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四季的故事】古老的傣族习俗(散文)

精品 【晓荷·四季的故事】古老的傣族习俗(散文)


作者:你猜 进士,647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826发表时间:2018-04-14 16:33:01


   3月15日上午,我们旅行团来到古老的西双版纳傣族村——景洪嘎洒镇曼掌宰村。
   在车上,导游一次次告诉我们注意事项,如何回礼。在人家家里,哪些地方能看,哪些地方不能看。我们下车以后,一个漂亮的女孩子等在车门口,双手合十,向我们一个个施礼,我们也一一回礼,表示尊敬。女孩子自我介绍她叫玉况。特别说明,玉石的玉,情况的况。
   远远的,我们看到高高的寨门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画像。玉况告诉我们,这是傣族人民为了感谢共产党、毛主席给傣族人带来了福气,他们村家家户户客厅里都张贴着毛主席的画像,世世代代都跟着共产党。
   傣族村寨坐落在高山脚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少数家庭已经建成了现代化的小二楼了,大多数家庭仍然保持着古老的房屋,显得古色古香。
   在村口,一个方形的水池往外不停地流淌着清澈的泉水,水里冒着蒸腾的热气,几个村民在旁边的池子里洗着衣服,他们虽然没有说话,却微笑着向我们表示友好。
   这眼泉冬天流出来的是热水,夏天流淌的是清澈的凉水,被村民们视为神水。接待我们的骚哆哩(傣族对女孩子的昵称,男孩子称做猫多里)玉况是村里的高才生,她说他们村里面风水好,前有照(水)后有靠(山),她对汉族文化如此了解让我们感到很意外。
   景洪傣族是我国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傣族村寨之一,村里接待过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泰国总理英拉、他信等人。玉况虽然年轻,却参加接待过这些大人物,因此,她心里至今仍然感到非常自豪,也被村民们视为“名人”。
   傣族人保留着最完整的民族习俗,木头结构的房子像小阁楼一样分上下两层,不做地基处理。几根木柱直接放在几块石头上面,这样可以躲避野兽袭击和洪涝灾害。一层用来圈牲畜和放东西,二层是他们接待客人的客厅和寝室。每一个到这里来的客人,不换鞋子就必须套鞋套,他们把脚臭当成勤劳的象征。
   玉况带我们走进她们家,客厅里面铺着地毯,放着一排排小凳,每一位来客都会感受到非同寻常的热情。客人坐下后,她和她的妈妈马上给我们送上一杯热气腾腾茶水,闻着扑面而来的茶香,大家安静地听着玉况的讲解。
   玉况介绍,傣族人房子的柱子不是圆的,而是方的,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个秘密。据说这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给他们量身打造的房子。西双版纳层林里蛇多,圆木容易招蛇,房子里面经常会有蛇出现,吓得大家不得安宁。改成方木以后,方木蛇不会上去,这样,虽然在层林里面居住,一样感到清净。
   房子为什么是两层的呢?这也是有说法的。这里以前经常遭受洪水灾害,房子建成两层,如果遇到了洪水,房子二层以上就会像船一般漂流在水面上,避免了洪水给村民带来的灾难。
   傣族风俗女尊男卑,男孩子被视为赔钱货。女孩子出生以后,四邻八乡家家户户都会来送礼祝贺。男孩子一出生,家里人就会愁眉苦脸。男孩子家里要花钱给他们准备嫁妆,请客。懂事后还要安排出家当和尚,因为,不出家的男孩子是嫁不出去。
   男孩子出家时,家里必须请全村的村民来做客,摆许多酒席招待客人,最少也要花去几万元。他们在寺庙里每天诵经打坐修行,到了出嫁的年龄才可以还俗。找到喜欢的骚哆哩,还要在女方家做三年以上的苦力作为考验期,考验合格了才能顺利嫁出去。
   男孩子出嫁的时候,家里要准备很丰厚的嫁妆,有的还要加上几百棵橡胶树作为陪嫁,否则就会被婆家看不起。一棵橡胶树在这里差不多几百到几万元,许多家庭为了儿子嫁的风光,不被婆家小看,几乎倾家荡产。
   男孩子结婚后,做家务,带孩子,干地里的活,必须百依百顺听女人的指挥。好吃懒做,女人就会将他逐出家门,名声一坏,一辈子可能就是单身了。
   结婚时,男孩子必须送女孩子一把银梳子和一条银腰带,银镯子,最好还是自己亲手在银器店里打造的才显得真诚。在傣族人家里面,腰带越宽越重就说明女孩子的身份越高贵。一般傣族女孩子头上有银梳子的就说明已经结婚了,傣族人对银器特别重视。他们认为银器可以产生负离子,对强身健体作用很大。傣族女孩子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基本没有得妇科病的。
   傣族人信仰的是南传佛教,他们对任何人没有怨恨,讲究因果报应,他们认为只有多做善事,死后才可以不下地狱,能到天堂。
   傣族人去世后都是火葬,就地掩埋,不留坟墓,不过清明节。他们思念亲人的方式就是在寺庙里那根通天柱上,他们觉得通天柱可以传递对亲人的思念。
   傣族人不分家,一家人住在一个房间里,床挨着床,隔着蚊帐。即是新婚夫妻也是这样。因此,他们的寝室是不能让别人看的。如果有猫哆哩看中了骚哆哩,就会在楼下用一根棍子轻轻地捣骚哆哩睡觉的位置,骚哆哩一听到声音就知道猫哆哩来了,会出去约会。
   说到这里,玉况笑着说:“也有捣错地方挨打的猫哆哩呢。我的猫哆哩是一个汉族,他就在我们家捣到我妈妈的床下了。”
   以前的傣族人不和汉族通婚的,自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十万知青离乡背井来到这里,他们最大的20岁,最小的十几岁,每天起早贪黑种橡胶树,为傣族人民做奉献,很辛苦,深深地感动了傣族村民。
   傣族人不偷鸡摸狗,更讨厌偷鸡摸狗的人。可是,城里来的知青每天干着繁重的活,吃的很差,几个月吃不上一顿肉,他们忍受不了了就去偷鸡。可是,一偷就会被发现,村委会就会找上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搞的他们很难看。
   傣族族长同情这些只有十几岁的知青们,便悄悄地告诉他们一个秘密,让他们每次偷两只。因为,傣族人没有上过学,家里面有多少只鸡,其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每次数鸡都是一双一双的数,有一个单的或者变化就证明鸡被偷了,如果两只两只的偷,知青们可以好好地饱餐一顿,也不会被村民发现。
   傣族人和知青们处得很好,这些知情们一个个帅气十足,又有知识,会讲故事,让那些傣族骚哆哩们垂涎三尺,有的禁不住就悄悄地凑到了一起。从此,汉傣就有了通婚的习俗。遗憾的是,79年知青大返城,许多知青虽然临别时握住心爱的骚哆哩的手信誓旦旦说一定会回来,结果一去不返……
   玉况原本说要领我们在村子里好好地拍照,结果因为源源不断的旅游团队到来需要接待,她抱歉的和我们匆匆告别。
   傣族人的善良,淳朴,真诚深深印记在我们的心里。

