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开】叠元宝,叠元宝,送给亲人诉衷肠(散文) ——----南垣村之十
清明时节叠元宝,往事幕幕泪盈眶。泪眼朦胧中,亲人的容貌一个个,过往经历一桩桩。
在满眼蓬蒿的座座坟茔中,安息着我慈祥仁厚的爷爷、勤劳坚韧的奶奶、还有我至亲至爱的父母,善良仁慈的叔叔婶婶们。
我为爷爷叠上一筐最亮最亮的大元宝,他愿意送谁送谁,阴间同样有穷人。他老人家一生乐善好施,同情那些穷人明。广交朋友重情义,藐视金钱如粪土。听邻居六斤奶奶说,解放前,爷爷带人跑运输,南垣片的车马队都愿意跟着他(因为他大方仁义讲义气),从山下拉上食盐啊洋布啊什么的,到山上换回玉米谷子木头等,我爷爷一辈子挣的钱用麻袋装呢,但就是不往家拿。怪呗?接济穷朋友了。为此,奶奶没少跟他拌嘴生气:“家里孩子多,几亩薄地糊不了口,娘家常常接济咱家,你却把钱都接济你那些穷朋友了。”解放后,他们的儿女们长大成人,个个有出息,爷爷吸着旱烟,捋着胡子笑眯眯的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奶奶斜爷爷一眼,不再说话。
我给奶奶叠上一筐最精致最讲究的金元宝,愿怎么花怎么花,再不要为过日子精打细算。奶奶一生勤劳节俭,穿粗布衣吃粗茶饭,不曾下饭馆,不曾进酒店,不曾戴金银,不曾穿绸缎;不曾逛街逛商店,不曾看戏进影院;不曾招摇人前晃,不曾玩牌搓麻玩;吃苦耐劳一辈子,换得儿女前程远。不图虚荣求踏实,影响子孙万万年。
奶奶活了84岁,早已四世同堂,却从不准儿女为她做寿,怕耽误孩子们的时间,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不要误了公家的事!家里的事是小事。”奶奶呀,尽管您的的子孙很为您长脸,有当官的,做生意的,有国家公务员,有新华社编辑,有北师大教授,有央视记者,但您从不炫耀,不张扬,您淳朴得像那祖辈赖以生存的黄土,坚强得如雪山上的青松。奶奶啊,您的美德吾辈时时记心头!
奶奶宠我,我从小就跟奶奶一起生活,我童年的记忆里,奶奶就没有睡过觉,我晚自习回来,她坐在纺车前摇啊摇,扭过头手却不停地说:“炉壑子里有窝窝片,锅里有米汤,趁热吃吧!”我进入飘渺的梦乡,看到的是奶奶摇纺车的背影,那嘤嘤嗡嗡的声音在我听来就是最美妙的音乐。第二天早上,我睡眼朦胧中又看见奶奶摇纺车的背影,我经常心疼地问奶奶:“您又是一夜没睡啊?”奶奶笑着说:“傻孩子,我刚起来。”勤劳坚强的奶奶啊,你一辈子纺了多少线,织了多少布?纳了多少底,做了多少鞋?你从来不知道享受的滋味,只知道干活吃苦。你生了十三个孩子活下来八个,养不活的就夭折了。爷爷常年在外,你除了带一堆孩子,还要下地干活,男人能干的农活你样样拿得起。奶奶啊!你一双被裹过的小脚,竟支撑起十三口人的家,犁地摇耧赶车拉粪,整田浇地出圈担茅,连那些身强力壮的男人都不得不佩服您!奶奶啊,你现在可得清闲了?可尝到享福的滋味?
我为父亲叠上一筐灿灿闪光的银元宝,让他好好孝顺二老双亲,呵护早你而去的二弟与紧跟其后的三弟。父亲是孝子,家里的老大,从小目睹了母亲的艰辛,挑起长兄的责任为父母分忧,经历了大家庭的一次次变故,迈过了一道道人间坎坷,挺过了一道道惊涛骇浪,品尝了一杯杯苦酒,体味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磨圆了年轻时的棱角,练就了一副好脾气、好德行好人缘,慈善的脸上刻满了沟沟壑壑。父亲啊,您活得太累,太累了!在那个炎热的夏天-----2009年的8月8日,在亲人的悲怆的哭喊声中,您一步一回头地走了,撕扯着女儿的心走了,带着无穷的牵挂走了。在那个世界,您不会孤寂,有爷爷奶奶的呵护,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父亲啊,您安息吧!
亲人们,请收好我为你们精心叠制的元宝,那闪闪的光彩,是子孙们的颗颗孝心。
2018年清明节前于临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