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生活永无止境

精品 【赏析】生活永无止境 ——莫言小说《木匠和狗》的主题分析


作者:宏波 童生,93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72发表时间:2018-04-11 09:43:37

【赏析】生活永无止境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老和尚经常讲着这样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
   还有一个是现代的故事,是由一个叫刘亮和一个叫白鸽的两位演员表演的:“你被绑架了!”“谁呀?”“你!”“咋地了?”“被绑架了!”“谁呀……”
   这是两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虽然故事情节没有任何吸引力,但是却都倍受到人们喜爱。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何以如此,究其根源就在于艺术赋予了生活感染力。
   从莫言小说作品中,我们就能够深切感受到,令国人骄傲的这位诺奖得主通过艺术手段来诠释现实生活。“高密东北乡”是作者特别构筑的文学土壤。在这块土地上,创作了题材丰富、主题深刻、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过他的许多作品,给人感受的是作家仿佛就是遨游在生活的艺术中,至于生活中的任何素材都能够信手拈来。生活中的每一束浪花,一经作家的妙笔,都能够创作出一部有血有肉、有内涵、有灵魂的优秀作品。
   《木匠和狗》叙述了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作者构思巧妙,文章开篇就暗示了这个情节:钻圈的爷爷是个木匠,钻圈的爹也是个木匠。钻圈在那三间地上铺满了锯末和刨花的厢房里长大,那是爷爷和爹工作的地方。村子里有个闲汉管大爷,经常到这站在墙旮旯里,“两条腿罗圈着,形成一个圈。袖着手,胳膊形成一个圈”。作者看似对闲汉管大爷的外形简单描述,实际上在文章开端,就巧妙地暗示了作品的主题——“圈”就是故事的轨迹,就是小说所要描述的思想,生活就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圈”就是生活,“闲汉管大爷”更是从胳膊到腿都是个圈,爷爷、爹生活在木匠这个圈里,钻圈本身就是圈,人们永远跳离不出生活的“圈子”。
   主人公是管大爷是典型的“闲汉”,所谓闲汉,摆明了就是极普通的小人物,越是普通,就越是真实质朴。“闲汉管大爷”成年无所事事,常常到钻圈家看着钻圈的爷爷、爹干活。而这样最普通的底层人物,在生活中“并不十分受欢迎,但是也并不甚令人反感”。管大爷最大的用处是讲故事,讲木匠和狗的故事。仅听故事名称,就足够吸引人。小说中管大爷讲起故事,似乎信马游缰,满嘴跑火车,想到哪便讲到哪,提起一个话题便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说,这也十分符合生活中普通人物的说话特征。而作者正是抓住这个人物的说话特征,从一个话题延伸到另一个话题,从一个故事衍生出另一个故事,从一个人,牵出了另一个人。
   小说于是以“木匠和狗”命题,原以为作者是要写一个人与狗的奇特故事。但是当我们阅读文章时才发现,其实这只是作者选取的一个叙事线索,管大爷讲“木匠和狗”这个话题,去“忆故事——讲故事——写故事”。通过变换叙述对象,展示了几代人百余年的生活旧事。
   小说是以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作者的审美态度,表达作者文学批评价值取向。在管大爷讲故事过程中,首先通过管大爷与爷爷、爹的闲谈,揭示了管大爷对生活贫富的态度和对未来生活的认知。在他的世界观里,他所能想到的是:钻圈“你长大了,一定也是个好木匠,因为‘龙王的儿子会凫水’”。今天我们人类的认识能力已经达到极大丰富了,但是,让我们回到过去在某特定生活背景中,人们的大多数认识,是来自于以往的经验的。不仅仅是管大爷,在那些年代里,人们的思维往往就被固定在某种封闭的思维中,作者借管大爷之口,揭示了数百年来人类生存的习惯规律中,视野是封闭的,思想也是保守的,循环往复,固定在一个“圈”里。
   沿着管大爷讲的故事这一思维,牵出了故事主人公村头木匠“李大个子”,再从这个故事里牵出“钦天监”,再从钦天监牵出管大爷的爹“管小六”。而从“管小六”的故事中,又牵出了乡里新来的书记“胡长清”,再从“胡长清”的故事里又牵出了钻圈爷爷的“老舅爷”,“老舅爷”故事里引出了“李举人”……就像看戏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
   小说在叙事安排上,以“木匠和狗的故事”为中心,转换了三个叙述主角。第一个叙述主角管大爷,以“闲汉管大爷”之口讲故事。虽然管大爷意在讲“木匠和狗”的故事,但是,由于以他的信马游缰叙事方式为线索,管大爷所讲的故事却几乎都是“故事外的故事”,直到管大爷死后,也没有把故事“讲”完。故事的第二个叙述主角,变成了年纪已经六十多岁,当年还是听故事的小孩子“钻圈”,而听故事的人换成了和当年“钻圈”年龄一般的“嗵鼻涕的小孩”。
   而“钻圈老了……翻来覆去”一辈子讲了“就是那一个故事”,又过了三十多年,交给了第三个叙述主角:“嗵鼻涕的小孩”。
   从管大爷到六十多岁的“钻圈”,最后到三十多年后“嗵鼻涕的小孩”,一个故事讲了大约150多年。
   而经过三人之口的故事,“木匠和狗”已经演化成了两个差异很大的版本。即是这样,经过“嗵鼻涕的小孩”写出来的故事,尽管终于叙述了“木匠”和“狗”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故事的结尾仍然给人们留下了大大的悬念,仍然是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
   一个故事跨越了150多年或者更久,通过故事里的故事,牵出了许多人和事,每个故事都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内容,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意义。小说的主题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涵盖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物质的爱恨情仇、认识态度。
   我们从作者所采用的纵横捭阖叙述手段来看,作者通过对在特别年代,特殊生活背景的描述,暴露出这篇小说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是“生活本来就是个圈”,人们来到这个世上,就已经“钻”进了“圈”里,一辈又一辈,生活在故事里。而故事不管看似多么离奇,其实都极为简单,就像是“木匠”和“狗”这样简单。当然在这个“圈”中,要尊重和谐,遵守平衡,遵守规则。
   生活就是讲不完的故事,生活永远止境,故事也永无止境,艺术也永无止境。人类对自然生活的探索,也永无止境。

共 23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木匠和狗》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所写的一部短篇小说,收录于《收获》 2003年第5期。主要讲述人生活得要有尊严还要有爱心,不只是人,任何生活在世界上的生物都要有尊严和爱心。文章围绕生活的实质评析了这篇短篇小说,阐释了活在生活的这个圈中的人和动物的本质内涵。虽然说这篇小说显然揭示了人性中极其丑恶的一面,却揭示了人生的本来面目。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13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4-11 09:46:10
  人从一出生便钻进生活这个圈子中,最后又回到圈子的中心,谁也跳不出这个圈子。这就是生活永无止境的内涵。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宏波        2018-04-14 09:42:28
  感谢惠评!春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