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八一】医院发生的故事9—16(小说•旗帜)

编辑推荐 【八一】医院发生的故事9—16(小说•旗帜)


作者:军旅作家18 探花,12411.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196发表时间:2018-05-02 22:40:23
摘要:医院工作人员如果一心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着想,老百姓一定是高兴的;如果一心为了盯着人民群众的钱包,我们的社会就是悲哀的……

【八一】医院发生的故事9—16(小说•旗帜)
   医院拥政爱民工作做得好,省里领导要来检查工作,省军区领导也来,军区领导、联勤部的领导也要来检查工作。领导来之前,市里领导、军分区领导,医院上级的分部领导就开始准备迎接工作了。
   写材料,找感人事件,分部政治部宣传科、秘书科来人了,主任带队,科长跟班,干事们各显本领,写材料,拍照片,录音像资料,制作宣传版面。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已经初具规模。
   “八一”建军节前夕,省委副书记带领省市领导来了,军区领导、联勤部领导、分部领导也来了。
   正在这一天,一个老百姓拿着感谢解放军医院的锦旗,几个敲锣打鼓的老百姓紧随其后,很是吸引人。军区报社、省报社、电视台、电台的记者们,马上抓住了这一个亮点。
   第二天的新闻媒体宣传了这一个敲锣打鼓送锦旗的事件。蒋干事也是很高兴的参与协助者。蒋干事到报社准备多拿几张当天的报纸,为今后的宣传工作留下珍贵的资料。
   年轻的李明吉记者悄悄地告诉蒋干事说:
   “举报杨正政委的告状信,报社、电视台收到了不少,估计省市领导也会看到的。你们部队医院的上级领导会不会收到?说不定杨正政委很快就要被迫转业回老家去吧。”
   “怪不得我今天上午就发现杨正政委很不开心的样子,其他的领导也是怪怪的眼神,我还以为这几天政委工作太劳累了,可能是没有休息好的原因,原来是举报信的问题呀。你知道那举报信写了一些什么内容吗?”蒋干事看着年轻的李明吉记者问道。
   “我没有看到举报信,但是新闻部主任看到了,主任说,社长开会说了,今后报社宣传他们医院的新闻,一定要慎重,不能被他们的表面现象给蒙骗了。你看报社的不信任,这等于是要封杀的前奏呀。”
   蒋干事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拿了几张报纸,就告辞。回到医院大门口,蒋干事看见几个门店小老板,看着他在笑,因为他们都相互认识,就走过去寒暄点头。
   “蒋干事还不知道吧?今天一大早,门口就发现了几张传单,说政治骗子欺上瞒下,花医院的钱,雇来了敲锣打鼓送锦旗的人,为自己买好名义,想靠蒙骗领导提升当大官,真是人神共愤天理难容的。”
   “这一件事,我还真不知道的。你们看到了?”
