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一 身 尘 土——马毅军先生的灵性(散文)

编辑推荐 【西风】一 身 尘 土——马毅军先生的灵性(散文)


作者:春风新韵 白丁,4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95发表时间:2018-03-13 21:30:36

【西风】一 身 尘 土——马毅军先生的灵性(散文)
   当时中国教育在某些偏僻地区条件落后,教学人员也欠缺。马毅军除了代语文课,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美育。他在一次高中班会上讲,体育、美术、音乐也要同步进行。我们要走进大自然,要观察许许多多的生命情调,万物都利于人类,妙在自然中,我们去真实地感悟,不能漠视感觉的存在,自然界一物一景都潜系着灵气。他一边试唱,一边打着节拍,能够发音的动物从心灵里发出的音律是动感,动物们用情吐出自己的感音,把意向传递给同类,或者异类,所以音乐传动着音、形、意、情最真的动态,真善美是行为的反应,根本上发起与心灵,音乐不可视作泛泛的行为,他根植于德,基于美学,之所以音乐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产生于很高的悟性,感染力是特别强大,因此上经典作品的传唱既陶冶了人类的情操,也净化了人的心灵。他的演讲增添了教室里的音乐气氛。例如,若身在海外,一曲《我的祖国》让人肃然会产生一种高度的爱。它的节奏、旋律、情与色调里渗透深远的美。所以行家唱起来十分优美。一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这种旋律明朗,格调亲切,使人听后马上会产生一种美好的希望,向往一种阳光明媚的生活。《社会主义好》就不同了。它节奏明快,生活气息浓郁,表达了一种火红岁月的情感,1234567是数理变化,其内含着茫茫的宇宙数系,所以我们生活在乐理中,才生活得富有节制,很有节奏,生活依着规律,人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总之,数系的乐理演绎变化无穷。凡爱好的同学,将来要下大功夫,必受专业教育。关于这些学科,马毅军每天在课堂上讲,课后常在他的宿舍,或操场的树荫下给学生们讲。有时进行一些示范性的演示。他常常排练节目,手风琴自然投入到歌曲意境中。特别是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像一位演奏家在上,他唱起来虽说远不像俄语的原唱,弗拉基米尔特罗申,也不如汉语歌唱家杨洪基,但也相当投入。
