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送丧的乐队(随笔)
村头的姚老汉犯癌症死了……
按照乡村土家人的习俗,埋葬前要进行“坐夜”,就是悼念。要请道士做法事,亲友送礼聚会,进行最后的告别。这是很隆重的场面,显示孝子家的气派和富贵。
姚老汉的两个儿子和女儿都很能干,都有数百万的财产,这村里算是富豪。对老人的丧事办得格外体面,村人都夸赞不已,帮忙的人早超过1000人。
坐夜的那晚,姚老汉的女儿从繁华的城里请来一个军乐队助威。这个军乐队在城里是数一数二的,领头的是个本科大学生,还考上研究生的。几天前,乐队还在一个副省长的追悼会上演出过。据姚老汉女儿介绍说,她请这个乐队花去了8000元。村里人听说后,感到这个乐队很不一般,一定会为姚老汉的丧事大添光彩。因此天还未到晌午,许多老少爷们都来等着看乐队的演出……..
人们最爱听的就是乐队的女演员哭灵,有的声情并茂,如同亲女儿一般的动情……那声音催人泪下,足以安慰老人的在天之灵。
太阳偏西,坐夜的宾客络绎不绝,宴席开过三轮,还不见军乐队的到来。人们议论:“乐队怎么还没到?”“会不会是在路上出了事故,如翻车等等…..”
直到姚老汉的女儿打过5次电话催促,乐队才缓缓的进入孝家场坝里。“咣咣…..咣咣….”大鼓,军号,单管等混成的军乐声震人耳鼓,前后有四个女子和两个男子穿着豪华的服装列队入场,指挥棒上下串动,引得人们伸出脖颈活踮起脚跟去看…….
知客师见乐队来了就大声喊道:“接客,奉烟上茶-----请乐队入席就餐…….”就像接待贵客一样周到。
几个男女围在一张八仙桌上,狼吞虎咽,几双筷子在盘子里搅来搅去,那女人也大口的吞咽着肥肉和炒菜……
“嗨!这个乐队还能吃也!比我们乡村人还厉害!”有几个看客议论起来。“能吃能干!只要人家演出尽心,吃点怕什么!孝字家供得起的……..”
一桌酒席吃光,几杯茶水下肚。总管宣布追到会开始,由乐队开始精彩表演。近千看客顿时安静,直直的大睁眼睛,张开耳朵看乐队的行动!
乐队一番布置,灯光闪烁,耀眼夺目。那个领头的高个子队长将手举起。下面的四个女子排成两列,一个男子专管乐器的调控…….显得有条有紊!看客们心想,这些姿态还真不错……..
那个领头的将手一挥,喝声:“开始!”军乐队的乐器一起奏响,“董里个呛,董里个呛…….”声音倒还洪亮,五里外几乎都能听到。那些奏乐的以为乡下人不懂,只要搞点响动就可以交差,近千元钱就可到手,因此就肆无忌弹的敲打一起。
第一曲竟然是敲打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子…..
听众里有人高叫:“祭奠老人怎么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对题也!”“换一个,这个不恰当!”场面混乱起来……
乐队领头见乡村人蒙不过,就挥手指挥换一个他认为乡下人绝对不知道的曲子老敲打。“董里个呛,董里个呛…….”
没敲到半分钟,人堆里又闹起来:“咋么又搞个‘金蛇狂舞’曲子呢?那是欢乐,我们是哀悼死人……”
“这个乐队简直是扯鸡巴蛋!糊弄老百姓,骗钱!”有人开始粗野起来!
知客总管一看有点乱套,就把那领头的喊道一边,叫他搞个追悼念的词,来祭奠死者……..“好吧!”那本科大学生的领班同意了。乐队停止,他宣布:“今夜祭奠姚老汉的大会开始!”
领班站在死者棺材前,面无表情的念着纸单,高声读道:“我们黑旋风乐队,今晚专程来到这里。姚家老人不幸去世……….”
刚念到“不幸去世”几个字,下面就闯出一个高大男人,一把扭住那乐队领班,质问道:“老人是病故,怎么叫不幸去世,他遭的不是车祸,不是打杀,咋教不幸!”一句质问,那乐队领班张口结舌,他知道今天难以糊弄过去…….
“滚回去,钱我也不给了!”.请乐队的女儿也站出来:“真没有想到,你这样的乐队也可以招摇过市,还为副省长的追悼会演奏……….”
夜幕下,这个乐队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