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故事】侠客行

精品 【故事】侠客行


作者:达不溜先生 白丁,7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62发表时间:2018-04-16 19:14:56
摘要:怀远城的百姓们不知道,但是常勇知道。那可是与唐殿卿齐名的李季白!


   一
   话说很久以前,怀远城里,没有人不知道常爷。
   常爷大名常勇,是首富张秋谷家里的护院头。城里的粮庄、布店,都是张家的。张家占了城北最高的一片,地方也大,绕张家的围墙转一圈,得三炷香的时间。能做张家的护院头,常爷当然不是一般人。
   常爷一个天生的光头,眉毛耸起一道檩。双眼大,滚圆,鼻子很宽,笑的时候鼻翼被脸上的肌肉一扯,更宽。加上一张大嘴,格外威武。常爷有多勇,没人知道,也人人都知道。人们知道常爷武勇,是因为他挑水。按说护院头用不着挑水,这是佣人的事情。但是除了冬三月,常爷每天都挑,只挑一担。而且不是从张家自己的井里挑,要从城南的河里挑。说是一担,也不准确,因为常爷不用扁担。
   三月到十一月,常爷都是光了膀子,黑布鞋,灯笼裤,腰间扎巴掌宽的带子。把两个大木桶装满水,双臂平平拎起来。那么大两桶水,加上又厚又笨的杉木水桶。怕没有一百来斤?别忘了是城南到城北!一般的棒小伙子用了扁担,路上都得歇三歇。常爷一次不歇,一路飞奔,穿城过府,嘴里大声呼喝着路人避让,势如奔马。见了常爷拎水奔来,行人车马没有不躲的。撞了白撞!常爷从不让人!
   大家都相信就算是马车,也挡不住常爷的势头。河水挑回张府,其实没什么用处,何况路上总会洒了一多半。常爷不用这点水,用的是拎水这事,立自己的威风。常爷在此,谁敢打张府半点主意!当然也是给张秋谷看,自己在怀远城四城镇的住!于是年底的例钱总是格外丰厚。
   别忘了常爷姓什么!别忘了怀远城出过什么样的英雄!常爷喝了酒,跟护院的师傅们这么说。师傅们没有不肃然的。
  
   二
   一次常爷拎了水,呼喝着奔入城内,恰好街口一个叫花子捡半个包子,低头跑到常爷面前,摔了。眼看就要撞上,常爷不让!张家有的是钱,常爷有的是威风,这兵荒马乱的光景,一个花子,撞了怎的?
   谁料一道白影欺身过来,常爷手上一轻,人飞上了天,落在街边棚顶上。两大桶水不洒不晃,被一个穿白衣的人平托着,好像托了两个鸟笼一般轻巧。白衣人衣袖挥动,把水桶一抛一接,轻轻放在路边,一滴水也没洒出。扶起叫花子,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街边人看花了眼,再看看棚顶的常爷,知道这下遇到了高人。齐声叫了个好。
   常爷忿不过,跳下棚子,心里知道白衣人力气不比自己小,速度和劲道更比自己不知道高到那里去了。但毕竟是街面上的英雄,气势不能丢。拱拱手,客气的请白衣人留下个字号。山水有相逢,这是江湖上的规矩。
   在下李季白。白衣人也拱拱手。常勇一下泄了气。大清前朝不算,单说辛亥前后,江淮武林道上谁的名字最响?南京到北京,神手唐殿卿!
   唐殿卿身法如电、功力精纯。能手擒飞燕,力断船缆。身负惊世绝技,当年那可是李中堂家的教师爷!唐殿卿谢世之后十年,江淮之间,就是李季白.
   怀远城的百姓们不知道,但是常勇知道。那可是与唐殿卿齐名的李季白!
   常勇噗通一下跪在李季白面前,一面认错,一面要求拜师。李季白扶起常勇,说平生四方游荡,不设场,不收徒,一人逍遥自在。
   常勇恳留李季白在怀远居住,方便朝夕请益。李季白看世道也乱,北方说已经被日军占了,于是也驻足不再北上,自此在怀远生活。
   他谢绝了常勇帮他安家置宅的好意。自己寻清净小巷租个小院。每日携了钓竿,在河边一坐一日。钓了鱼就回家烫一壶酒。不太为自己花钱,但是遇到修桥补路,扶困济寡的事情。却总能给出一个谁见了也得点头的数字。
   有时候也跟常勇们论论拳脚,自此悠闲过日。
   常勇也再不清晨挑水,穿街过巷的时候也不再光了膀子,行止变得斯文有礼。
   百姓们知道是李季白的感召,便风传李季白就是古时候的侠客。
   说白天还在怀远城钓鱼,晚上就盗了南京权贵的金珠细软,天不亮又回到家中,所以才不缺用度。又说李季白不是行盗,而是行侠,口中能吐出一口飞剑,奸邪宵小被飞剑穿心而过,撒上药粉,瞬间化作血水。所以这些年怀远城四方安宁。
   人人都称李季白一声李先生。声望地位远超最有钱的张秋谷和最勇武的常勇百倍,为当时怀远城民间第一人。
  
