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我们的儿子小树(小说)
一、翅膀
今天是星期六,一大早,儿子小树睁开眼就在床上喊:“妈妈,帮我查的资料呢?”
糟了,上星期答应儿子的事,工作忙起来忘到了九霄云外,我一边应着儿子,一边问丈夫:“你查没有?”
丈夫还睡得迷迷糊糊的,嘟哝一句翻身继续睡觉。我迅速来到他房间,只好实话实说:“对不起,妈妈一忙起来,忘记了。”
儿子一脸的不高兴,头扭到一边,生气地用鼻子响亮地哼了一声。
我搬过他的头,解释道:“妈妈真的是忘了,还好今天是星期六,吃过早饭,你做作业,妈妈给你查资料。”
“说话算话!”
“肯定!肯定!”
儿子一高兴,钻进被子里,蜷曲着小身子在被子里钻地道,让我猜他的头在哪里。闹了一阵,他露出了脑袋,瞪着滴溜圆的明亮的眼睛,重复刚才的话:“说话算话,不许撒谎!”
“我哪时候撒过谎?你倒是常常说话不算数。”我揭了他的短,因为好多时候说好了不买玩具或不看动画片的,可他总是否定了自己的承诺,不算话了。
儿子从床上蹦起来,站立床上指手画脚得意洋洋地宣布:“我可以说话不算话,你们必须说话算话!”
“凭什么呢?”
“你们是大人!”
“大人娃娃都得说话算话!”
“我现在还是个位数!”
“过三年你就十岁了,那就是说三年后你才说话算话?”我看着儿子那小无赖的样子,不由得好笑。
儿子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用小身子摆了个姿势,提醒我看,“妈妈,你看老师罚我们蹲的‘竖折折勾’!”
我忍不住笑了,问:“勾呢,勾在哪里?”
“这里,脚板就是勾。”儿子的小脚动了动。
我笑着用被子包裹住儿子,“别感冒了,妈妈做早饭去了。”
吃过早饭,我开始上网给儿子查资料,儿子做作业。
不一会儿,儿子溜过来,探头专注地看着我查资料,我摸摸他的小脸蛋,说:“不是让你先做作业吗?”
“数学做完了,语文等会儿做。妈妈,你生我的时候,咋不给我生对翅膀呢?”
我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看着儿子一本正经又有几分遗憾的样子,更是乐不可支,说:“傻儿子,我们是人长不出翅膀来的。”
“爸爸说他看的那本书说,教授研究出一种针药,给人注射了,可以长出翅膀来的。”
“这不,我查了老半天,都没有这方面的东西。”
这时丈夫睡醒了走出来,接过话头:“我看的是一本科幻小说,说可以让人长翅膀。”
“是科幻小说,虚构的。”我如释重负,可以不找这子虚乌有的东西了。
谁知儿子不依不饶,又提出一个新要求:“那帮我查一下,腮,我想有个腮。”
我哈哈大笑,说:“真是个傻儿子,想些实现不了的事!”
儿子小嘴一撅:“那你们生我的时候,怎么不给我长翅膀呢?”
“我和你爸爸都没有翅膀呀!”我看着儿子一脸委屈的样子,居然有些自责,是啊,为什么不给他长翅膀呢。自责归自责,我还是坚持说:“儿子你有这个大胆的想法,很好,可是想法有时候真的只能是想法。”
儿子撅着嘴瞪我一眼,从鼻子里哼一声,同时昂头偏向一边,“科幻不行吗?”
我不忍儿心让儿子伤心,安慰他:“行,行,我们做一对翅膀试试,很可能飞不起来。”
“好!”虽然儿子仍旧撅着嘴,但脸色开朗了许多。
一旁的丈夫不满地埋怨道:“你就惯着他吧,他要天上的星星,你跳上去摘给他?”
“要天上的星星吗?”我问。
儿子摇摇头说:“不要,你们当我是傻的?星星那么远,比地球大,拿不回来的啊!”
我忍不住亲儿子一口,夸奖道:“我们的儿子小树是明白道理的,星星太大了,拿不动,只能人上去。”
“嗯,等我长大了,去给你们摘星星!”
轮到我高兴得跳起来,拍着手说:“啊,好,我们儿子有志气。听到没有?将来要给我们摘星星!那我们一起做翅膀好不好?”
“好,不,还要做个腮!”儿子得寸进尺,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那你告诉妈妈,翅膀和腮有什么用处?”
“翅膀吗,当然是用来飞的,我想飞上天,从天上往下看。有了腮,淹不死,钻到水底下去看有些什么,还可以和鱼一起游。”
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我高兴地对正吃早饭的丈夫说:“你看我们的儿子,要搞科研了。”
丈夫含着一口食物,说:“儿子,你想累死老爸不是?”
