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年饽饽(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年饽饽(散文)


作者:蒲公英刘书霞 布衣,28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25发表时间:2018-03-21 21:06:18

【柳岸】年饽饽(散文) 昨天四姐来电话说,问我想年饽饽吃不?她家又蒸饽饽了,还给我发来几张照片,看到照片我眼睛湿润了,就好像到了娘家一样,也闻到了儿时年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每年腊月二十前后,家家户户开始淘米压面做年饽饽。邻居之间都比着赛的淘米,哪家蒸的年饽饽多,说明她家日子过得富裕,做的饽饽要吃到二月二,寓意:年年有余粮。
   蒸年饽饽米分别是大黄米、小米、棒子米。富裕人家要淘三斗米,日子困难的最少也淘一斗三米,听大娘说,一斗三米呀就是52斤米,豆馅得三升就是14斤豆,余下的用萝卜丝当馅,能蒸600多个年饽饽,正好装满一二号水缸。
   蒸饽饽用的面,必须是新鲜的面,放时间久的面,蒸出来的饽饽像冷饽饽味道。腊月十七八,人们开始忙活起来了,把米淘干净,用大瓷盆加四十度的温水泡米。大约三个小时后,把米捞锅盖上沥水,每隔一段时间就用筷子搅活一下,怕里面水沥不净,两个小时后水分就没了。就能拿到碾子上去压面了。压面有的用毛驴、牛或人力。筛面的人得十几个妇女帮忙干,每次筛面都得用两三个小时,那时候天冷急了,鼻涕掉在衣服上都冻冰。可是人们都干劲十足,一点也不觉得辛苦,邻居之间都挣着抢着帮忙。
   面压好了,开始发面蒸饽饽。把面引子用冷水化开,和在面里放到热炕头上发面,也叫发小面。等小面发好后,分别放在几个大盆里再加面发大面。面盆也像发小面一样盖上大被,放在热炕头上发四五个小时,才开始包年饽饽。
   包饽饽的人女人最少也要六七个,男人烧火、挑水、劈蒸一斗饽饽得半天功夫。饽饽馅有豆馅的,还有萝卜丝加辣椒馅的。饽饽蒸熟后,要请邻居来吃,这叫吃喜头,哪家吃喜头的人多,说明你家来年喜事多多,好事一个接一个。要是吃喜头的人少,就是不吉利,你家人情差,连饽饽都没人吃,人气不旺,晦气!没办法请不到人东家自己,亲自送到邻居家让她们尝尝鲜。为了讨个吉利!孩子们最喜欢吃喜头了,再也不用顿顿喝稀粥了,一连四五天都能吃到不同口味的年饽饽。院子里要摆十几个饭桌子,把蒸熟的年饽饽放在桌子上点上红点,为了喜气,等过六七个小时后,饽饽冻成像石头一样硬时,就放到饽饽缸里冷藏了,上面盖上锅盖,防止漏风饽饽裂缝。饽饽蒸好后要在缸上贴个福字!寓意来年大富大贵!
   年饽饽黏住了亲情,沾掉了邻居之间一年的怨恨,黏补了人与人之间的裂痕。
   那时候,每年正月初二开始,要饭的一天得来三四个,都是要饽饽,给苞米粒都不要,指名要年饽饽。他们骑着破自行车,后座上绑个苹果筐,里面面袋子里装的都是年饽饽。其实他们不是真正要饭的,是宽城街里那些游手好闲的菜民,他们不中粮食,年年来乡下赚便宜。
   记得我十四岁那年,正月初三上午,我家来了三个要年饽饽的,给两个饽饽都不走,必须得给三个,小侄女比我小十岁,把她气得直嚷嚷:要是在来要饭的,我就用烧火棍子打死他。侄女和我想法一致,我俩商量好了,把大门锁上,要是再来要饭的就不开门,小侄女气的拿着小板凳坐在大门口,手里握着烧火棍看着要饭的,她让我也一起看着,我告诉她说:老姑大了在干这种事,别人会笑话我的,你人小,没人笑话。我家人情好,串门的一天也不断线,一个接一个的,大伙儿见侄女这个阵势,觉得很奇怪,当得知原因后都佩服侄女的智商,太聪明了,都说她是好看家狗。四爷还故意说:英儿,你真是好样的,别光你一个人看着啊!得让你老姑陪着你,要饭的要不到饽饽啊!说不准会把你装到口袋里带走。四爷这话可惹大祸了,吓得小侄女拉着我的手,陪她一起看着,我想进屋喝杯水她都不让去。最后还是父亲给我们解了围:父亲对小侄女说:大孙女,来要饭的是好事,咱这叫修好,别看着了,要饭的知道你要打他们,今天不敢来了。侄女听父亲说的有道理,就拿着小板凳蹦蹦跳跳的跑回了屋。那个活泼可爱的小背影,永远留在记忆深处。
   三十多年过去了,就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侄女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童年侄女可爱的样子至今难忘,童年的年饽饽是那么香甜醉人!年饽饽童年的味道,娘家亲情摇篮!

共 16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用生动的语言,叙述了老家的民间小吃年饽饽。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前后,家乡人开始家家户户做年饽饽。蒸年饽饽用料是有讲究的,蒸做过程也挺复杂,要经过很多手艺,一家人都得忙活,但家人为了吃上新鲜可口的年饽饽,却是再苦再累也乐不疲此,等做好了年饽饽,还和乡亲们分享,把亲朋好友邀请到家,或者送到他们家中。“年饽饽黏住了亲情,沾掉了邻居之间一年的怨恨,黏补了人与人之间的裂痕。”年饽饽好吃,就连要饭的都要争着要,为此,“我”和小侄女决心把那些蛮不讲理的要饭的赶出家门,小小年纪便有了保护家园的决心,如今回想起来,侄女童年的样子历历在目,依然可以闻到年饽饽的味道。散文短小精悍,通过描述小时候家乡的地方小吃制作过程和人们对它的青睐,叙述出这道家乡风味小吃给小时候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把具有乡土气息的家乡的风土人情展示在读者面前,浓浓的亲情和乡情洋溢文中,情节感人,故事生动有趣,亲切自然,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03-21 21:08:42
  读着美文,仿佛闻到年饽饽的芳香味道!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8-03-21 21:22:38
  欣赏老师美文,又一篇描写年的味道美文。问安
浩渺若尘
3 楼        文友:济宁宋丽鹃        2018-03-22 09:54:25
  问安刘老师!拜读美文佳作,祝您精彩无限!四爷这话可惹大祸了,吓得小侄女拉着我的手,陪她一起看着,我想进屋喝杯水她都不让去。最后还是父亲给我们解了围:父亲对小侄女说:大孙女,来要饭的是好事,咱这叫修好,别看着了,要饭的知道你要打他们,今天不敢来了。侄女听父亲说的有道理,就拿着小板凳蹦蹦跳跳的跑回了屋。那个活泼可爱的小背影,永远留在记忆深处。
4 楼        文友:蒲公英刘书霞        2018-03-25 12:26:57
  谢谢刘柳琴老师编辑我的文章!
5 楼        文友:蒲公英刘书霞        2018-03-25 12:28:35
  谢谢浩渺若尘老师关注我文章!谢谢!
6 楼        文友:蒲公英刘书霞        2018-03-25 12:29:28
  谢谢济宁宋丽娟老师点评我的文章!谢谢您!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