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人脉(小说)
【编者按】读完这篇所谓的小说,心情十分沉重。处于编与不编,发与不发的纠结中。《人脉》讲了三件事,一件是去镇政府办残疾低保必须分户的证明,签字过程令人心酸。二件是同学孩子想报考航天学校,到派出所、武装部开具证明的事,后因为迟到而误了报考,读来令人叹息。无论什么原因,致使事情没有这样顺利办成,实在属于工作人员工作作风问题,或为民情怀问题,或吃拿卡要等思想腐败问题,特别是办一个低保,人情礼花去几百元,实在让人气愤。三件是跟老师的对话,关于发朋友圈点赞留言的问题,作者希望给老师刻猴的作品拍成美篇,为其宣传,而老师不温不火看似冷淡的对话,其实反映了老师做事的严谨和不浮澡。当前很多人图虚名,很在意人家点赞,或互赞,广泛宣传、要求转发作品扩大影响等等,都是急求于成,急功近利,急于表现,而不脚踏实地。做学问特别来不得半点虚假。当下多媒体时代,很多人更在意虚的了,而忘记了老老实实学习,老老实实写作思考。作者这篇文章,准确地说,不是小说,是现实真实的反应,在记叙这些事上,没有“大局”“冷静”“客观”地反映真像。作为文章,任何为文者,不能只站在笔者角度(注意,我没有用作者词语。我对“作者”的认定是,它的功能是社会的,看问题写事情是要全面,不能偏执)。文章记叙的一些事,有的让我都很茫然,如谁规定的办低保必须分户?这是与国家政策相违背的,残疾人享受什么样的政策,贫困人享受什么样的政策,什么样的人才能被评为低保户等等,都是有政策规定的,与分户没有必然联系。至于找人办了,花钱了,那更是错误。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克服,错别字,笔者跟老师的对话,引号、标点等等,文题也是不对,文句也很粗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对编辑或社会的不负责任呢。所以,读者会以为样的眼光苛求你这篇文章的认识、观点、或者错误,因为你这篇文章一旦发出去了,就成为作品,社会上任何一个读者就会以以“作者”的标尺来衡量作者群体。如果一个笔者认识、观点、或者文字错误多,他们就如你指责别人一样指责“作者这一群体”。所以我说,我们每一篇文章一旦成为作品后,它的属性就是社会的了,即文章要有社会属性。否则充其量算个人的情绪而已。如作者在没有征求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好心”地为他做美篇宣传,不但没有讨到好,反而得来冷淡。本来是为文者“不对”,笔者反而说老师落伍了。当然这个故事可以打磨很好的。其实,我很敬重那个老师,他踏实,严谨,不图虚名。做学问如此,做人更是如此。说那么多,就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纠结”。荷塘欢迎大家。【编辑:言农】
11 楼 文友:海之魂山之魄 2018-04-17 20:41:16
欣赏老师的探索精神。有岐见,有异议,未偿不是一件好事。向老师学习!
12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4-17 21:21:33
谢谢海之魂山之魄老师留言,我想用文字提醒某些不起眼的个人行为,他们的污染是慢性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