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汉】劳动赋(古韵)
深磨久砺,炉火纯青;千锤百炼,巧匠能工。劳动者执其业,创业者笃其功。惟劳动乎,谱人间绚丽之奇迹,涌历史铿锵而前行。世界文明之绵绵不绝,人以劳动为千秋之系;人类繁衍而生生不息,劳赋人类为万物之灵。终至五行以分,八作而盛,天安地泰,海晏河清。
溯夫混沌初开,洪荒徒有浩瀚;人类方启,劳动始获文明。捕猎而食,磨石器以击狂奔之兽;协作以力,共抬重而发嗨吆之声。钻木取火以燃,涩硬而化熟软;仓颉造字称圣,文字以代结绳。伏羲制网罟①,以赡民用;炎帝制耒耜②,以创农耕。于是六畜旺,五谷丰,庶民富,社稷兴。
乃知精卫填海而不休,衔木石以平攸害;女娲补天而无止,正四极而颛民生。愚公挖山而笃志,大禹治水而亲躬。此乃中华精神源头之所在,民族顽强意志之象征。都江堰潺潺兮,李冰父子名垂之青史;红旗渠奕奕乎,林州父老永载之勋功。爆破能手,李双良搬渣山高高而身率③。铁人精神,王进喜搅石油滚滚以拼冲④。杨善洲守荒山而造绿洲,风尘仆仆;焦裕禄植泡桐而治沙害,铁骨铮铮。时传祥不嫌掏粪之累脏,受国家主席之接见⑤;李素丽专心售票而细密,获全国劳模之芳名⑥。袁隆平半世纪之呕心,誉水稻杂交之父⑦,屠呦呦千百次之沥血,获医学诺奖之荣⑧。可见脑体之劳并无贵贱之界,成败之果可辨勤惰之形。
观夫今日之神州,黄钟高奏,大吕长鸣。改革披荆而斩棘,发展迅猛而峥嵘。赳赳乎,中华进入之新时代;赫赫乎,经济赶超乎日美英。高铁神龙乎飞驰电掣,高速公路乎交错纵横。蛟龙捉鳖而潜海,嫦娥探月而遨穹。辽宁号之航母跃跃扬帆,以圆夙梦;珠港澳大桥昂昂龙舞,飞架长虹。然则成果之佼佼,得之岂是左萦右拂而随随意意;征程之漫漫,来之并非敲锣打鼓而轻轻松松。无不饱浸农民工滴滴之汗水,科学家耿耿之研精,企业家孜孜之心血,领导者拳拳之心倾。至乃泥瓦工,园林工,环卫工,工工关乎城乡建设与环保;医护员,家政员,保安员,员员紧系居民生活与安宁。
况夫九层之台,起于土垒;合抱之树,始于芽萌。不积细流无以汇大海之阔,不积跬步岂可攀五岳之峰。大厦由一砖一瓦而砌,幸福靠一点一滴而凝。多少众生之奔波,披星忙忙而戴月;多少英才而劳作,沐雨碌碌而梓风。勤劳者可砺浩然之气,惰懒者必现憔悴之容。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饱食终日而五谷不分,羞堂堂血肉之躯体;身材魁梧却四体无力,辱眷眷爹娘与祖宗。
乃知大脑常用则灵,肢体不用则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春日之苗如劳,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磨刀之石如惰,不见其显而渐有所亏。民生在勤,不劳焉能名就;勤则不匮,非勤谈何功垂。劳而所得,味之醇而品之亦美;不劳而获,得之速而瞬间或没。埋头苦干为本分之人,终得馈报;游手好闲非善良之辈;必定悲催。坑蒙拐骗,必遭之绳法;勤耕细作,当熠之金辉。
谁见幸福从天而降,谁能梦想自动成真?从无飞来财富之易,岂有天掉馅饼之闻。勤乃百事之秘窍,手为万物之父亲。寒冷不冻下力之汉,苍天不负勤勉之人。嗟夫!劳动立地而顶天,为人间最美之风景;劳动崇高而伟大,乃万世不朽之强音!
--全文1232字,依中华新韵
注释:①伏羲,又称皇羲、太昊,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他发明创造了八卦,制造了网罟(wǎnggǔ)这种捕猎工具,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②炎帝,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炎帝制耒耜(lěisì)这种古代农具,奠定了农耕基础。③李双良,山西省人。1947年到太钢工作,曾担任班组长、工段长、加工厂副厂长等职。1989年、1995年两次荣获全国劳模称号。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闻名全国冶金行业的"工业炉渣爆破能手"。1983年年近花甲的李双良主动请战,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带领渣场职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把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高23米、占地2.3平方公里、总量达1000万立方米的渣山搬掉,累计回收废钢铁130.9万吨,创造经济价值3.3亿元。④王进喜黑龙江省大庆油田石油工人,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⑤时传祥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1959年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全国“群英会”,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握着他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也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⑥李素丽,女,在任北京市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期间,认真学习英语、哑语,并努力钻研心理学、语言学,利用业余时间走访、熟悉不同地理环境,潜心研究各种乘客心理和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不同乘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⑦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⑧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您好!
看到您的跟评或叫回复很高兴。编辑、作者之间进行交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作品更加完美。
作品都是让读者看的,作为编辑也是读者,编辑的过程也是学习、理解和欣赏的过程,自然也会有一些感觉和感受。
首先,我在编您作品的时候,没有也不可能用编审论文那样的要求。即便是论文,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是就某一论点进行论述和论证。而作为文学作品,也不能说它仅仅是截取一点、一个面或一个片断而不考虑它的合理性。
其次,劳动是伟大的,劳动创造了财富。但劳动与海晏河清、特别是庶民富完全是两回事。海晏河清一般是指社会政治生态。我在编按中说的,只是想提醒您,不能用劳动直接得出海晏河清和庶民富的结果。当然不劳动肯定不会有富,但劳动了,富的不一定是劳动者。不然就不会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些反映劳动者疾苦和悲惨处境的诗句了。所以说劳动者也就是庶民的富是有赖于社会生产关系或政治制度的变革。这样说并不是要您在作品中要去面面俱到,写成论文,而是说在赞美劳动时,要注意把握度和合理性。
再次,改农民工问题,是感觉您上面所述说的国家发展变化,经济发展、高铁、高速公路、神州飞船、辽宁号航母、珠港澳大桥等成就,后面承接到建设者的时候,落脚到农民工上,也需要斟酌。因为这些成就的取得不是仅农民工的汗水就能概括的,也需要注意合理性。任何一个编辑都不可能要您把所有的行业和岗位说全。
最后在对劳动作概括性赞美和歌颂时,感觉您前面的文字和着眼点都很大气,而寒冷不冻下力之人与前面的文字在格局和层面上变小了、变低了,不太匹配。完全可以删去,何况寒冷不冻下力之人也仅是指冬天的劳动。劳动的崇高和伟大,也不仅仅是因为在冬天劳动不冷而能成就的。
就您的作品体裁来说,在楚汉也是独领风骚、独树一帜的。作为读者和编辑自然也是很欣赏的,也希望能够更完美和让人挑不出毛病。作为编辑,我对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都是很严格的,会从思想性、艺术性和逻辑性及合理性方面严格把关,我觉得这也是对作品和作者负责。不会不负责任的随便去赞美或批评。也非常希望能和每一位作者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探讨,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您跟评的回复。不妥之处,敬请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