   马毅军也对学生们讲体育不是玩耍,游戏,如果这样理解就肤浅幼稚,体育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我们只有强壮的身体才拥有一切。1976年8月的一天,体育课间同学们打球、跳高……各从其爱好,有几个同学问马毅军象形拳术如何把握,他想了想说:我不是专业代体育课的,也不懂武术,随便说说。螳螂拳动作敏捷善于变化,他的特点具备了快、准、狠的功力。其动作多为小巧玲珑。鹰拳却是猛、稳、准的功力,要做到势无虚发,鹰拳的运动为舒展大方,所以这两种拳展示出不同的风格。蛇拳以柔为主攻,以守为攻,以静制动是蛇拳的特点。之后他把几个住校同学在星期天带进山上树林空地里常演示拳术,器械套路。后来不少同学在音乐、体育事业上取得了成就,有些为专职老师,有些已为歌手,武术队员,其中他带过文科的学生,从事文学,新闻编辑的较多,今天,他的学生们都年过五十,事业把他们分开,送进了北京,河南、武汉等地,已安家落户,有些旅居海外。
   在当教师的时期,马毅军的小说、散文、诗歌从校园里飞落到报刊上。事业的路漫长而艰辛,犹如骆驼漫度戈壁,似黄牛山地里劳苦耕作,人类生命的续存是黄牛度过的岁月。历史就是这样走来的,史实给我们留下了一条血的真理。人类的事业光芒四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应该想到是血化作气已渐渐的散飞。
   子午岭的秋天红叶如染,葱郁的林景也在滋生着崭新的青光。白色的山花像妙龄少女,着一身鲜白的服装,一派高洁。有些身着天蓝色的裙子,显露出恬静的神态,紫红缃黄,争相打扮着秋色,明净的蓝天上缠绵着白色的云朵。
   马毅军坐在学校门前,失去往昔的惬心,心如阴天的雾。时光不觉已八个春秋,虽然这里地处偏远,山亲水亲人已如乡亲。子午岭的秀色可恋可羡,与师生相伴已如一家人的生活,日子刚过得舒畅,却要调走。人生如果没有情字,这一走百了。他眼睛随着飞鸟由近到远,直到看不见影子。它们也许栖落了,鸟儿都不舍自己的老窝,燕子去了来年春上又回到它的原窝。羊儿从山上回来不进别人的家,是那么欢快的走进自己的家园。大雁失落群体只要有一丝气力都要归到队里,人类仍然缺少纯真。人给人在这个世界上设置了许许多多的情不甘愿。1978年他从学校调到劳改农场科室。1984年调离子午岭。他别情难止,将当时的心情给我详叙了几次,我记下来,又将他的一篇感语稍作了一点文字调整,为带韵的散文,命名为《别子午岭》
   素洁的裙装飘动着素洁的风情
   碧色的裙衣拂扬着碧色的风姿
   故乡热土是一句心里的话
   我那悒悒的心思随风飘动
   飞落在秋枝上是一片秋山红叶
   挂在冬天的树梢上寻望着春天的情景
   那山泉的清水曾是我吸允的乳汁
   那弯弯山路缠绕在心中
   我亲手栽植的小树已成为片片绿荫
   我亲手打扮的花朵绽放着新容
   我的青春被时光忽儿带走
   相伴的岁月还是那么年轻
   烂漫的山花默默点头作别
   风儿曲鸟儿合在为我送行
   最难收取的是漂流在田野里的心境
   最难说的话几时能回到清波荡漾的子午岭
   我调整完后,又让马老师审阅,他看完后说,这就叫做情投意合。你就是我的代言知己。
  