   三
   没几年,鬼子来了。
   1938年夏天,日军占了怀远城。怀远的煤矿被霸占,成立了“怀远炭业株式会社”。
   作为怀柔政策的一部分,李季白和其他几位当地名流,被日本高层宴请,许以重利。
   李季白成了“怀远炭业株式会社”的股东之一,什么也不用做,每年一箱一箱的分银元。
   日本人用刺刀和棍棒提高效率,威逼工人整天劳动。工人之间说,下百尺深的地底挖煤不算下地狱,给鬼子干活才是地狱。
   会社的大股东,也就是军方代表叫渡边。渡边有两个最大的爱好,一个是小姑娘,另一个还是小姑娘。
   一个是睡不满15岁的小姑娘,一个是,睡了小姑娘之后,用剃刀活生生割了最嫩的肉,趁血没干,在蜡烛上烤了吃。
   1942年秋,瘟疫流行。“怀远炭业株式会社”门口两侧,都堆了四五摞一人高的芦席。人随时会死在路上、矿里,就用芦席卷了埋在废矿坑里。
   后来芦席不够用了,就随便把尸体堆在路边。没多久路边,井下,水渠旁,全是尸体,触目可见,已经超过了活人的数量,甚至堵塞了河流。为了避免疾病进一步扩散,也为了掩人耳目。渡边下令挖了三个大坑,每一个都比怀远城最大的鱼塘还要大几圈。用来把尸骨统一埋葬。怀远城每个人都搬过尸首,满城都是脓血,用石灰一层层垫起来,也无法消除异味。
   再后来,凡是生了病的,不能劳动的,全部推进坑里掩埋。
   按照会社极不完全的统计,三个坑一共埋了一万三千多人。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四
   幸存的人们有时候看到李季白一身白衣,站在河边,手中早没了钓竿。形容消瘦,眉目平静,衣衫却无风自动。
   常勇和他的兄弟们保护张秋谷私下转移财产,被日军发现,全数击毙.
   李季白住的小巷,东头卖山楂球老赵头的孙子,被日军挑死在刺刀尖上取乐。
   十字街口赵婶的女儿,被渡边糟蹋之后削了半胸的肉,一时未死,浑身是血跑回家来。当夜全家悬梁自尽。
   有一个晚上,李季白就换上了黑衣。
   第二天一早,人们看到矿门口岗楼上的日兵软软摊在地上,死去多时。大门口一根麻绳赫然悬着渡边的脑袋。
   门边墙上应该是用脑袋蘸了血,写下等身高的血书:多行不义,必自毙。那得多少血!
   慌乱的日本人到处找还可以控制局面的首脑,却发现日系课长以上四十七人全数毙于家中。
   李季白没出现。
   人们打开他的房间,发现这些年日本人给他的银元金条一枚未动,全贴了封条放在箱子里。
   从此,李季白不知所终。
  
  

共 26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怀远城里,没有人不知道常爷,因为他被人们看作武艺高强,他是当地首富张秋谷家里的护院头。可自从来了李季白他武艺在常爷之上,常勇要求拜师。李季白谢绝了常勇帮他安家置宅的好意。自己寻清净小巷租个小院。每日携了钓竿,在河边一坐一日。钓了鱼就回家烫一壶酒。不太为自己花钱,但是遇到修桥补路,扶困济寡的事情。本来这些清闲的日子被日本侵略者打乱,日本人杀人无数,无恶不作, 常勇和他的兄弟们保护张秋谷私下转移财产,被日军发现,全数击毙.。忍无可忍的李季白开始复仇,矿门口岗楼上的日兵软软摊在地上,死去多时。大门口一根麻绳赫然悬着渡边的脑袋。日系课长以上四十七人全数毙于家中。 从此,李季白不知所终。作品文立意鲜明,结构布局合理,悬念,紧张气氛的营造到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作品中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画面感极强。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推荐阅读。【编辑:闲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1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8-04-16 19:16:43
  欢迎赐稿,祝笔丰!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闲妹        2018-04-18 18:55:34
  祝贺加精。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3 楼        文友:老土        2018-04-19 11:15:02
  欣赏佳作,祝贺精品!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4 楼        文友:劳英        2018-04-22 17:18:26
  常爷是一个护院头,力大无穷。据说两手能提两桶水从城南飞跑回家。一路上行走无阻。一天,一个叫花子眼看被常爷碰到,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白衣人飞来救了叫花子。白衣人的轻捷和勇猛,使常爷佩服。当下拜见入座。白衣人在附近小巷租屋住下。在此劫富济贫,专袭击日本鬼子,为民除害。最后的白衣人死在血中。留下来日本人的金银给百姓。文章写的英雄,打击日本人的事迹。为英雄歌功颂德。故事情节高低起伏,个人性格分明,语言表达通顺。好一篇精品故事,引人入胜的好文章。作者的创作高明!是读者学习的好文章。谢谢作者的佳作,谢谢!
相信自己的努力
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8-04-23 08:57:19
  恭贺佳作获精,欣赏学习了。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6 楼        文友:中岩        2018-04-24 12:54:19
  短短的作品,几乎用一半写常爷,不料全是铺垫,把李季白写得神乎其神,在日军占领怀远城之初,他还能受汉奸骂名之辱,忍辱负重,到后来杀死日系课长及渡边,真是一位惩恶扶弱、行侠仗义的侠客,作品虽短,却写得荡气回肠、豪气干云。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