   蒋干事联想起报社李明吉记者说的举报信,心里就感到这一件事的麻烦制造者,不是小儿科的游戏了。
   “有的人从地上捡起来刚看了一眼,就被站岗的几个小兵给收走了。估计有十几张吧。”
   蒋干事感到老百姓说出来的信息看起来是很真实了,也不便多说什么,就回到办公室,看到其他几个战友同事也心事重重的样子,没有了往日的说笑。
   几天后的市电视台生活频道里关于医院的新闻事件,又一次引起大家的议论。本市电视台播出了一个老人在医院住院,几个子女不给交钱,不来人看护,医院联系不到他的子女任何一个人。接着就出现了医院领导的画面。领导说:“我们医院因为找不到病人家属,为病人治疗花钱一万元了,这钱怎么办?我们医院本来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也是想学雷锋做好事的。但是在我们医院每年都会发生几起这样的事情,医院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希望大家理解医院的困难,不要动不动就说医院见钱眼开,一切向钱看了。现在老人的身体恢复好了,我们希望老人的孩子们,尽快把老人接回家。”
   接下来老人说:“我有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老大叫……”虽然老人说得慢,声音被压低了,但是因为说的是地方方言,当地老百姓还是能听清楚叫什么的,只说了三个儿子的名字,没有说两个女儿的名字。
   蒋干事听到的信息,是这一家医院采取拉病人的奖励活动。具体有凡是出租车给医院拉来一位病人,医院就奖励出租车司机五元钱。这也是一个活广告的作用。其他人对此褒贬不一。
   蒋干事和医务处的助理员小廖说了情况。廖助理员说:“这一件事,我们医务处知道的更早一些,主任给咱们的院长汇报了情况。院长说:不能跟他们学习这一套的。所以,咱们的医院就不去搞这一个花架子了,还是踏踏实实干活吧。”
   这一天分部副政委王大校带领工作组又来到医院,一行八人,副政委和秘书找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一一谈话,科长和一名干事找主任们一一谈话,四个干事分两组分别找一般的工作人员一一谈话。
   蒋干事也被分部秘书科的两名干事叫去谈了话。
   “你知道告状信的事情吗?看到告状信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没有?你发现什么人值得怀疑?医院内外有撒传单的情况,影响到了什么人……”
   蒋干事都一一如实汇报,说了报社李明吉记者提供的情况。
   “你说的这一个情况,说明地方领导、报社、电视台都收到举报信了。这不是一个小事情的。”
   谈话之后,写成了谈话记录,并且留下了蒋干事签字。
   第三天上午,医院召开了全院大会。分部副政委在主席台中间坐下,院长、政委等领导坐在两边。
   杨正政委主持会议,欢迎王政委讲话。
   分部副政委王大校看了看大家,就说了两天来的工作组的调查结果,肯定了医院领导的工作,肯定了医院党员干部的工作。
   最后说:“本来今天早晨我就要坐车回分部走了。如果走了,就不会给大家开这一个会了。现在想了一下,我来一次不给大家说几句,也是有一些不妥的。我们工作组一行八人,找大部分同志谈话了解情况,也是很细致的。昨天晚上,谈话到一点多了,又来一个同志谈起话来,劝了你还不想走,你不休息,精神还很好,我没有你那么好的精神呀。你说,那一个领导不走,医院不能太平呀,那一个领导不走,大家不答应呀,你说你不是代表个人,是代表医院党员干部的大多数呀。大多数不满意,会坚持告状,直到把状子递给北京总政治部纪检委去。”
   会场上有不少人在嗤嗤笑。副政委王大校看了看大家,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昨天晚上,你走之后,我也没有休息好。我也想了许多,工作组也收集了几百页的材料。我回去之后,会向分部党委如实汇报的,医院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你代表不了大多数的。好了,我也不说了。”
   副政委看了看大家,就想站起来离开主席台。
   院长高建国面无表情,没有要讲话的意思,杨正政委有一些微笑的说:“感谢王政委对医院工作的肯定,大家欢迎。”
   于是,会场上响起来热烈的掌声。
   这一次会后,大家就议论起来是谁半夜找分部副政委王大校谈话了,猜测着分部副政委这么大的领导不满意了,看起来杨正政委并没有因为这一封信被上级领导否定,相反领导对杨正政委好像是更器重了。
   院长高建国又出差了,有人猜测院长也不是那么容易甘拜下风的,分部副政委王大校开会时,院长的表情就很不乐意,说不定王大校对院长不太满意,谈话的具体内容虽然大家不知道,但是从表情上也可以看出来一些情况。
   又是例行的大会。杨正政委讲过工作之后,就提到了一个小插曲。他说:
   “举报信的事情,分部副政委带领工作组一行八人,谈话几十个人,最后结论是:领导肯定了我们医院的工作。王政委说你不代表大多数。你说谁不走,医院就不能太平。领导叫我走,我就走。我走了,你以为你就会被人重用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写了几十份儿举报信,给领导寄过去,领导就完全相信你的话了?你以为撒到大门口十几张材料,老百姓就都全部相信你?你说,医院花钱雇来了老百姓送锦旗、敲锣打鼓,是欺骗领导、欺骗记者。送锦旗的老百姓会同意你的说法吗?送锦旗的老百姓是有名有姓的,分部工作组也去实地核实调查了。他前一天来送锦旗,医院门诊郭主任看了,发现有一个字写错了。老百姓拿回去改了一下,第二天送过来了,有几个人敲锣打鼓来表示感谢军队医护人员的一番好心意,省领导、部队上级领导看到了,记者看到了,这算什么欺骗领导,欺骗记者?”