   四、在煤矿上
   山高沟深,山沟没有草木,田地多在山洼里。有的像一叶扇面,有的像镰刀的头形,有的像一把铲斜摆着,种地靠人背驴驮。这是80年代的合阳县偏僻农村。上级要建的煤矿就在一条沟里,矿区远离村庄,远离城镇,他到这儿人生地生,也许自己命运像树叶,时是绿的,时是红的,一时被风吹起飘来飘去,新的工作总使他放出的心漫无边际。真是刚扎下根不久的树却要被人移取。
   马毅军的工作学习生活在紊乱中,山里的安静确实是好,但机车的声音给山沟增添了生活气息。他一忙完工作,也就自找烦苦,笔随着心动,千里之行,眼前山清水秀。万里之后,一花一个世界。他若迈上了天都峰上,像被海水溶没,千山万水,风雨潇潇,桦柏榕柳,布谷催春,大雁南归……都在他笔下生活得恬静自然,笔的流向从信封里传来,作品发表了,他若无其事,继而用笔在崎岖的山路上开掘着台阶。
   在此刚适应了,一纸调令又寄来。
  
   五、从渭南到西安
   渭河经许多山沟的长途跋涉,走出了峡谷,流进了秦川,仿佛松了口气。它缓缓的流淌,把这片平整的土地分为南北两片,渭南由此而名。目向四野,万里无垠。春天你若畅游在茫茫的草原上,天蓝地绿,使人心旷神怡,夏天也是清波滚滚。若走在路上,像观赏着大海,树荫环抱着红砖瓦房,百户一村,千口一舍,田间的小路,车马行走的大道,横穿竖往,连接着远村近舍,连接着秦川域外的世界。他坐在车上边走边望,思绪随车飞驰。
   马毅军调进新的单位,主管的是财务工作,他上任不久,发现财务混乱,清理财务时索要外面欠款,他常自费出行,内部人员欠款,他逢时把名字列在榜上,贴在墙上。常听到有人三两个坐在一块窃窃私语:“这个人错的钱多。”“想做包青天吗!”“又没欠他私人钱么!” “这人想做公安部长!”……难听的话与好听的话他都没放在心上。
   月光催他放下手中的笔,屋里一片月夜的宁静,该睡的时候了,一片文章给自己有交代了。他头一落枕,感觉心情有些安静,无论别人怎么说,我应对自己负责,应为国家和老百姓负责。他一翻身月亮明净,自己心中没鬼,不怕门外有邪。身为公安人员做人做事起点要高,道德与法理要常放在心上。审视自己不能放松,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应表现出不同的优点。经他一个时期整顿,财务混乱逐日有了好转,账务收支明细有事实依据,陕西二监财务渐渐规范化了。
   他一手抓财务工作,一手培训财务管理人员,经常到辖属各监狱进行财务检查,有人知道他秉公办事,铁面无情,在财务问题上是小心慎重的。同时,他的新闻稿件常见于陕西省,和国家级报刊上,他的经济论文也在省内外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获得多项表彰奖励。在这个时期,马毅军写出大量的散文、小说、诗歌陆续发表。《芸嫂》受到读者的好评,公安题材的《风雪之夜》也受到各界读者的喜爱,《遥远的吻》也是一片脍炙人口的诗作,特别在一些女性读者中引起强大的反响,他没有为自己作品所动,他工作之余的时间与笔同行。
   时光没有作为他前进路上的时钟,志趣牵动着忘我的追求,付出的是血本。人为什么要活,他不希望被世俗的时分算计着生活,他总是盘点着自己往前行走。退居二线后他任《改革内参》西北站编辑部主任,《名牌时报》 《中国技术市场报》陕西站编辑。《各界导报》 《陕西新闻网》 《西部文学》副主编等职。编辑与写作是艰苦的劳作,退休以后,老伴与子女见他四十年来一拿起笔没完没了,都劝他安度晚年。老伴儿多次到办公室要求他再不能没有夜晚的写作,奔波。他却当作耳边风。
  
