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赋得荷香秋色(散文外一篇)

编辑推荐 【流年】赋得荷香秋色(散文外一篇)


作者:茶香红狐 白丁,5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26发表时间:2018-03-07 14:48:56

【流年】赋得荷香秋色(散文外一篇) 穿过深深浅浅的朱砂色,我触摸到一张枯黄的荷叶,却感受不到叶的干涩,疑似水在指尖滑行,它吸饱了水,静静地挺立着将逝未逝的气息,卷曲的枯叶徐徐伸展,只见青绿一层层晕染成夏季,在雨润般的空间渲染一脉生命,秋是盛夏之后落下的幕,繁华的寂静。三二只莲蓬饱满得有些过火,如情欲的种子散出秋后莲香,缤纷唇齿之间。
   花中之王乃牡丹,而荷花则是花中仙子,仙即有着空灵之气,有着生命之魂魄。“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宋·白玉蟾《荷花》诗句像生了脚,蜻蜓点水般在风中越过花与叶,在池塘的水中摇曳。一阵墨香吹拂,似荷香带出一柄青绿的莲枝牵我入了水墨世界。
   南粤的初冬亦如秋,走在羊城晚报文化产业园,“井”形巷陌,绿树、青竹、花草掩映着一排排艺术风格的建筑物,工业文化气息与浓郁的文艺情调杂柔,恍忽中像走进北京798。清晨的光照似影如水,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碧洗蓝天,一下子想起一串词牌名《天净沙》《青玉案》《蝶恋花》《六州歌头》,再就是《醉花阴》,不用词句仅一个个牌名就串起了一幅诗意图像。在艺术研究院,眼前舒展开《荷色雅艳》的画面,这是广州公安画家冯功乐关于荷的主题画展。他以向后印象派致敬,向徐青藤、吴昌硕、齐白石致敬系列的三十多幅新作一一展现。
   一蓬蓬生命正舒展着柔韧的身躯,舞动着青绿、藤黄、硃砂、生褚,在深秋的田野、河塘、湖水孕育下一轮的生命。画中一枝、一叶像多情的春潇洒地泼染着嫩绿、青蓝、粉紫、媚红、鹅黄;画的奇特之处是所有莲蓬都是向下低垂,根部却散开着缤纷的花蕊,有人说像坠落的烟火,其实是“俯首甘为儒子牛”;是生命徇烂后的沉寂;是隐忍的美,沉而不糜,厚实而饱满、完美含蓄,画面充满着节奏、动感。
   面对空旷的展厅,四壁摇曳多姿,风、雨、烟、霞在深秋的天空下沉吟与呐喊,酣睡与奔跑,悲怆与快慰,画面深远,犹如秋天的森林,一块紫色调成为画的中心背景,是冷调子的高贵。此刻,我耳里响彻云霄的是无声的《命运》交响,是眼睛底色下映衬的生命高度。冯功乐把生命放在了视觉的高度,通过荷向人们表达一种生命的辉煌、永恒与灿烂。冯功乐强调的是主流价值观的反映和时代审美需求的结合。他以荷展现了一个人从婴儿、青少年、壮年到老年完整的生命过程。仅一幅《秋天的荷塘》就诠释了人类的生命状态,薄如白云的一卷宣纸,线条飞动如彩练当空,泼彩晕染中星星点点,从蜇伏到新生,以荷花题材为切入,从观念、视觉、以及材料和技术上进行跨界融合。其材料除了水墨更多地运用了丰富的水彩,笔意铿锵地表达着一群向死而生的生命,充分展示着此在、曾在、将在的生命运行过程。
   自古以来荷的每寸肌肤每根汗毛每滴汗珠其根、叶、托、菡萏、芙蕖,均被文人画家们在上面摸爬滚打,涂抹得片甲不留,直至今日亦不放过对荷的无穷无尽的追索。我想,是因为荷比之其它花草有着审美意象的诗性记忆,还有着欲壑难填的思想神游与对人化的艺象表现。画荷,谈荷,写荷可以把文人雅士的痞性来一个颠覆,让文化品格进行一场水泽生命的修缮。这水中之花散落的灵性和仙气,给我们的联想思维带来更多生命的张力,比如莫奈的《睡莲》、凡高的《向日葵》、张大千的《金荷》、潘天寿的《清气》、朱自清的《荷塘夜色》,这些是艺术家们借此对生命的反省与内观的修行,我们身处混沌的世俗世界,“出于污泥而不染”首要就是心的净化,佛性的清净空,找到心灵的力量。《诗经》里讲的“以写我心”,以抒发情怀,是自我情绪的外化,这是一种生命的主体意识借助外力向内开放的表现方式。周敦颐的《爱莲说》称莲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支的君子形象。其称“一品清廉”,“莲”通“廉”,荷花寓意公正廉洁,是对清官的赞扬;“本固枝荣”,荷花枝繁叶茂,用荷花丛生比喻根基牢固,兴旺发达,世代绵延,家道昌盛。
   如此,公安画家把荷的精神引入自我的世界,不正是人生价值的主体意识表达吗?公安民警长年与罪恶打交道,在刀光剑影下完成着生命的一个个旅程,正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职业精神寓意。缉毒民警长年与毒品与毒犯周旋,必须有水清不朽的魂魄;刑警与各类形形色色的杀人犯、诈骗犯、抢劫犯等交手,必须有守职而不废,威武而不屈所志,富难淫其心的韬略;治安民警在百姓期待的目光中,必须有双肩担道义的肝胆柔情……画家把荷写在了灵魂上,用绘画技法寻找自我意识,寻找人性的复苏,借用向人性追索的绘画精神来表达生命的开放状态,这正一个画家即具生命力的种子。于此,寻找如何让种子发展壮大的心路,而我似乎在这一幅幅《荷色雅艳》中,找到警察职业精神寄语,警察灵魂的心路之旅。
  