共 24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十六多民族之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文中叙述的傣族就是一朵美丽的花,盛开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感谢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用这篇精彩的游记,介绍了美丽的傣族村寨和古老的傣族文化。文中叙述详实生动,重点叙述了傣族女孩玉况对游客的接待,通过玉况的言行,再现了傣族人的民风民俗。文章说的古老民俗文化,也充满现代感,如傣族人当年对知青的照顾,傣族人对现在旅游业的重视和对游客的热情,还有关于银器中含有负离子的说法也让人会心一笑。精彩的游记,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17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4-14 16:36:12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用这篇精彩的游记,介绍了美丽的傣族村寨和古老的傣族习俗。文中叙述详实生动,重点叙述了傣族女孩玉况对游客的接待,通过玉况的言行,再现了傣族人的民风民俗。精彩的游记,感谢发文分享,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你猜        2018-04-14 18:46:07
  老师辛苦了。谢谢。
2 楼        文友:桑瑜        2018-04-14 21:22:11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文化渊源流长,欣赏学习!
生活中的背包客,世俗里的苦行僧。
回复2 楼        文友:你猜        2018-04-15 08:49:21
  感谢老师百忙中留评支持。祝好。
3 楼        文友:何叶        2018-04-16 16:41:18
  拜读猜哥好文,敬茶问好!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你猜        2018-04-16 16:49:44
  谢谢社长鼓励,请批评指导。
回复3 楼        文友:你猜        2018-04-18 13:13:12
  感谢社长鼓励。祝好。
4 楼        文友:匡建华        2018-04-16 22:20:39
  欣赏老师美文,点赞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你猜        2018-04-16 22:44:51
  哈,还需要老师批评指导,祝你开心每一天。
5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4-17 07:05:02
  通过阅读此文让我们对傣族人的生活习惯和民风习俗有了很好的了解,感谢猜哥的精彩分享。创作辛苦了,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5 楼        文友:你猜        2018-04-17 10:05:46
  谢谢老师,请多批评指导。
6 楼        文友:何叶        2018-04-18 06:23:23
  恭喜精品!猜哥真棒!
何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