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韵】磨坊小记(散文)
【编者按】本文记述了乡村钢磨坊的兴衰,引年长者回忆,给年轻人知识,很有价值。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朴实精练。欣赏佳作,力荐共品。感谢您赐稿不断,盼您佳作连连。【编辑:真草隶篆】
1 楼 文友:真草隶篆 2018-03-28 09:05:57
《磨坊小记》,很有意义的散文佳作。语言清新洗练,富于情趣,令人喜爱。还想读到您有关石磨石碾的佳作。
再次感谢您赐稿清韵,盼您精彩继续。遥祝您创作愉快,幸福吉祥!
再次感谢您赐稿清韵,盼您精彩继续。遥祝您创作愉快,幸福吉祥!
回复1 楼 文友:张璞 2018-03-29 03:34:51
感谢真草老师的精编与留评!拙文乃与现今邻乡磨坊主聊侃时所应其约而写,印象中实属为乡土报告文学体裁的写作奠基之首篇习作。歪七扭八地完成这个对乡邻的闲谈许诺,总算不再惦记这件事了。以前我在乡村旧事系列中专门写过石碾石磨一章,此篇主要小记电磨在我们村庄乡邻出现后至今的整个历史发展简述,其重点应属后面写出的邻村红五磨坊。现今,我的村子已十几年不再有开磨专供乡亲磨糁碾米加工小麦的户主了。磨点吃粥的玉米还要出村去红五磨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红五磨坊属于小型农家兼职加工,便民性强,因是食之源,深受欢迎,且名声远扬,加工玉米小麦者络驿不绝,甚至远及十几里的小麦加工户也登临那不大的磨坊门口,脚踩油门或手把电门开车而至,满意高兴而返,只因为获得纯粮无杂的米面而来。小小一简单磨坊,带给人纯天然粮食且技艺娴熟的加工理念。我感觉值得一记,这也是我写其文的主要原因。问好编辑老师,张璞敬茶致谢!
2 楼 文友:老榆树 2018-03-28 11:29:16
作者可能还没有体验过推碾子、推磨的生活。早年间,一般农村并不是家家有牲口,磨面、碾米的事常常靠人力推动。作者把这样的事儿再补充上三五句就更充实了。
回复2 楼 文友:张璞 2018-03-29 03:41:52
于老说得有道理。感谢读文留评!我小时帮大人推过几年石碾,也经常看驴子带着捂眼和笼嘴转圈拉磨的场景。那时自己也就是几岁到十多岁。
3 楼 文友:如坐春风 2018-03-28 15:54:33
张老师的散文把我们拉回那个遥远的年代,淳朴、贫穷却也能放心吃喝的小村庄只能去记忆里寻找了。语言朴实简练,感情真挚。欣赏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张璞 2018-03-29 03:44:56
春风老师好。感谢留评!您说得具实。
回复4 楼 文友:张璞 2018-03-29 03:46:10
社长辛苦留言,问好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