儿子的出生,添了不少家务事,但带给家庭更多的是欢乐和启迪。别看他小,但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记得儿子三岁时,刚从幼儿园回来,我正忙着做饭,他哭着来了,拉着我来到客厅说:“妈妈,你看……”
我看着他爬上沙发,挺直小身子,张开双臂学着鸟飞行的样子,上下划动手臂,然后小腿一蹬从沙发上跳了下来,咚地站在了地上。愣愣地问:“妈妈,我飞起来没有?”
“没有。”
他转身再次爬上沙发,继续重复刚才的动作,多次失败后哇哇大哭,“我飞不起来……”
我抱着他说:“儿子,你没长翅膀,怎么飞得起来?”
“我就要飞,就要飞!”
儿子的犟脾气上来了,我只好告诉他:“你只有手和胳膊,鸟有翅膀,翅膀张开好宽好长,所以它们飞得起来。”
儿子收住泪水,眨巴眨巴明亮的眼睛,问:“妈妈,鸟为什么有翅膀?”
“它妈妈生它下来就有的。”
“妈妈,你也给我生翅膀。”
天啊,儿子的要求可难坏了我。看着他那明亮充满期待的目光,我只得含糊其辞,“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一点再说。”
这下好了儿子记下了着句话,想起了翅膀就问:“妈妈,你什么时候给我生翅膀?”“妈妈,我长到几岁时你给我生翅膀?”
丈夫听了总是说:“妈妈给你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好不好?”“不好,先给我生了翅膀再生弟弟妹妹。”
背地里丈夫埋怨我:“都是你,成天给他讲故事,讲出这么个怪想法。”
我回敬他一句:“有想法好啊,怕就怕没想法。”
丈夫笑了,幸灾乐祸地说:“好啊,儿子想要翅膀,我还想要个老二,你给我们生吧。”
“生就生,谁怕谁呀!”
谁知儿子听到了我们的对话,他警告说:“爸爸,是我先说的,妈妈应该先给我生翅膀!”
天啦,小小年纪还懂得先来后到。尽管儿子的想法很是稀奇古怪,但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的确是从他小脑瓜子里钻出来的,也与我们给他买的书有关系。每天晚上,都要我讲书上的故事,他听后独自回味然后还有很多问题。不识字,看图,慢慢体会刚才听到的。就这样,有的书已经给他翻挼了,因此才有了这稀奇古怪的想法。这些想法好比无形大手,在不经意间推开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一个奇妙的世界,而且带来一个惊喜或者一个灵感。我是搞服装设计的,太需要灵感了。丈夫是画线路图的,我想灵感对他来说也重要吧。不管怎么说,有了儿子,累是累,但欢乐也不少啊,欢乐起来就不累了。
当下我们做了分工,我负责画出一对美丽的翅膀,寻找制作翅膀的材料,外加定尺寸,丈夫负责制作,儿子负责审核通过。
画好几幅彩色翅膀,有鸽子的,有蝙蝠的,还有老鹰和海鸥的,儿子选了最大的老鹰翅膀,说:“我要这个,这个最大。”
很快,丈夫和儿子开始动手制作翅膀了。丈夫根据我给的尺寸,用硬塑料条制作翅膀的骨架,儿子兴奋地趴在一旁观看,问这问那,不时当当小助手,有时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
翅膀终于做出来了,它其实跟风筝的制作一样,几根骨架贴上轻薄的尼龙绸,兜住风,产生一定的浮力就足够了。我在绿色尼龙绸上画上老鹰的羽毛,乍一看很像老鹰翅膀,只不过我设计的翅膀是绑缚在手臂上的,凭借手臂上下扇动模拟鸟的飞行。它不可能飞起来,只能是满足儿子的一个心愿而已。儿子很高兴,立刻穿戴起来,迫不及待地鼓动翅膀。
“怎么样?有什么感觉?”我看着咬紧牙关抿住嘴,脸蛋憋得通红的儿子问。
儿子不吭声,只是吃力地扇动翅膀。
丈夫在一旁说风凉话泼冷水:“飞行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幼鸟学飞也很艰难。你以为只要扇两下就可以上天啦,没有的事。”
“翅膀有点重。”儿子说出了他的感受。
“那是空气阻力,也是空气的浮力。”丈夫解释道。
我看着翅膀随儿子手臂的上下摆动而鼓胀着,知道尼龙绸兜住了风,问:“有没有要起来的感觉?”
