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旧】谁动了我的旧蒲扇(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旧】谁动了我的旧蒲扇(征文·散文)  


作者:祁东彭建华 布衣,398.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51发表时间:2018-03-25 06:02:04

【流年·旧】谁动了我的旧蒲扇(征文·散文)   当天气进入了“烧烤"模式后,晚上的日子就难过了。当然,你可以呆在房间里,吹着风扇,或者开着空调,仍然可以过着凉爽悠然的小日子。但是,三四十年前呢?你可想过,那时候是怎样度过夏天的夜晚的?
   先不说三四十年前,只说说2002年我自己的一段被“烧烤"的经历。那时,我在衡阳珠晖地税办公室写材料,因是临时性质的,便住在机关大院蓝球场边的车库楼上。一蹓车库有近十间,上面一层房间住着些还没有购房的青年税干。楼顶没有隔热层,房里只有吊扇没有空调。这样的房间,在七八月的时候,上午倒还可以容身。但到了下午特别是晚上,经过一天的曝晒,房间里简直就是火笼,根本就进不得人。白天我躲进空调办公室,晚上便在院内草地上与人聊天或下象棋。待到十一二点,从楼梯边的澡堂里提上十几桶水,往房间里倒。那是没贴瓷砖的水泥地面,糙糙的起着些“蜂窝”。前面几桶水一倒进去,只听见“嗞嗞嗞”的响声接连爆起,根本就见不到有水流,地面略湿一下,便又回归原来的颜色,半点倒过水的痕迹都没有。待“吃”过十七八桶水之后,地面低洼处才有水的踪迹,房里的温度也开始接受我这个晚归的人。
   当然,三四十年前的农衬不可能有这么热的,尽管那时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只有手摇的蒲扇。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在外面的坪地里,消耗掉大半个夜晚。因为,房间的床上都挂着厚厚的密不透风的麻纱蚊帐,就是摇蒲扇也会摇出一身臭汗来。
   每天,天还没有断黑,家家户户就搬出了长凳短凳,竹椅草席,铺满了屋外的土坪。如果天气实在太热,就提几桶井水倒在四周,顿时就会有一股泥腥味儿挟着一阵清凉,弥漫在空间,钻入鼻腔,抚摸男人和细伢子黝黑的背脊和胸膛。
   七八月间,正是农村“双抢”和摘黄花菜的时候,晚饭一般吃得迟,待男人和小孩将乘凉的地盘弄好,女人们也就开始喊吃饭了。人们大多端着饭碗出来吃,有喜欢喝点酒的男人,则一手端着碗酒一手端着碗菜,放到土坪里的凳子上,慢嘬细喝。瞧那份悠然和恰意,真比每晚故事里讲的神仙还要让人羡慕三分。
   幼年时的我,总是搬一张大凳(一种宽、矮、长的凳子,平时放于床前供小孩上床和放鞋子的凳子)放在奶奶坐的椅子边,躺在上面一边数着天上的星星,一边听大人们讲些乱七八糟的故事。奶奶摇着一把大蒲扇,自己扇几下,又给我扇几下,从头到脚不停地转换。有时,我睡醒了来,看见奶奶分明打着轻轻的呼噜睡着了,但她手中的扇子还是循着原来的规则,在摇动着。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始终想不明白,奶奶为何具有这般神奇的扇子功夫?不管我什么时候醒来,奶奶的扇子都在不紧不慢地摇着,就好像从未停下过似的。
   那时候的蒲扇,是夏天里真正的一宝。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二三把,但离人手一把还是有点距离的。所以,为了让蒲扇用得久一些,扇边都团着一圈布条,有的还用细伢子的毛笔墨汁在扇面写上名字或“清风徐来”之类的话,以表明主权归属。那时候,在外面乘凉,就是关系再好,也不会借蒲扇的。你刚开口,对方就会像吟诗一般对你念叨: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我俩关系好,你热我也热。虽然扇子不肯借,但只要大人好好刷几句,细伢子帮着猛扇一百下,倒还是能够得逞的。
   那时的乡村,晚上很少看到有灯光。但野里却有很多的流萤,提着灯笼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地飞,引得细伢子们尖叫着去追,捉住了便放到手中的玻璃瓶里,再拧上钻了孔的瓶盖,那份幸福和快乐,是现在的小孩无论如何都没有的。田野和池塘里的蛙鸣虫唱。此起彼伏,若有若无,更给乡村的夜带来了几分迷朦和静谧。高悬天空的月亮,带着几丝浮云,一会驻足一会奔跑,好像大人们所讲故事的情节,直白而神秘。
   半夜里,不知在哪里躲了一天的风,终于跑了出来。奶奶和她们那班上了年纪的老人,陆陆续续地开始回房睡觉。大人们用手或蒲扇拍那些睡熟细伢子的屁股,大声催促着“回去睡回去睡”。有被突然喊醒的小把戏,虽然爬了起来,但思维还停留在睡梦里,像个梦冲鱼一样四处乱窜,受了大人几蒲扇后才惊醒过来,然后倒在地上的草席上,立马又睡过去。还有发梦醒癫的,无缘无故地大声哭泣……
   像父辈那般年纪的男人,还有那些十八二十岁的架子乃仉,他们是不会回房睡觉的。许是起风凉爽了,他们睡得更加舒坦的缘故,这时候男人的本色就爆发了,原还是轻微的鼾声,突然变成了高亢的多重唱。
   随着时光的流淌,还有老辈人的渐渐逝去,天气仿佛变得越来越躁热了。但是,儿时乘凉的那份快乐,却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蒲扇在农村已被电风扇和空调完全取代,几近消失。每年夏天的夜晚就是再热,人们都缩在了各自的家里,天一黑下来,外面就再难见到人影。
   乡村的味道在变淡,淡得有些陌生,淡得有些惆怅……

共 18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旧时光里的慢生活,总是那么值得回忆。题目《谁偷走了我的旧蒲扇》并不是谁真的偷走了蒲扇,而是为了缅怀那逝去的时光,那些温暖,缓缓行走的日子。那时候的夏天,烦躁的热,饭后天还未断黑,人们便不约而同地出来纳凉聊天,直到夜深热气渐散。那时候没有空调,人们习惯手持蒲扇摇摇摆摆,凉快的同时还驱赶蚊虫。作者讲述了一段儿时的回忆,奶奶手中的蒲扇,还有工作时的一间办公室,两种不同的热,却是不同的心情。忆往昔,旧时光,旧蒲扇,旧岁月,越旧的东西,越在记忆深处生根生香。一篇充满旧时光味道的文章,勾起无尽相同的记忆。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静如画】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如画        2018-03-25 06:14:55
  彭老师的文章太有味道了,旧蒲扇,旧时光的一个缩影。欣赏,学习了。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3-25 21:38:23
  流年社团专栏作家傅菲先生说,故物,留存着亲人的体温。故物里,有灵魂在驻守。
   感谢您与我们一起共赴一场旧时光的邀约。旧,雪藏着时光的疼。旧,雕刻着生命的感动。
   行止见识,与旧相亲。旧时光,旧巷子,旧房子,旧家具,旧爱,旧梦,老街旧邻、前尘旧事,多少风景旧曾谙。
   旧,在心中,在笔端。
   感谢支持流年,顺祝春日安好。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