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韵】有感祭祖与扫墓(随笔)
一、 祭祖
生命代代相承,人在世间停留的时间或长或短,终归要轮回,生死冥灭是规律,无人可敌,无人逃脱。传说中神仙或许超越凡尘,得道升天不再有世俗的生死观念,能与日月同寿,与天地同辉。
撇开那传说中的虚无缥缈、落地生根、踏踏实实生活的芸芸众生,从古到今,谁不为生命短暂而慨叹过。众生大都几十年的在世时间,很容易混过去,不管历尽多少艰辛和磨难,只要活着,就在拼搏;老了,生病了,或者其他原因逝去了,同族亲人都会被安排在一个宿营地。那个不见日月的冥国故人之府居,就是族人根脉的最终休馨之所,老家的同宗嫡系先祖所居地。附上一个令人寻根的词语:“发祥地”。其实大家都已慧悟,我所讲的那就是祖宗的坟茔,一个家族晚辈人共同敬神寻根的源头,宗族的墓地。
寻根,每年的清明节,海外的华裔代表从遥远的大洋彼岸飞回故土,祭奠祖宗,到黄帝陵拜祖,寻求先祖的传承血脉和华夏文明。无论身居要职还是平民,只要能抽出身,肯定到祖辈先人所居的墓碑或墓地前烧钱挂纸,或带飨食供品,进行寻根祭祖活动,以表对先人的怀念。至于祖宗先人神灵能否收到纸钱,收到后是不是能和人民币一样进行买卖交易,那自当别论,反正那是一种在世的晚辈人对先人的心愿。寻根祭祖,是国人的民俗,自古流传至今。
春天清明之时,大地万物开始寻根萌动,破土出芽,舒枝展叶,缀蕾开花。此时祭祖,牢记本源,不忘父母祖先。
二、扫墓
曾在院内有烈士碑的乡村小学先后工作过十几年时间。那里安置在校园内西侧的烈士碑。虽立碑处没有烈士的墓地,然数年前以往清明节时,总有一位老家在本村叫楚枫的老干部,从首都北京的老干所专程赶回来,车上带着漂亮的花篮和中央老干局局长亲笔题写了挽联的花圈,由村干部和烈士家属陪同,来到学校的烈士碑前敬献花圈,向烈士碑致礼。之后就和校长联系,集合为数不太多的学生们,在学校开一次由楚枫首长作报告的讲话会。
这讲话的老革命家,头发皆白,却精神振奋,打着手势加强感召力。他回忆以往,结合现今,对那些死在日寇枪弹或屠刀下,或是死于国内反蒋战争中,还有建国后死于朝鲜战场上的革命英雄烈士们倾心赞扬,表述曾经与之共同战斗牺牲的那些老革命。有时他在讲话中热泪满面,难以平静。他除了带头捐款为学校盖了新教学楼之外,还独立捐款为烈士碑修盖了碑亭。碑亭碧瓦辉煌,廊檐突兀,四柱直立,擎举亭盖。碑座被水泥抹成方座,且有不高的台阶,上面贴上了洁净的瓷砖。凉亭荫护碑身,让烈士的功绩与英明铭刻碑文之上,供子孙后代崇敬瞻仰。因碑前涉及烈士名字与事迹没有仔细调查,且自己以前无以文字记录。只记得上面有抗战英雄,有抗战时的乡村地下党领导,有抗美援朝烈士,还有个炮兵团长叫储绍梦的,他是个神炮手,为在朝鲜战场上能准确命中敌人的目标,身先士卒,壮烈牺牲。传说他总爱亲自调节炮位,三炮下去,对方的目标肯定被击中。
就在一次战斗中,他的第三炮已经打出,敌人的炮火也打到他的炮位上,这位在全军出名的将才储绍梦炮团长,为了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年纪轻轻的,却牺牲在他的炮位上。
还有一位抗日时期的国民党营团级将领,他战死于百团大战的战场上。据说他当时已经多处负伤,部下坚决要求担架队把他抬下去。他看到战场上形势危急,担心已经为数不多的将士们军心动摇,守不住阵地,就坚决不走。让战地医生为他包扎伤口后就地指挥,直到不能动弹,也没有撤退生还的念头。就这样他带领部下士兵坚守阵地,誓于阵地共存亡。这个指挥官最后再一次受到炮击,重伤后死于战场上。战后,国共两党都对其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高度赞扬,还被当时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嘉奖,追认为烈士,得以厚葬。并给他的家属发救济金,享受供养,安排其子读书。解放战争时,国民党撤退台湾,其子在大陆大学毕业,成了新中国的建设者,这抗日英雄的后代后来成了工程设计师。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烈士的后代通过南京档案馆找到了父亲被认定为抗日烈士的资料,之后与中央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经核实后拿到了他父亲的抗日英雄烈士证。正面的碑身上,最后一个刻上去的名字就是那位国民党的抗日将领。这字迹显得有些不整齐,与原碑文不一致。历史用这座矗立的石碑和上面的文字,记录下了那些为国为民不怕牺牲,舍生取义的英雄烈士们的姓名。
碑身背面的碑文,是当时学校的一位姓赵的老师用毛笔书写的,书写后再由石匠就地使用石凿刻刀昝刻上去的,笔迹工整,笔力劲健,昝工精细。白石碑顶是浮雕二龙戏珠,中间刻有掌心大的四个字“永垂不朽”,下面是竖刻的小字碑文,全文如下: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卖国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一枪未发,狼狈南撤,我国的大好河山几乎完全变成了日寇的殖民地,我四万万同胞惨遭日寇的蹂躏。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毛主席带领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敌后,展开了全面游击战,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迫使日寇无条件投降了。
日寇投降后,全国人民本应同心同德建设祖国,但国民党反动派却点燃了内战之火,调兵遣将进攻解放区,疯狂屠杀爱国志士,我全体军民忍无可忍,奋起自卫,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数十年来,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赴汤蹈火,鞠躬尽瘁,洒尽了最后一滴鲜血。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红色政权,就没有人民的一切。如果忘记他们就是忘本,就意味着背叛。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一九六七年二月八日
最后一竖行是县名村名加“全体社员敬立”字样
这碑文上的文字,是我十几年前在那里教书时从碑身上用纸笔特意抄写下来的,那时是感动于碑文的词句,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现在还留着这张字纸。此时是2018年4月17日星期二。自己无意识中翻看一些橱内的书本资料时,从中发现的。遂留文作为资料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