儿子摇摇头,很是沮丧。
“来,站到沙发上去试试。”
儿子站上沙发,看着前方,努力振翅,双脚一蹬往下跳,咚地落地了,他不甘心,再来。如此三番五次都以高空坠物的形式落地,他气得嘴一扁,想哭。
“我早就给你说过,飞不起来的。”丈夫说。
听了这话,儿子哇地哭了出来。
“飞不起来就飞不起来,我们找原因。”我设计服装也这样,这套服装做出来效果不理想,得找原因,是尺寸没把握好,还是面料、颜色等的选择搭配不好,或者是设计思路不对,一一找原因,一一解决,最终达到设计目的。
儿子听了我的话哭得更伤心了,哇啦哇啦说:“我想当科学家,当不成了啊!”
丈夫在一旁说:“科学家就是不怕失败的人,失败是科学家的家常便饭。没有失败就没有科学家。儿子,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替他擦去泪水安慰他,待他不哭后问:“你从沙发上跳下时有什么感觉?”
儿子眨眨眼摇摇头。
“来,我们试试有翅膀没翅膀的感觉。”
于是儿子取下翅膀从沙发上往下跳,又穿戴好翅膀试飞几次,儿子找到了一点儿感觉,笑了,眼睫毛上还挑着细小的泪珠说:“妈妈,没有翅膀的时候,咚地落地很重,有翅膀的时候,我张开翅膀往下跳,好像轻了一点。”
我由衷地一笑:“对了,凡事细心体会,会有收获的。”
“妈妈,我要是用这个翅膀在月亮上飞,肯定飞得起来。”儿子十分自信地说。
“为什么?”
“因为月亮上的吸引力很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我爱抚地抱着儿子:“哎呀,我们的儿子小树真聪明,谁告诉你的?”
“爸爸。”儿子憧憬着,“将来,我去了月亮,飞给你们看!”
“好!”
虽然儿子这样说,但他还是想着飞,向往飞起来的感觉,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六,我们带着儿子小树去郊游。带儿子去当然得带上他的玩具,他的玩具不少,汽车、飞机、军舰、各式枪械。丈夫看着他的玩具,封他为海陆空三军司令,有时称他为小树司令。今天,小树司令只带了一艘军舰、一架直升飞机,都是遥控的,当然还有那对刚做好的老鹰翅膀。我们的儿子想的是在家飞不上去,也许是城里的空气不新鲜,屋子里的空气少了的缘故。空气少了,自然浮力就小了,因此他一定要带上翅膀到郊外试一试。无论我们好说歹说,丈夫还做了细致入微的科学分析:“室内室外的空气都一样,当然浮力也一样,飞不起来的原因是人重了翅膀小了。”
谁知儿子却头一偏,从鼻子里哼一声:“我要亲口尝一尝梨子的味道!”
这是我和丈夫在争论问题时常常说的话,我们的儿子小树听得多了,自然潜移默化了。
丈夫竖起大拇指夸奖儿子:“高!”
我则事先打招呼:“儿子,搞试验要经得起失败的打击,不怕失败哦!”我断定这翅膀肯定飞不起来,怕儿子伤心哭泣,所以事先给他打预防针。
“我晓得!”儿子满不在乎地回答。
在一段乡村公路上,路边有一块明镜般的水塘,水塘那边长着一小片芦苇,不远处有一幢农家小屋,水塘的这边有一块倾斜的草坡。太好了,有水可以让舰船自由航行,同时野炊时有水,可以煮食物。
儿子分两趟抱出他的玩具,放草坪上,发话了:“我要飞翔了!”
帮儿子穿戴好翅膀后,他努力扇动翅膀,人却照旧立在原地,没有一点要飞起来的意思。
见他急得满脸通红的样子,我想起了天鹅起飞时还在水面划水奔跑助飞,于是提醒他:“儿子,跑几步试试。”
儿子尽力快跑,还是飞不起来,气得他直跺脚,撇了撇嘴,忍住不哭。
我转头看看丈夫,想让他帮帮儿子,可他正摆弄玩具的遥控器,只好对儿子说:“从那坡上冲下来试试。”
儿子站在了斜坡上,定定神,扇动翅膀往下跑,人还是没飞起来,还差点冲进水塘,要不是我在一旁抓住他,已经扑进水塘了。
儿子终于忍不住哇地哭了起来。
我搂着他安慰他,一旁的丈夫抬头看看我们,又转头看看四周,说:“嗨,起风啦。来,儿子,我告诉你,要迎着风起飞才有力。从那斜坡上下来,正好是顺风,顺风不容易飞起来。走,去那边。”他领着儿子去了斜坡对面,那儿平坦,可以迎风起飞。
一股风吹来,丈夫催促儿子:“快跑,起飞!”
儿子紧张得竖起眉头,瞪大眼睛,迎着风跑并使劲鼓动翅膀。虽然还是没有飞起来但儿子却高兴得眉飞色舞,高兴得大叫:“啊,我觉得飞起来啦!”
“真的?”我高兴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