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无怨的恕(随笔)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在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风筝》里读到了这一句话,一时之间,心中竟然充满了思量,理了很久,才理出点头绪来。
“无怨的恕”,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是有,还是没有呢?
记得有人说过,人生在世,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由此觉得,生命中的每一次喜怒哀乐,每一场爱恨情仇,其实都会写进心灵的墙壁,或浓或淡,或深或浅,再经年日久,也总会留下点什么才是。完全的忘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吧。就像是一张白纸,即便是用铅笔写过字,用橡皮仔细地反复地擦拭过,终究也会留下一些浅浅的痕迹。
岁月无声,却总会悄然留痕,我想这是真的。这样看来,“完全的忘却”似乎也真的是不太可能的罢。
然而,我忽然想到,人世间也的确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胸怀坦荡、志存高远、不拘小节,这样的人可能真正就能达到了那种“明镜本无台,何处染尘埃”的心灵境界。由此说来,“完全的忘却”似乎又是未必不可能的,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毫无怨恨的宽恕”也未必是完全不可能的吧。
这样想着,渐渐地想明白了一点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当他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的时候,其实最耿耿于怀,最不能忘却的,始终还是他自己。
因为自己不能宽恕自己,才会觉得所谓“无怨的恕”是根本不会存在呢,是在说谎。因为自己不肯原谅自己,才会在时过境迁之后,也还会心事重重,永远地生活在反思和忏悔之中。
所谓“无怨的恕”未必是在说谎,但是,若一个人犯下了某种不可原谅的错误时,等到他自己良心发现的时候,要想真正地原谅自己,真正地从中解脱出来,其实也是很难很难的。
以上是几年前写下的文字。
最近,因为断断续续地观看着一个电视剧,我注意到的剧情,正在往女主准备原谅那个曾经深深伤害过自己的人了,正在往这样一个方向演绎着。这不禁让我又一下子回想起了“无怨的恕”这四个字,顺便也就翻找出了几年前自己写下的这篇短短的文字。
面对着这些曾经的自己写下的文字,我似乎是在触摸着那时的自己,那时的心情,心头顿时升腾起了一种岁月沧桑之感。真的很快,几年的时间说过去就过去了,对我来说,也算是时过境迁了。不可否认,在时光的匆匆流逝中,有很多种情怀,会被岁月悄悄地改变,但是,偶尔也会有一些晶莹的闪光是历久弥新的,这其中就包含着一点我对“无怨的恕”这四个字的理解。
在我看的电视剧中,男主和女主曾经是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他们在一起相亲相爱过,已经结婚生子共同生活了十几年了。男主事业有成,女主一直在家做专职主妇,后来男主因婚外情出轨了,女主心痛过之后并没有拖泥带水,而是选择果断地离开了男主。后来,几年过去之后,女主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打拼出了一番事业。男主的新欢反而是毫不留情地抛弃了男主,在时间的治愈下,女主也算是走出了受过伤害的巨大阴影之中。这时候,编剧的倾向已经很明显了,正在把当初男主出轨的主要责任一股脑的推到那个第三者身上,男主虽然犯过错,但是只是一时糊涂,而女主,正在准备着一个充满爱和宽容的怀抱,准备着去重新接纳那个曾经深深伤害过她,又被他的新欢伤得遍体鳞伤的男人了。
其实,这也算是很老套的情节了吧,无论故事怎么讲,讲来讲去,主题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原谅和学会原谅,爱和学会爱。依据也很佛系,顺口就可以说出几个来,“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原谅别人,更是放过自己。”“该放下的时候,就得学会放下。”这其中对于善良的编者和读者来说,是相似的思考路径,和同样的对美好结果的期待。
然而,也得允许,有的人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他们会觉得,“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吃一堑总得长一智吧。”“就算是事过境迁了,只要是曾经发生过的,总还是有印记可循的。”
从本质上说,人生真的是一个极其庞大和复杂的课题,一个人就算是活过了几十年,经历过了很多的事,见识过了再多的世面,恐怕也没有人敢轻易地说出,自己已经洞悉了全部的人生。
人生有很多种可能,而每一种可能,都对应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理解。
有人觉得,从来就没有怨恨过,所以也无所谓宽恕,这样的感受尤其让人觉得扎心。在有些故事中,一个人在耿耿于怀,无休无止地自责着,另一个却是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热情温暖不了的冷漠,更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再回到电视剧的内容来看,我总觉得,接下来的剧情,男主接受女主的原谅的过程,应该要比女主原谅男主的过程,表现得更为艰辛一点,有过程一点。我主观地觉得,似乎应该有这样的处理才更合乎情理一点。换句话说,如果男主太轻易的就接受了女主的原谅,那么女主的原谅似乎就有点不太值得了,甚至有了一点对伤害自己的人的纵容的味道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作为一个局外人的主观感受,是我个人的肤浅的理解,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在伤害过,原谅过之后,去清理具体生活中的种种芥蒂,仍然可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说了半天,无怨的恕,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我觉得只能说,还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吧。
或者,在将来的某一天,我还能找到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