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抽不抽烟,真就不是可以随意的(随笔)
我自己是不抽烟的。
不抽烟并不影响我关注抽烟,比如下面几则关于抽烟的轶事。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烟瘾很大的毛泽东得知蒋介石很讨厌抽烟,竟然在与他会谈期间没有抽一支烟。蒋介石由此感叹:“无怪乎他(毛泽东)成为我最强的对手,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
蒋介石很讨厌抽烟,可他的夫人宋美龄女士偏偏嗜烟。蒋曾为之大发雷霆,以少见的言辞与颜色责夫人戒烟。而宋美龄也只是不再当着蒋抽,蒋不在跟前时,照抽不误。然蒋去世后,宋美龄终于下定决心,把抽了60年的烟戒掉了。
不知当年在重庆,蒋介石看到毛泽东因自己讨厌而决不抽烟受到的震撼,与读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而受到的震撼是不是一样强烈?当然更不知道若他九泉有知,当怎么体会夫人的终于戒烟。
其实,自己很讨厌抽烟却很希望对方在自己面前抽烟的,也不乏其人。比如李光耀。
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虽然新加坡总统府里有规定,冷气房里不准抽烟,虽然李光耀本人对香烟敏感,作为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特地让工作人员在最显眼的地方为邓小平摆了个烟灰缸。晚餐时,李请邓小平尽管抽烟,邓小平却指着夫人说,医生要她让他把烟戒掉,而他也正想办法少抽。于是整个晚上,邓小平没有抽烟。邓小平说正想办法少抽,就是并非彻底不抽,那么,他就是遵守总统府规定,就是尊重主人,照顾对方感受。李光耀呢?他说:“这都是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人物而准备的。”——哦,兹事体大!经此之后,李光耀又如何进一步认识这个“伟大的人物”?我们可以想象。
称得上轶事,因为出自名人;我当然不是名人,我不抽烟便也就难成轶事。可我不抽烟真有不一样的故事。
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同学中就有不少抽烟的,是那种很便宜的烟,甚至是自己家种的烟叶自制的烟。有一次去校办农场金马沟劳动回来的路上,一位霍姓同学递给我一支自己卷的烟强迫我陪他一起抽,实在捱不过他的强迫,我抽了。刚一抽就死难受,几次要扔他不让,没奈何,抽完了——好难受啊!恶果还在后面——我病了一个礼拜……再以后,看见烟,就浑身不舒服,是那种从心理到身体从里到外的极端的不舒服!所以,我至今不抽烟,真和朋友们猜测的保护身体啊、保护嗓子啊、保持形象啊……等等,统统没有关系。
我不止有自己不抽烟的故事,还有制止别人抽烟的故事,不过今天看来,涉嫌违反教育原则!
年轻的时候当班主任,发现班上有同学抽烟,那时学校是中师,中师的校规是禁止抽烟的。屡禁不止怎么办?我当时想了个愣办法,在班上通过班集体约定,在校发现一次抽烟,扣除当月国家贴补的伙食费!我还振振有词:在你家抽我不管、管不着,说身体有害你不听、身体是你的,反正规定不让抽是死的、就是不允许抽!有钱抽烟你就有钱吃饭,伙食费充公当班费大家帮你花!没记得真扣过谁的伙食费,班上学生在校抽烟是不是禁绝了也不得而知——想是没有吧?唉!唉唉!
明知危害大,就是不禁绝,世界范围内如此,这是关于烟的悖论。君不见,“吸烟有害健康”堂而皇之地印在烟盒上,烟,便也就堂而皇之地卖了。不允许中师生抽烟是因为他们年龄小,抽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都太大,我们要爱护青少年、保护青少年,他们不只是他们自己,也不只是家庭的寄托,他们还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其实就把个体当个体而论,真不好说多大年龄就可以抽烟。有谁知道前面所说毛泽东、邓小平、宋美龄,各是多大岁数开始抽烟的吗?
可以查证多大岁数抽烟的名人倒有一个:曾国藩。就是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那位曾国藩。多大岁数开始抽?十四五岁。——当然,毛泽东对曾文正之服,绝非服其少年抽烟。
曾国藩自十四五岁开始抽烟,十七岁时染上烟瘾,此后多次戒烟未果,可谓屡战屡败;然曾文正难能可贵,屡败屡战,终于到三十二岁彻底戒烟:“……因力折毁烟袋,誓永不再吃烟”,自此终生再未碰烟!并于立志戒烟当晚写下日课十二条,终其一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就如记日记一条,也是坚持到生命终点的。
曾国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个人一生的伟业,家人族人受其影响历百年而不衰,同时他也给中华民族的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遗产。我说这和他三十二岁后彻底不再抽烟不无关联,你信吗?倒过来,假定他一直抽烟又一直戒烟又一直没能戒掉,又如何?历史不能假设。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我说,抽不抽烟,真就不是可以随意的,有时,它还真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系。
当然,
不是说抽烟的人就不能修齐治平,我要那么说,岂不是罔顾事实,睁眼说瞎话,招千夫所指?!
更不是因自己不抽烟而自诩自炫,我要那么想,岂不是顾影自怜,无视门前雪,惹万人笑骂?!
还望诸君明察。
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