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道
我曾经去过苏州,把天堂定义为苏州。世人赞同,作家为此大写文章,记者拍下天堂美景,作为纪念。想必,这个苏州一定很美。我同所有和我一样的读者抱着参观的心态去游赏,却带回了一肚子的人间味道。
夜晚的苏州,不像上海。人烟稀少,没有太多绚烂的灯光装饰,也没有闪烁着红绿灯充满喇叭声,嘈杂的马路。可能是一种错觉,总感觉有种乡间的味道。
走在湖边,各色小吃在路边摆摊,摇晃的灯光照映出人的影子,充溢了整个环境,偷偷跑进了人的心里。各种各样的小吃在人们的手上散发出阵阵香味,引诱出人的食欲。
我也买了一串薯片,让老板撒上辣胡椒,黝黑的手在灯光下照的发亮。薯片辛辣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口腔,刺激了神经,带来了一丝舒畅。自己就像攒动人群中的其他人一样,也享受着天堂带来的感觉。生活中最常见的小吃,突然就变得不一样了,难道是因为这里是人间天堂——苏州?我不禁这样问自己。
湖边的灯,照亮了整个湖面,波光闪闪的,迎来了一阵阵风,小摊子的上方冒出的烟气被吹散,飞远,融入消失在苏州的夜空中。若李白下凡,应该会即兴赋诗一首,再流传千年吧!
苏州,果然名不虚传。
走着走着,走到桥边,我又似乎看到了一点不符合天堂气质的画面,心里咯噔了一下。
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死活要一个小灯笼,卖小灯笼的阿婆,也用带着苏州口音的普通话,劝这位妈妈帮小女孩买下整个灯笼。在凹凸不平,有人头攒头的街上,情侣啊,闺蜜啊,宁愿被挤,也要在路当中,找一个灯光最好,景色最美的地方,记录下这一刻。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在买东西等候的时候,甚至唠起了家常。声音里还夹杂着许多听不懂的当地口音。
“天堂”里居然会有此等闲事?虽然我不愿意相信,但这一切都证明了这“天堂”有点疑似人间。
想想也是,这里没有口吐金莲的诗人,没有身份尊贵的官员,也没有装在金盘玉碗里的美食;充满了一股人间的味道,一股与天堂美景不相称,但是与此刻夜景交洽在一起,让人感觉十分熟悉的味道。
莫非,这股味道叫做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