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守候
六岁孩子的年青妈妈林丽在这所儿童医院,已守候了六天。她在等待盼望一个医生的出现,只因当时她心急忙慌的压根儿记不清这医生姓甚名谁,仅依稀能想象出医生的大概长相,她毎天早出晚归几乎与医生们同步时间段,一心期待能找到……
医院门卫民警觉得很奇怪:“你每天来医院不进门挂号看病,到底为什么?”
林丽回答:“我守在门口认寻一个医生。”
“这可是省城的一所最大的儿童医院,科室百儿八十,医生数百余,无异于大海捞针。你至少要知道找哪个门诊部的……”
经门卫提醒,林丽才恍然大悟:“急诊科!”
“就急诊科也有好多,医生难计其数呀!”
范围缩小总比大范围容易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八天的早晨终于在第三号急诊科,林丽终于见到她要找的郝大夫。只见她递给郝大夫二千元钱后便感激涕泪……顿时,发生在八天前一天的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浮现眼前,历历在目。
那天林丽带着六岁的儿子在小区玩耍,儿子不慎摔倒,额头刚好磕在一块锋利的石头上。眉弓处受伤,当即血流满面,深可见骨。情急之下,先到附近一家医院,走到挂号处,才想起手机和钱包都没带。林丽恳求院方先救治后付钱,而得到的是相关医生令人大失所望却也能接受的回应:“我院多次遇到过‘看好了病,倒贴了钱’的事,后院长作了强行规定‘先交钱后看病’……作为医生不敢违规!”
林丽又辗转到另一家医院,同样被婉言拒绝。她这时想打道回府取钱,转而一想现在离家更远,生怕小孩耽误不得,于是,冒然进了这所儿童医院,直奔急诊科外科诊室,接诊的就是郝大夫。
“去了两家医院,慌乱中忘带钱,都被……”林丽不管那么多单刀直入欲言下去而又止。
“这……不能再耽误了,看了再说……”郝大夫边说边给孩子做消毒处理。
郝大夫仔细查看发现,伤口不仅深,而且形状不规则,认真分析如简单缝合不仅会留下明显疤痕,影响美观,而且也不容易止血,需进行专业整形处理。
林丽知道没钱可能不会进行如此大动作,于是她借一护士手机给丈夫打电话,可一连打了数个,丈夫没接……
郝大夫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情不自禁说:“我借给二千。”
……
儿子的手术顺利完成后,林丽才得知郝大夫在为自己孩子手术时,妻子恰巧生下了宝宝,没第一时间去探望……那几天正请假在家照顾妻子,林丽在医院哪能遇到他。
其实,郝大夫不是第一次借钱给患者。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状况,尤是特别贫困患者,他自掏腰包岀一百二百、三五百的是常事。
“看着受伤的孩子,我也很心疼,当时没多想,就是给家长应个急。”郝大夫面对同行说,稍停又说:“借出去的我并不指望马上还,但是几乎所有的借钱的人都会找到我还钱,还非常感激哟!”
林丽八天的守候正印证了郝大夫的这句话。
“看着康复的孩子顺利出院,就是对我最大安慰!”郝大夫对林丽说。
林丽没有回答,默默看着郝大夫忙碌的身影,值此,才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看清了他的真面目,且深深烙印脑海中,将永远挥之不去,不禁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