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会飞的花朵(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会飞的花朵(散文)


作者:唐成元 秀才,189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2发表时间:2018-04-26 09:35:52
摘要:在万木花草之间,上下翻飞于丽日之下,千姿百态,目不暇接,好似会飞的花朵,顿感百花吐露芬芳,万物尽显生机。

【荷塘“PK大奖赛”】会飞的花朵(散文) 入春以来,在阳光明媚的晴天,无论庭院、田园、山野,只要有花草的地方,都能看到翩翩飞舞的蝴蝶,在万木花草之间,上下翻飞于丽日之下,千姿百态,目不暇接,好似会飞的花朵。
   蝴蝶似花儿一样的美丽,古往今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古诗词词牌名《蝶恋花》为人们所熟知。毛泽东写的《蝶恋花》,更是脍炙人口。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中有“俱飞蛱蝶元相逐,穿花蛱蝶深深见”的佳句,令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
   目睹蝴蝶,我不禁想起了毛阿敏唱的《思念》:“你从那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分别太久太久……”想起了脍炙人口的梁祝化蝶故事,好似看到了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我还想起了安徒生的童话中的蝴蝶故事:蝴蝶想找一朵美丽的花儿做妻子,在雏菊花不愿意给他建议的情况下,他自己开始寻找起来。似乎每一种花儿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郁金香太过华丽,紫罗兰又太过热情,金银花太普通,到最后蝴蝶终于遇见了心仪的薄荷,可是薄荷拒绝了蝴蝶的求爱,她说我们都老了。春去秋来,等到了冬天,蝴蝶还是没有找到对象,他被钉在了一个古董盒里。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总是不经意地错过太多的美好,当你觉得不想再错过的时候已经身不由己了。
   蝴蝶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喜爱,这是因为它的种类繁多,全世界的蝴蝶有一万四千多种,我国有一千三百多种,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畔,从西双版纳到戈壁滩上,到处都有蝴蝶的身影,尤以云南、台湾蝴蝶最多最有名,什么凤蝶、眼蝶、蛱蝶、斑蝶、粉蝶、灰蝶……种类之多,举不胜举。其大小因种而异,大者如飞鸟,小者如蚊蝇。它们通常都有两对色彩斑烂的翅膀,凤蝴蝶的后翅底色呈黄色或绿色而有黑色斑纹,眼蝴蝶的翅上常有眼斑或圆斑纹,蛱蝶的翅上有各种鲜艳的色斑。
   翅上艳丽的颜色,都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结果,因为蝴蝶的翅上有无数细小的形状各异的鳞片,每片上都有一条条脊纹,每条脊纹上都有凹突不平的细微结构和不同颜色的色素颗粒,光线照射到脊纹上,便发生反射、折射、干涉等物理现象,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美丽色彩。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特别喜爱蝴蝶,在编织、机绣、插花、印染、陶瓷、雕刻、剪纸等工艺美术作品中,都常用蝴蝶作图案题材,赏心悦目。特别是我国的台湾省,早在很多年以前,人们都爱用蝴蝶做装饰品。近年来,随着工艺美术的发展,据说云南每年要用数以万计的蝴蝶翅膀为原料,制造人物、山水、花鸟等艺术品,受到了很多外国人的喜爱,每年大量出口,赚取了不少外汇。
   蝴蝶的繁育很有趣味,它的一生像我们饲养的蚕一样,要经历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四个时期,生物学上叫一个世代。一个世代的时间长短不同,短的二十天左右,长的多达一年以上。我曾对凤蝶的一生进行过细心的观察:最初一只蝴蝶停留在叶子上,扑扇着银翅,产下了它宝贵的卵,然后卵孵化变成毛毛虫,然后变成茧,再然后破茧出成虫,既是在野外看到飞舞的蝴蝶。最有趣的是看蝴蝶茧的羽化,在茧子里的蝴蝶身上没有任何美丽的痕迹,它一点点挣扎,努力接受着生命中应有的暴风雨,它一次又一次努力,终于挣脱了茧的束缚,掉到了另一片树叶上。这时,它惊奇地发现,眼前是又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它开始向前飞去,可是,刚要动一下,整个身体便从树叶上滑落,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它好像很疼,它想要打消起飞的念头,经过好长时间的努力,它没有动一下。突然,它积蓄力量,一下子跳了起来,迎接它的是又一次摔落,但这一次它没有犹豫,马上煽动羽翼,终于一点点飞了起来。它惊喜地颤栗,继续努力,接下来是它的第三次摔落,第四次起飞又开始了,比前几次稳了些,没有摔落。一阵微风吹过,花儿、草儿,颤抖了一下,它也跟着花儿、草儿有节奏地倾斜,而后终于稳住了,成为美丽绝伦的蝴蝶,翅膀闪着彩色的光芒,眼睛清澈犹如一口碧泉,身后还伴随着金光,它不停地扇着翅膀迎着蓝天向远方飞去……
  
   说明:此文也曾在1982年5月份的《万县日报》上刊出,现在作了一些增删。

共 16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的标题很别致,作者巧妙地把蝴蝶比作“会飞的花”,真是绝妙的比喻,新颖,形象,生动而又充满情意,让我不禁想起“杨花榆夹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的诗句差可比拟。开篇作者旁征博引,古诗词中关于蝴蝶的意象,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古曲作新意的“蝶恋花”,还有杜甫、梁祝等文人雅事的插入,都给文章增添了文化味和情致。如果说文章的开头是散文,而在正文部分却转为科普小品类文章,不同风格的转换,作者运用娴熟,过渡自然而不留生硬之痕迹,确实体现了高超的写作才能。介绍蝴蝶时,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一一道来,如数家珍,显示作者相关知识储备之丰厚,写作态度之严谨,仅此一点,就值得广大文友们学习了,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今天,慢工作巧活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但对于热爱文字的业余写手而言,抛却太过的功利之心,写点确实用心的文字,还是应该提倡的大问题。推荐阅读!【编辑:唐风汉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天龙        2018-04-27 21:26:03
  期待老师更多美文演绎哦!!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