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柳岸】如花(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如花(小说)


作者:杜俊发 布衣,28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92发表时间:2018-03-19 19:57:27
摘要:说书人的故事里面,每一个多情的小姐身边总有一个才情横溢的情郎,比如霍小玉故事里薄情的李益,比如李娃故事里重义的郑生,比如在如花阁楼里一住就是三年的少年……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距离骇人听闻的灾害不过是一两年的光景,除了偶尔在丛林深处还能看见无人认领的尸骨,各类的酒楼茶肆又恢复了昔日的歌舞升平。江南,用她的繁荣昌盛,不留余地地粉饰着大唐的盛世和太平。“最是伤情五更夜,佳人憔悴不堪怜。来往的各位诸君,请驻足歇息,沏上一壶茶慢慢细品,容我将故事说给公子听。”江南的教坊,吸引着天南海北的商旅、官员和文人,他们或是品茗,或是赏舞,或是听听说书人讲起多情小姐负心郎的故事……
  
   一、说书人的故事
   柳镇原来的名字,已经没几个人能记得清了,只是某任好逐风雅的地方官员酷爱垂柳,春风拂过,漫山遍野杨柳依依,便如妙曼女子的腰肢窈窕蹁跹。
   我是十八年前的一个黄昏坐着渔船途经柳镇渡口的,澄红色的光芒从水天交融处汹涌而来,河水粼粼,流光溢彩,船夫撑着长篙,站在夕阳的余晖里唱着不知名的江南小调。那时,我正值青春,为了寻找故事游历四方,见惯了长安的万家灯火,洛阳的百里牡丹,却驻足于柳镇的恬静,淡然,以及清江楼的笙笛倩影。
   清江楼,是江南的繁华缩影。中秋夜的庆典,柳镇的灯光从清江楼一直亮到渡口,容貌迤逦的歌妓在月光下,用万种风情诉说大唐的盛世辉煌,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花,她扶着琵琶嫣然一笑,所有的喧闹在那一刻都安静下来,她的美,让所有的词汇都黯然失色,能想到的,只有李白的那句诗词“云想衣裳花想容……”
   我本是个无情的人,却毫无抵抗地深陷对她的倾慕,为了见她,我在清江楼下谋了说书的行当,一边说书,一边将天南海北的爱恨悲欢、离别生死写进故事里。有时候如花也会倚着栏杆听上片刻,某日,我正讲完最后一个故事,她突然叫住我:“小和尚,再把霍小玉的故事说一遍给我听吧……”
   说书人的故事里面,每一个多情的小姐身边总有一个才情横溢的情郎,比如霍小玉故事里薄情的李益,比如李娃故事里重义的郑生,比如在如花阁楼里一住就是三年的少年。那少年,我只见过一次,他一身酒气地冲上舞台,拽住如花的手就往外走,嘴里嘟囔着要和她远走的话语,结果人还没出去,反而吃了顿打,如花赶紧护住已经的孱弱的少年。“阿嚒,教坊里的生意我仅管尽心照料着,只是三郎,你们万万不能伤着于他……”说完,也不顾他人,一脸幸福地扶着哭泣的少年上了阁楼。
   霍小玉的故事说完了,如花好久都没从故事里走出来。“三郎今天走了,小和尚,你说他会和李益一样一去不返吗?”说完她又自顾无神地走了:“三郎说会回来的,我等他。”望着如花渐远的背影,我忽然意识到,如花的爱情、繁华都和她的青春与美貌相连,于是,我仿佛看见一种深远的悲哀从她孤注一掷的背影漫溯开来。
   此后的很多年,柳镇的渡口多了一个孤守盼归的女子,一开始还有人劝她:“莫守了,他怕是心灰意冷了,京城的那条江呀,也不知道跳了多少人,淹死了多少才郎佳俊。你啊,也该为自己多打算了。”春花开了又落,秋风赶着夏月,冬雪纷纷年复一年,最美的年华已经过去了,劝她的人也逐渐噤声,如花在渡口支了茶馆,一个姑娘到这个年岁,只剩下记忆伴着过活了。
   多年不遇的旱灾在江南大地上蔓延开来,我从未想过盛世如大唐也会有这般年景,饿殍枕藉,易子相食。此时,是如花守候的第十八年,已经没人能从她浮肿的脸上追忆起昔日多情的容颜了,她偶尔还是会来听我说书“小和尚,再给我说个故事吧,只是不要讲霍小玉的了。”于是我就向她讲红佛女、讲李娃,讲我说知道的所有圆满的故事,如花,带着回忆和憧憬,睡去了,她等了十八年,实在没有力气再等下去了。她青春时,如同最娇艳的花,现在,却如同秋天的枯叶,寂寞地衰老,凄美凋零。
   我把如花,埋葬在渡口的柳树下,在故事里,如花还在等待着良人。“江南轻雨何处觅,低声浅语问玉郎”,前来赈灾的官员带来了京城才子的诗句,那诗,我是记得的,如花随身的手帕上还留有下阙:“胭纱帐暖寻芳处,夜半梧桐别梦寒”,三郎,也许是永远不会回来了,我始终没有离开柳镇,对于一个说书人,寻觅故事是我的宿命,而如花的故事,我还没有写完结局……
  
   说书人的故事说完了,听众莫不是谴责少年的失信薄情。“自古夫妻共患难,几人能得同富贵,男人啊,无不是喜新厌旧的,只是可怜了霍小玉还有如花姑娘这些多情女子。”“不过也并非世间都是薄情之人,我家老爷对夫人可是真情实意,夫人多年未有身孕,老爷也都没有纳过其他妻妾。”众人听言,纷纷望向仆人旁边沉默不语的中年男子,他身着官服,应该是在就任途中路径柳镇的。“这个故事,其实还是有结局的”男子有些动容,然后说起了另一个故事。
  
