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看电影留下的久远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看电影留下的久远记忆(散文)


作者:红岸石 布衣,13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59发表时间:2018-04-25 12:33:40
摘要:看电影,儿时最美好、最快乐的记忆,如今那道风景正渐行渐远……

我的童年、少年全都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若能看场电影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
   在过去,每当提起农村就自然而然会想到穷,“穷”是农村的代名词,而且“穷”是全方位的,什么吃、穿、住、行,什么精神文化,都在这个“穷”的组合里。
   那时农村人常年看不到报纸,看不到书刊,专业戏剧团体也很少光顾。有收音机的只是个别户。我家买台收音机那年我还很小,后来又买了台录音机,我们把说的话录进去,再回放出来感到很神奇。
   感到更神奇的是电影,屏幕里人竟会走动、会说话,动物会跑、会叫,跟真的一模一样,我怎么琢磨也没琢磨出来到底是咋回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尽管都是黑白片,我似乎能看到其中缤纷的色彩……
   最枯燥、最煎熬的要属猫冬阶段。这个季节天黑得早,晚上一家人终不能围着一盏小油灯无声无息地大眼瞪小眼,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什么事可做,大多数人家就只能早早熄灯睡觉了。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广播线路通到了我们村,这样能帮助农民消忧解愁的就靠一家一户小小的广播喇叭了。
   每天晚上六点整公社广播站开始播音,伴随着一首激昂的乐曲,一位男播音员用吐字不太标准的声音预告节目。广播内容以播放新闻和样板戏为主,不久有评书连播了,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是大人孩子都熟悉的名字。到点了邻居们就会聚到一起静静地听评书。在夜间二十二点广播在《大海航行靠舵手》歌声中结束,没有尽兴,也没有办法,“广播站下班了,咱们也回家吧。”他们一个个懒洋洋站起伸伸腰,无奈地散去。
   现在的老年人为啥仍对二人转格外热衷?我猜想就是在那个条件下建立的感情。他们仿佛是同二人转一路走过来的,一听到二人转,就坐不住炕,就得扭几下、喊几嗓子。我曾有过不可思议,也曾有过看不顺,“二人转也不是什么高雅东西,怎么就吸引你们如此迷恋?他们的回答可是不含糊:“不看二人转看啥?想看国家的芭蕾舞团演出你能请来咋的?什么高雅、低雅的,老百姓喜欢就是高雅,我们宁可不吃饭也得看二人转!”一阵连珠炮把我轰得彻底没“电”了。我没想到农村的二人转今天也能杀进城,也能登上了大场面。专家们说都别小看二人转,它已经被列入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说这宝贵的遗产一定是祖先们在自娱自乐中的创造发明。
   我跟众多小朋友一样,最喜欢看电影了,由于受条件有限一年也看不到几场。电影下乡的次数很少,全公社只有一个电影放映队,轮流到各村屯放映。露天电影冬天不能放,雨天不能放,周日节假日放映员休息不能放,一年能到我们村里最多也只能四、五次。在温饱还没有解决的年代,农村人想吃顿饺子很难,他们想看场电影可能远比吃饺子还要难。
   听说电影来到村里了,孩子们高兴得能蹦得很高,大人们也是高兴得奔走相告,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来电影了,”“真的吗?你别骗我了,是真的那我可得早点收拾收拾家里的活儿,别耽误看电影。”每家每户都是这样的为不耽误看电影忙活着……
   看电影不单单是看屏幕,还有很多的热闹可看。特别是启动发电机的现场,都觉得新鲜,围着的人足足有好几层,围得水泄不通。那时电网还没有进村,放电影用电就要靠自带的发电机供给。发电机不大,说它离开汽油不行,是靠喝汽油活着的。我就见那师傅拿工具捅捅这,动动那,还要在一个按钮上按几下意思是供供油,然后把一根绳子紧紧缠绕在发电机的轮子上,绳子缠好了,缠结实了,他差不多使尽了全身力气,猛地一拽,发电机哒、哒、哒地就响起来了。顺利的话一次成功,不顺利就得一次次反复这样拽。机器启动着了,灯也亮了,在场人一阵欢呼,转一会又灭了,欢呼声也跟着灭了,一下子就变得鸦雀无声……
   演电影那天是人最集中的一天,来观看的不只是本村人,还有邻近周边村的人,房上、树上、墙头上都是人,人山人海。好的电影一般都要看几遍,在本村看完还要跟随放映队到别的村去看,最远的要走七、八里路。最受欢迎的是战斗故事片和反特故事片,象《地道战》、《地雷战》、《三进山城》、《铁道卫士》、《小兵张嘎》等都是那个年代看的电影。
   进入那场大运动时期,老的电影特别是反映爱情方面的电影都不准上映了,能上映的大都是些革命题材的电影,还有领导人接见外宾的新闻。外国电影主要是友好国家的片子,当时流传着这样几句顺口溜:“苏联电影连拥带抱,朝鲜电影有哭有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但这些现象的出现一点没有减弱人们看电影的热情。
   看电影——深深刻在记忆中的那道风景正渐行渐远,如今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互联网络的普及,家家都是一个随时可以看播放的电影院了。
   追忆过去的时光总认为是最美好的,回首往事也总是让我有不尽的感慨,我细细地咀嚼着、品尝着,苦苦寻找、寻找着当年看电影的那种感觉、那种味道……

共 19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着红岸石老师的散文,自己似乎也不由地随着作者穿越到曾经的往昔,那是每一个人都一旦经历就注定无法忘记的生命底片,那是一段烙在每个人灵魂最深处的温暖往事,人不可能像电线杆子一样单调地活着,必须得散枝发叶,而每个人的不同经历就是你的枝你的叶,痛苦也罢,美好也罢,顺利也罢,坎坷也罢,虽然在黑暗中穿行的曾经让人疲惫,可随着日子的推移,那些痛苦的渐渐淡去,留下的却只有美丽!读着作者的美文,感受到与作者大约同龄人方有的共鸣,还真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欣喜,“老乡见老乡”的兴奋与冲动,作者语言本色,淳朴,通畅,耐嚼,在每个文字后面似乎都有鲜活的画面,作者在写记忆,也是在写生命,而有幸读览此文的读者呢,也是随着导游的指引,饱览并回味文字背后很多难以形诸语言的况味,好文章,大力推荐!【编辑:唐风汉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红岸石        2018-04-29 11:36:34
  编按的文字精彩、美丽,胜过散文本身,学习了,谢谢唐风汉韵老师!
十八岁走上讲台,热爱文字,喜欢写心情,也喜欢写事,用手中的笔记录自己亲历的每一道风景!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