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四季的故事】花店老板,你辛苦了(散文) ——致敬花店从业者
据说开花店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从前的我也是,但你现在问我,我会对着你,深深地笑。
——题记
狗年的元宵节,人们还在尽情地享受年味。毕竟今霄若过,只待明年了。走亲戚,仍是元宵节的主题。这天,雨下个不停,虽说还是正月间,只是初春季节,这雨却丝毫没有春雨的绵绵,倒见夏日的滂沱。
我和老公拖着一车新进的绿植,缓缓前行,雨点毫无顾忌地泼洒在车窗上。雨刷划过玻璃尚未清晰,雨又泼来。我自言自语的说着:“哪有正月间下这么大的雨哟?”这次若我们不是赶着进这趟货,现在正和长辈及兄弟姐妹们在姨妈家热闹的过着元宵节呢,多么安逸哟!
我望向窗外,隔着雨帘,大街上车来车往,除了一些大型超市还在营业,门市上营业的却没很多。一年忙到头,谁不想抓住元宵节这个年尾巴,把年尽情地过完呢。
老公的肚子“咕咕”叫了一声。我扭过头望着他:“饿了?回家有剩菜剩饭,将就着吃一顿吧。”老公说:“你说你干这个花店,看起来是个美丽的事业,实际上多累人。赚一点辛苦钱,干脆别做了,跟我去卖保险。”我“哼”一声,不理他,回想这些年开花店,个中辛苦,真是感慨不已。
中国人逢节必过,我们开花店的却从不曾好好过个节日。情人节,我们忙着把一束束美丽的花送给顾客的爱人,伴侣,恋人,不曾顾及到自己的伴侣,恋人,相反还要他们陪着我们一起忙碌。我们没有过节的甜蜜,只有辛苦与劳累相随。“三八妇女节”,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朋友们三三两两邀约户外踏青赏花,而我们只能通过朋友圈感受着春暖花开的美景,感受春天繁花盛开的灿烂。隔着手机屏,轻抚春天的脸庞,嗅着诱人的花香。
母亲节给母亲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母亲在电话那头催我放下电话:“忙你的吧!”看着顾客手捧花束走出店里,我总会投去欣赏羡慕的眼光,收到花的这位母亲一定是高兴不已,尽管她嘴里仍会说“买啥花呀?浪费钱。”可心里一定是高兴与欣慰的。没有哪个女人不爱花的,正如所有的女孩儿都有一个开花店的梦一样。
有一年的教师节,一家长买了一束鲜花,离开时他说:“你们开花店的,是不是希望每天都是节日啊?”我快速回答:“不,我希望有一天有人给我们开花店的过节。”
同行方知同行苦,有一次一位开饭店的顾客订了一束花,很晚了才急匆匆的来拿。他抱歉地说:“耽搁你啦!我们做服务行业的,都是把别人伺候好了,舒服了,才轮到我们自己。”我说:“是啊,我们一样把美丽送给别人,真实的,烂掉的留给自己欣赏。”
去年国庆节后,我跟我的鲜花供应商打电话要发点货。他的声音透出满满的疲惫,他告诉我他们两口子昨晚忙了一个通宵,扎了十几个花车,连夜赶了三个酒店的婚礼现场插花布置,全身哪儿都疼。我笑他赚大发了,他说手里还库存的一些高价玫瑰,这花价掉下来,他也只能低价卖了。行内人都知道:花市如股市,这话真不是虚的。我曾经一天进过两次货,玫瑰一扎就相差五块,涨你价没商量。
有很多顾客看到花店里那一盆盆生机盎然的绿植,总是会询问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只看到这些蓬勃生长的植物,哪里会知道每天我们把这一盆盆很重的绿植,轮流着搬出店外,施肥浇水剪枝等等,让它们享受阳光的沐浴。现如今,城市对街道的管理越来越严,哪个开花店的,没有和城管们“斗智斗勇”?不是我们不听话,是因为这些绿植真的需要阳光,需要在店外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很规矩的,只在店门外摆上几盆,如此而已。我们没有,也不想破坏街道的美景,反而,想给大街增添一道风景,让路过的人们看一看绿意,看一朵花开的欣喜,路过街边的花店,能停一停匆忙的步伐,让心静一静。我们谨遵对商户出店经营的管理规定,不超出出店经营管理的范围,我们也希望能对我们花店这样的行业有合理合情的管理规定。我曾看到其它城市的一位花店老板在转让花店的时候附加一句,可出店经营,让我好一番感慨。
都说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这话对男人也是,开花店的,有很多是夫妻档。伸出手来,谁没有几个老茧?谁的手是光滑细腻的?这一双手,见证了我们的辛苦与劳累。玫瑰确实惹人喜爱,可每次在剔刺的时候,我的手总会被刺扎到。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我说玫瑰本来有刺,刺打的多了,被扎了也无所谓了,因为我们习惯了。
