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开】母亲(散文)
多少年来,我常常感觉母亲虽然没多少文化,但很多方面自有她的过人之处。偶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朋友说,一个女人有了孩子,也就有了坚强和勇敢。一个有孩子的女人,她的生命力远比没孩子的女人顽强。我由衷地赞同朋友的观点,多年来,母亲陪伴我们走过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但她依然身姿挺拔、淡定从容。朋友的话让我的思绪飞扬。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母亲就起床,打扫卫生,做饭,洗一家人的衣服。伺候大家都吃了饭她再去地里干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这样操劳,母亲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即便是她的孩子们犯了错,她的笑容最多收起来一会儿,就又挂在了脸上。孩子们笑了,她笑得更开心。
母亲有一点时间就会在她的小菜园里忙活,种各种各样的菜,一个夏天家里基本不用买菜,母亲种的菜没有化肥和农药,总是比菜市场的好吃。绿油油的蔬菜在阳光下舒展着身姿,甚是惹人喜爱。母亲看着她的菜地,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画卷,不胜欣慰。
母亲认真地研究一家人的饭菜,总能把简单的菜做得津津有味。她在超市买最好的油、盐、酱油和醋。母亲说什么钱都可以省,但油盐酱醋的钱不能省。菜没有味道,孩子们就没有胃口。孩子们吃得开心,她做得更开心。
简单的日子一天天过去,那天母亲正在她小菜园忙得不亦乐乎。我不得不慌里慌张地去喊她回来。大妹妹自己在屋里玩,居然吃了大人的药。那种糖衣的,她可能是当糖豆吃的,吃得还不少。我到屋里去的时候,正好看到她往嘴里放。地下也有掉的药片。我吓坏了,夺过她手里的药瓶就往菜园跑。
去医院的时候,她的状态还好,到了医院就昏迷不醒了。在医院抢救了一天,到了晚上,医生说很危险了,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大妹妹已经没有了呼吸。父亲和大爷都说,“放弃吧,没气了。”母亲坚定地认为孩子还有气息,凭着母亲的直觉、凭着母亲特有的敏锐。母亲坚信,孩子还活着……第二天……至第三天早上的时候,妹妹居然奇迹地伸了伸胳膊。这一刹那间,母亲满眼的泪水。几天几夜没有休息的母亲几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时空。母亲的执着,终于换回了大妹妹的小生命。所有的人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小时候的日子总是美好而短暂。夏日的夜晚,星星爬满天空。母亲带着我们在院子里乘凉,我们偎依在她的身边,听她讲天山星星的故事。她指着天空,我们循着她的方向望去,那颗是牛郎星,那是牛郎的孩子,那颗是织女星,一家人远远地相望。很久很久以前,王母娘娘抓走了织女,牛郎带着孩子追到天山,王母娘娘看牛郎快要追上了,拔下头上的簪子,划下一条银河,把牛郎挡在河的这一边,织女留在河的那一边。从此一家人只能翘首相望。王母娘娘怎么这么狠,这么坏啊?小时候这是我们共同的问题。那时候,我们讨厌死了这个坏老太婆。我们好可怜牛郎和织女。那天上星星的故事我们听了一遍又一遍……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很快我们就都长大了。像一窝羽毛丰满的鸟儿,慢慢地飞离了老巢,向着自己想去的方向。
每当我们飞得累了,摔跤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到母亲身边疗伤。母亲质朴的话语,总能让我们找到新的方向,寻到新的航标,受到新的启迪。
小妹高考前,睡不好,给母亲打电话。母亲说,咱不会的题,别人也未必会,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放开心地考就好。小妹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大妹感情不如意,母亲说,该放弃的时候,要学会放弃。壁虎短了尾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许多年之后,你会知道,这点挫折其实没什么。
在外面混得久了,总是疲惫于外面的饭菜。我有这个感觉,妹妹们也有,怀念母亲的手擀面,想吃母亲炒的菜,也就有了想家的情绪。回家自然的排上了日程。
每次的回家,母亲都早早地接着我们,忙里忙外的做我们喜欢吃的饭菜,从前不觉得什么,现在感觉真的是一种殊荣和幸福。同龄人好多已经没有母亲了,自己的母亲还这么硬朗,这么能干。真的感觉是一种骄傲。
母亲已经六十多了,但母亲每年还有不少的收入。我们常常劝她,不要再做,但她坚持认为,人活着就得干,干活——干才活。我不得不赞同母亲的观点,也许她强壮的身体和她不停的劳动有关。母亲这么大年纪了,比她的孩子还要强壮。每次回家,都是她骑三轮车带着我们。她看我们,就嫌我们没力气。长年的办公室工作真的让我们感觉手无缚鸡之力啊。有点难过,有点感叹,也有点幸福。
每次我们离开,母亲总是恋恋不舍地送出老远,看着我们离去,一直到看不到车的影子,每次我都不忍回头,车子走出老远,母亲仍然站在那里。回头时,看到母亲那屹立在风中的身影,不禁会感到阵阵的酸楚。晶莹的泪光中,母亲的腰背依然挺拔,母亲的面颊却多了许多沧桑。岁月的年轮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母亲也不例外。挺拔身影向着远去车子眺望,仿佛心已被车上的人带走。
母亲说,宁做人儿女,不做人爹娘,做爹娘一生的牵挂。母亲说,孩想娘来,筷儿那么长;娘想孩儿路儿那么长,路漫漫,思念也漫漫。路无尽,思念也无边。
每次和朋友聊起母亲,总是满心的欣喜和感动。多年来,母亲的勤劳勇敢、淳朴坚强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