   二、官员的故事
   长安的杏花开了,雨水朦胧,娇嫩的白色花瓣铆足了劲,从红褐色的禁锢中挣扎而出,团团簇簇,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青春招摇。
   这是我第七次来到长安,七年,小巷深处叫卖杏花的稚童也长成了半大个小马驹子。他把花插在书桌上,讨好式地说:“公子放心,开元八年,尹大人尚且古稀中第,公子有天也会榜上有名的。”说完又自觉失言,惺惺地走了出去。
   书桌上的杏花,散发着淡淡的芬芳。记得和妻在庙会初遇时,她的发梢上也是别着这么一簇浅浅的杏花,醉得人目光迷离。这些年我屡次落第,妻子也跟着我受气,但她每次都是那么温柔,她总是说,只要人回来,她就安心了,此刻,她也许在准备春耕了吧。
   春意渐浓的长安,客栈里总是住满着各地的文人才子,从弱冠少年到耄耋老者,莫不是才华横溢。只是更多的是如我一样年复一年“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的失意人。和我同寝的是来自江南的少年,二十来岁的模样,身体孱弱,却写得一手好诗词。每日里,他挑灯夜读,偶尔也会静坐窗前,望着遍布长安的杏花出神。或许,在杏花深处,也有如妻一样温柔的女子再等着少年吧。
   乍暖还寒的时节,少年突然就病了。先是发热、咳嗽,我请先生为他煎了几服药依旧不见成效。过了一阵,他已经病得下不来床了,原就消瘦的面容愈发显得苍白,如同迟暮的光芒即将散尽余晖的温暖。少年经常高烧不退,许多次,他在昏迷中反复呼唤着一个女子的名字“如花……”
   少年和如花的恋情,他偶尔清醒时陆续向我提起过。三年前。少年乡里遭了灾,他逃难到江南,却饿昏在江南的教坊下。如花撑开窗,才子和佳人的故事就从那不经意间的瞥下的目光处延伸开来。如花的身边,不乏一掷千金的富商公子,在他们之间的爱情里,少年永远是自卑而懦弱的一方,他只盼望着金榜题名,再去许她将来。期盼,是支持少年的动力,多年后,我还能想象起那样的画面,楼下莺歌燕舞,阁楼里佳人陪着少年怀揣着对幸福的期盼研墨苦读。我多么希望他们的画面都停在这个时刻,对于未来,我和少年都没有勇气去说穿。
   某天夜里,少年将我唤醒。月光下,他着一身罗袍,胸前配着大红的绣花。他说:“兄台,我该走了。”“走?你要去哪?”“去江南,去找如花。”说完,他的身影就逐渐模糊了。我从梦中惊醒时,少年已经走了,他最终还是没有实现他许下的承诺,没人知道他走的晚上看到了什么,可他走的时候,分明是带着笑的……
   处理了少年的后事,我终于引来了报喜的鼓声,喜讯会比我更先抵达到乡里,妻子该会喜极而泣吧,我想,她会站到村口等我,发梢上别着这么一簇浅浅的杏花,醉得人目光迷离。
  
   两个故事说完了,台下听众无不动容。说书人走了,如花的故事他已经写完了,现在他要去寻杂新的故事了。中年男子也赶去赴任了,只是有一件事他没有和人提及,当年他参加科举的诗赋其实是少年生前的手笔,那么才情横溢的人啊,要不是青春早逝,或许如花的故事就有会有个完美的结局。马车上,男子叹了口气,吩咐仆人到:“到了地方,再劳烦你一并把夫人接过来吧。”然后从包裹里将写了许久犹豫着不忍公开的休书撕碎,撒向空中。白色的碎片像蝴蝶,在风中起舞……

共 31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温婉缠绵而又动人心扉的言情小说。小说以大唐开元盛世为背景,以沦落烟花柳巷的女子如花和痴爱于她的少年的爱情为主线,向读者娓娓讲诉了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传奇故事。如花是个貌美无瑕而又心地善良的风尘女子,她因为偶然救助了一个频临饥饿而死的少年,从此就走上了一条无法自身左右的感情之路。少年与如花相守三年,倾心相恋,至死不悔。为了能够风风光光地迎娶如花,少年远赴长安参加科举来求取功名。少年走后,为了期盼心上人的归来,如花竟然苦苦等待了十八年。可是,痴心的如花怎么能够想到,她的心上人早就在多年前于长安因相思成疾而溘然而逝了。当然,如花自己也为这场相思而香销魂散,最终与她心中思念的少年一起共赴黄泉。这篇小说故事曲折,情节感人,作者通过说书人和官员的口吻,分别述说了如花和少年的感情历程,最后溶汇成一场百转千回、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故事。本文辞章生动华美,语言凝练凄婉,细节构思严谨,非常耐人品读。欣赏小说佳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启旸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启旸天        2018-03-19 20:00:09
  这篇小说非常精彩,感谢杜俊发老师赐稿柳岸!问候老师春安文琪,在柳岸创作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杜俊发        2018-03-19 21:35:40
  感谢老师悉心编按,您辛苦了
2 楼        文友:启旸天        2018-03-19 20:02:13
  欢迎杜俊发老师继续投稿柳岸,在柳岸展示您的风采!遥祝老师文思泉涌,佳作丰硕!
3 楼        文友:济宁宋丽鹃        2018-03-20 07:22:47
  拜读杜老师大作,欣赏启社精彩编按!
回复3 楼        文友:杜俊发        2018-03-20 08:20:47
  感谢宋老师评论,问好。
4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8-03-20 20:16:40
  欣赏文友精彩的小说,祝创作愉快!
浩渺若尘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