一位苗圃老板在送走进货的客户后,和我们闲聊了几句,他边掸衣服上的泥巴边说:“人们想到花,总是会和优雅,美丽这些词联系起来。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干的是怎样的活?真的连农民都不如!”我明白这话绝没有鄙视农民的意思,他是把花店人的辛苦与农民的辛苦相比较,可能谁都会认为农民是最辛苦勤劳的,而现在,我想说的是我们开花店的,一样的勤劳,辛苦,只是我们把美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那些枯萎的花的背后都隐藏着我们沉重的孤独的叹息。很多的时候,我们亲眼目睹,陪伴一朵花从花蕾到盛开,绽放它们极致的美丽,而后凋谢,枯萎,演绎一个生命从繁华到落寞的过程。最美的时光,它没有遇到爱它的人,那么我们花店的老板们就成了最爱它们的人,最终买单的人。
我家先生只要看到我扔掉那一把把花就会埋怨我:“让你少进点,又亏了吧?本钱都没有。”我仍是一惯地不理他,鲜花又不是其它的商品,保鲜期很短,要不怎么总是有人说买鲜花干嘛?只能看不能吃,还看不了几天就枯萎了,这钱用得最不划算。我从不与他们理论,争执,因为和一个不喜欢鲜花的人说话真的很费力。
节日是花店赚钱的时候,鲜花进少了怕不够卖,到手的生意跑了,心里总不是滋味,进多了又怕卖不了,况且节日期间花价又贵,砸在手里一算账,卖出去的花钱,除去库存在手里的鲜花,尽赚吆喝了,谁解其中味?
我只是一个小花店,请不起工人,生意繁忙的时候只能给自己说说好话:“辛苦了,老板。”那些请工人的老板们,工人的工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初我转行开花店,就是因为之前的工作总是要请工人,头疼啦,才考虑转行,深知请工人的苦。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顾客的不理解与不尊重,对我们工作的否定与瞧不起。曾经有一次,我给一位年轻的女顾客包一束菊花,黄菊配了绿格子的包装纸。刚上了包装纸,女顾客伸手就撕乱了包装纸,嘴里不耐烦地说:“丑死了,你会不会欣赏?”我气怔了,站起来冷静地望着她:“你来”!她毫不客气地坐到工作台边,选出一张天蓝色的瓦楞纸自己包起来。还说什么包花,又不是多难的事儿。结果她折腾了好一会儿,也没满意自己的作品,最后仍是我这个不会欣赏的花店老板勉强包了一束她很不满意的作品,走了。后来我想:如若这位顾客是因为想起过世的亲人心里难过,可以理解,如果她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礼貌的人,我更不必与她计较,我不会把我的自尊拿来与她的无礼权衡。
所有生意人都在说生意难做,进货成本高,房租年年涨,利润越来越薄,有时就是一个搬运工,从苗圃里鲜花供应商那里拿回货转手让顾客搬回去,我们的人工白做了,顾客还不能理解,说什么网购便宜多了。是的,网络上的鲜花平台对实体店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可我们这些鲜花实体店仍在艰难的生存着,很多花店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在新的形势逼迫下,要想生存,只有不断扩宽思路,摒弃陈旧的经营观念,边摸索边前行。
因为爱花,所以选择了开花店,我也很羡慕那些小说里写的:在鲜花盛开的透明玻璃花房里,姑娘穿着漂亮的长裙优雅的插着花,累了,品一杯香茗,在花丛里坐着,无语也温暖。这样的画面谁不喜欢?可实际上那些看似娇娇柔柔的花店小女子,个个是女汉子,不信你看她们把那么重的一盆盆绿植搬起来就知道了。鲜花的美丽与绿植的葱茏是靠她们勤劳的双手换来的。
淡淡素笺写不尽对花儿的喜爱,浓浓墨韵诉不完对这份事业的追求。我们,仍在为了你我的幸福,在这条鲜花铺就的荆棘路上奔跑着。
雨,终于小了。我们也到了店里,我收回思绪,趁雨小快速和老公把货下完。我很想对自己说:老板,你辛苦了!我更想对同行说:花店老板,你们辛苦啦!
这篇文章,有感而发,是在忙中偷闲写下的,缘于对文字的热爱,也缘于对花儿的喜爱。谨以此篇,致敬我们亲爱的花店从业者!
感谢发文分享,期待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