   细雨越秀
   雨稀稀疏疏开始下了,“喀嚓”清脆的快门声音似惊醒的蝉鸣,匆忙中,我拍下了一张雨雾轻漫下的湖,接着二张三张,呵呵,可发一组微信分享。细雨在南粤灼热的天气中甚是高贵,能从挤压的公交车中下来感受5分钟,赏心乐事。
   昨天,为听蝉鸣回到旧居黄石小区。阳台外是浓郁的大叶榕、芒果、紫荆、桂花树,还有茂盛到遮天避日不知名的大树,它们是蝉的家园,也是我住过的家园。那几年吵醒我的是蝉。身居闹市,被蝉鸣如海潮轰轰烈烈地吵醒是何等的享受啊。可现在靠闹钟,6点多醒来静心侧耳,却没听到一声蝉鸣,怅然若失、疑虑重重,趴到阳台张望,那些不知名的大树不知何时被砍掉了茂盛的头颅,四肢光秃秃,像一排狼狈的秃鹫折断丰翼的翅膀。我心落寞。那树那蝉那蛙那唯一的净土,城中的百草园正在离我远去。
   小北花圈站。下了三十六路公交车,直行两分钟,忽见右手边青色的围墙内有湖,水面升起白雾。这么凉爽舒服的早晨,何不进去看看,抬腕看表,七十五十分,算了下时间,回到单位十分钟,早餐二十分钟,我还可以享受这大自然恩赐五分钟。于是,溜进越秀公园的门。逆光,巨大的圆形拱门,内暗黑如剪影。拱形门深处正对便是那湖,透过画框似的门,将湖裁剪成门状。椭长的半径圆,与门形成一明一暗,一亮绿一灰黑,湖的四周有浓密的树绿色深深浅浅,如美男的一圈络腮胡蓬蓬勃勃。抢占视线的是细尖钢质的电视塔与一棵长得像千层佛塔样墨绿的树,立于湖岸。它们倒影于湖水,一中一右,一高一低,水轻软淡绿,倒影之幕波纹轻微,形态模糊却秀着水的柔软。湖水中部色调高亮反光,灰绿色渐次洇染,一切的坚硬,一切的凝固都在水中融化,然后漾着、流着、揉搓着,组成现象流里闪耀的波,于经验中流动自然的体验。居湖中高的是傲气的电视塔,低矮的是内敛的“佛塔树”。树是真实的,是一个丰盈的体积,它经历着风雨飘摇的岁月,经历着神性般的生长期,以低调的色泽支撑枝繁叶茂,体验着秘密的心灵,如禅修。
   青绿的湖水如温情脉脉的情人,敞开着温润的胸怀,他是在等谁?是那个撑油纸伞的旗袍女子么?
   听到西关女子的木屐正踩着雨后石板路,“踢嗒—踢嗒”由远而近由近而远,越过古老的明城墙,恍若听到一阵马蹄在击打寂寞的早晨。
   又传来一声蝉鸣,是晴空。

共 28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秋天的美,是万物凋零,繁华落尽,一片落寂的凄美。枝叶由绿变黄、变枯,一如人由生到死的过程。荷花由春天的萌发,到夏天的绚烂,再到秋天的枯萎,多么像人的一生。人年少时,生机勃发,像娇艳雨滴的鲜花;人中年时,年富力强,像绚烂多姿的花朵;人到了老年,枝叶枯萎,花朵凋零,一片黄昏夕阳的晚景。可是,如果没有花朵的凋零,没有枝叶的枯萎,哪有新生命的诞生?所以,新生、绽放、凋零,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人类无法阻挡的。蝉鸣,是夏日的象征。每到艳阳高照,酷热难忍的午后,窗外一片寂静时,唯有蝉在树上一声接一声地嘶鸣。而现在,许多树木被砍,生态遭到破坏,已很难听到蝉的嘶鸣了。两篇短文,意蕴丰厚,主题丰满,描写细腻,语言及其优美,让人赏心悦目。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03-07 14:50:32
  欣赏美文,感谢作者的分享!
   感谢投稿流年,祝福春日安康!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吴桐        2018-03-07 21:29:33
  在这大雪纷飞的季节里读到这样的文章真是好美呀,有无可奈何却又顺应天意,问好作者,祝您笔丰。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