   六、一生的忠守
   窗外远处的灯光装点着古城夜色,健康的人们各有其忙。他转过头,室内白色的墙壁,白色的被套在灯光下有些刺眼,他看了一眼她,似睡非睡,他将她伸在外面的左臂小心翼翼的放进被里。她慢慢睁开了眼。“你睡一会吧!”她声音轻语。他点了点头,坐在床边没有一丝睡感。也许熬惯了夜吧,手机上的表一点多了,他看了液体正常滴着,他唯恐碰撞了她。他坐在凳子上斜身垫在床边。
   他看见一只纯白色的蝴蝶飘来落在他眼前稍远的花上,微风一吹,一位妙龄姑娘站在花间,她个子中等,微有点偏高。步态轻盈如雪花飘落。白底天蓝色花布衫穿在身上,与草绿色的布裤相衬,是十分合体,宛若绿叶伴扶着鲜花。她轻步走出花间,由远而近,一头黑发根根分明而干净,两只粗黑的辫子在身后随步甩动,好像春心萌动的节拍。白塑料底黑偏带布鞋穿在脚上,走起路干练利落。鲜嫩的脸皮儿微浮些黄色,她像他这边走来。唇微微翘出,睫毛稠密青鲜,瞳仁满盈着灿灿青光。体态丰盈而轻巧,两个乳峰像一对鸳鸯在山色倒映的水中柔动。一位少女的青春柔媚落在丰盈的胸部上,它是不会轻易开放的两朵花蕾,那魅力时时藏着含苞待放的风韵,珍藏着令人难以捉捕的风姿,近似雾里赏花。那隆起的胸房是女性的花蕊,性的柔媚在含蓄的散发。你看灵敏的蜂儿总栖落在花蕊上采撷,捉捕着花儿最甜最香的部分。 因此女性最洁最美,最甜最香的部分是不能轻易获取的。因为它是女性最庄严而最幽静的性位。只有灵与灵间的合意,才达心心相印。如果说女性是随意想摘的果子那必会引起物理上的反应,倘若没有成熟的条件,将会产生情不做美的火花,它会毁灭你。
   那姑娘走近了,一步一步显露出女性特有的魅力。她在他眼里陌生,也是熟悉的,友谊的打扮是少有的,人生共同的立足点好像站在同一个位置上。大鹏展翅天空上是路,她就这样和他走到一起,同志一程过度为知心。那华丽的语言没有派上用场,豪言壮语没有成为山径的台阶。雪莲遇到知音,同步找到自己的所用。他熟悉了她……。
   忽然,一阵响声传来,他头猛然抬起来,护士站在床前。他仔细地看了一会妻子的脸色,看见液体正常在滴。他一声叹息,伸了伸腰,坐了下来。和她走在一起,是自然的途径,有月下的散步,而没有情爱的裸露。曾有海边的徜徉,却相隔如云飘雾掩。其实,只有那雾里的花容才是一副朦胧的美学动态。她的花前林径是事业的锁语,是把心灵再变得纯洁,是需要学识坚固爱情的翅膀。她一直为他守护着她那女性最可贵的蕊体,只有期待着“蜂”儿带去。
   那洞房里并不是一派庸俗的华丽,而是一片面对着明天庄重的起点。后来,他们多是两地分居的生活,她要工作,孩子的成长都落在她身上,还常忙里偷闲读书。先生想到这里语气活跃着节奏感。一朵清秀的花,瞬间成了干叶枯枝。我每逢节假日回家,她最朴实的行为是洗净我的衣服。啥活不叫我做。只需要我休息。她常如清风拂动,不断抖落我身上的尘埃。今天,那股甜蜜还在我的血液里奔流着。四十多年来疾病、家务、工作纠缠在一起,苦是什么她从来没有说过。
   他看了一眼妻子,一声长吁,唉!今天,你身上的春色虽已谢去,那情依然像鲜浓的蜜汁。你身上散发的月光,几十年来咱家里像没有黑夜。你那温馨使这个家庭时时散发着香芳。
   于是,我自拟了一篇带韵的散文,题为《永不消失的春风》。
   那一篇心语如经典歌曲在耳边回荡
   那时光灿烂如鲜花还在心中开放
   一路披星戴月的苦愁谁也不愿说出
   归入缘分却是一身轻松
   回味每一天的生活形影依然是那么年轻
   深思犹如春风春雨绘成的春境
  
   日复一日的瞬间他披着秋山红叶一派新容
   年复一年倏尔她脸上浮动着夕阳晚霞
   岁月在漫漫的路上编织了一个梦
   青春年华已被虚空带走

共 1216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通过马毅军先生求学、在山村教书、在劳改农场科室工作、在渭南监狱搞财务、退居二线作编辑、在病房照顾妻子、清明节祭祖等人生经历中几个重要片段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热爱文学夜以继日、如痴如醉,教育学生倾其所学、一丝不苟,对待财务工作铁面无私、严肃细致,照顾妻子无微不至、恩爱有加,助人为乐、爱撒四海,感恩父母、怀念兄长,功成名就、奋斗不休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文章篇幅长,却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人物刻画细腻、形象饱满。语言朴实、又情真意切,其间融进诗词,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厚重感。文章感情色彩浓厚,不时夹杂着一种作者涌动的心绪与感慨,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老先生的敬重、钦佩与赞美之情。感谢作者不吝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山野和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野和风        2018-03-13 21:37:11
  感谢老师赐稿西风,编按不妥之处望海涵!敬祝老师创作愉快!春安!
2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8-03-15 21:01:42
  非常感谢老师赐稿西风!这篇大作,以生动的文字刻画了一位令人敬重的老先生的形象,也体现了老师对老师的深厚情感。拜读了,受益匪浅。祝老师创作愉快!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