抢时,已是灰烬重燃,又闪出最后一丝火花,悄然而灭。大弟惶恐间,父亲连声安慰,说着“发财,发财”。大弟免于责打,忙到一旁的春凳上,跟我们玩起了扑克牌,再不提压岁钱的事了。
   多年后的此刻,家家腊肉飘香,大年又近了。扑鼻而来的年味里,老家的火塘还在,年三十的早夜饭习俗如故,只是我们早已成人,鬓角甚而惊现白发,父母亲也都垂然老了。

共 15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年有不同的含义,团聚和欢乐是不变的主题。这篇散文中,作者回顾小时候过年的情景,从年三十早上的祭祀再到年夜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共迎新年。火塘预示着红红火火的新年,又包含着温暖与爱。年里有父母的期望,有孩子们的欢乐,有至今难忘的年夜饭,有收到压岁钱的喜悦。作者以深情的语言,抒情的笔墨,为读者展现出生动的年的图景,勾画出和谐的亲情画卷。既有特定的地域风俗,又有相似的感同身受。佳作,推荐赏读!【编辑:一朵回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305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朵回忆        2018-03-04 10:16:53
  张老师的这篇散文,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时候父母、亲人给的压岁钱不多,都是崭新的各种面值,我们收到压岁钱之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现在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那时候,但是却少了过年的那种喜悦,更多的年味在回忆里。
   感谢张老师对时光之城的支持,祝张老师写作愉快,生活幸福!
时光是一朵清澈的回忆
2 楼        文友:薛志成        2018-03-04 15:29:52
  至情至深的怀旧也使我想起儿时老家过年的情景。老家的年简单,心里却装满憧憬,对神,对老人,对孩子,甚至家畜,都是沉甸甸的祈福。老家的年,餐桌上并不丰足,却充实,并也快乐着。
   感谢张老师赐稿时光城,写文愉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
3 楼        文友:张雪        2018-03-05 14:55:59
  写出儿时过年回忆,亲切自然流露,很喜欢品味
4 楼        文友:阳光下的红叶        2018-03-05 21:58:53
  简短的文字,却蕴含着沉甸甸的意味,没有刻意的煽情与渲染,仿佛只在火塘边围坐着,烤烤火,再仿佛漫不经心的娓娓道来一般,可是,通篇读来,却真真的叫我湿了眼眶。
   文中的这两个细节,是最为让我动心的两处:
   1、过年的早上,“父亲将我们从被窝里唤醒,柔声说……”这里的“柔声说”;
   2、父亲给哭闹的大弟两元钱压岁钱,却被火塘燃成了一束火焰,这里的父亲柔声安慰大弟。
   于是,我就知道,我们经常怀念的年味,其实不仅仅是春节的味道,更是亲情的味道。
   非常好看的一篇散文,感谢雄文老师分享这样的美文在时光城。
   期望以后在时光城里能够拜读到您更多的精彩作品。
   问候您春安。
半边明媚。半边忧伤。
5 楼        文友:红袖留香        2018-03-05 22:58:36
  说起过年,心里便总是十分感慨,每次都忍不住想起曾经的年,那时候跟现在,味道截然不同,心情也不同。
有个性的人不需要签名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