   会场上有人在偷偷地笑,有人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杨正政委停了一下,继续说:“你也很辛苦的,半夜三更写材料,打印,买邮票信封邮寄,还散落了几十张吧。有人说是传单,有人说是匿名信。上级领导不是你想的那么低能愚蠢,你以为领导是那么好糊弄呀?”
   主席台上的李岚副院长微笑着看杨正政委,轻声说:“散会吧?"
   杨正政委才微笑着提高了声音,宣布说:“散会!”
   会后议论杨正政委的讲话,表示了上级领导对他的信任、支持,看起来想叫杨正政委离开医院的人,没有达到目的,也许暗中生气较劲的战车,真的马上进入快车道了。
  
   十
   院长高建国回来了,满面春风,一副春风得意的笑容,挂在他的脸上。高建国见到大家都是微笑着打招呼,友好的客气,长者的宽厚,也不失威严。
   开会,又是全院大会。高建国院长讲了提高医疗技术,需要选拔一批人才走出去进行培训进修交流,学习大医院的好经验。他说:“我这一次出差,学习了兄弟单位的经验。人家小医院,派出几个肯学习的年轻人到大医院学习,开阔眼界,经过几个月培训之后回到医院,就是骨干了,就可以带动本医院的医疗技术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咱们的小医院,没有几个病人,你没有见过世面,你知道什么?你什么也不知道,病人就不来你的医院。医院没有病人,医生、护士们就更加缺少见识,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咱们医院也要派出几个人去大医院进修,我的同学就在医院任职,现在已经提升为副院长了。我给他一说,他很欢迎的。他说,你早应该这么想了,早应该派出年轻人来大医院开眼界了。”
   会后,医疗技术人员很高兴的,谈论高建国院长的同学有地位有水平,帮助咱们的小医院培训年轻人,医疗技术提高了,病人来多了,自然就有钱了,大家的奖金自然就多了,腰包鼓了,想买什么,拿着奖金就买什么,他们暴发户财大气粗的,很牛气,现在咱们也不输给他们,你看咱们也是喜气洋洋美滋滋的。
   杨正政委和政治处任大军主任谈话,又一次提到了调查史东升的材料,院长说他找不到了,那就是不想拿出来处理史东升了。
   “医务处张来电主任那里还有老百姓的举报信,工作组三个人调查的老百姓,现在也是可以找到的。要不要重新调查一次?”任大军主任也是想把这一件事落实一下的。
   “那就找那三个同志谈话,尽快进行第二次调查吧。”杨正政委感到也不能再三催着院长要材料的。
   任大军主任首先找政治处胡干事谈了一下。胡干事说:“自己家最近老人病了,孩子也闹病,爱人身体也不太好,自己实在不能参与这一次的调查了。”
   任大军主任和医务处主任张来电说了一下重新调查的事情。张来电主任说:“保证一个人,还是小廖,随叫随到,不讲价钱的。”
   任大军主任和后勤处处长一说,处长说:“还是老曾,他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于是,任大军主任向杨正政委汇报情况。杨正政委马上说:“那就是说胡干事不想去调查了,找借口的目的就是害怕得罪人,只能换人,叫蒋干事配合吧。”
   于是,任大军主任找来蒋干事说了情况。蒋干事马上答应了。任大军主任找来老曾、小廖、蒋干事三个人交代注意事项,要求三个人要互相配合,留三份,人手一份,给杨正政委一份复印件,再上医院领导班子会上进行研究讨论,免得院长再一次拿走,再找不到了。
   任大军主任离开会议室,蒋干事就听见医务处助理员小廖说:“蒋干事你是新手,我们两个已经调查过一次了,这一次就不用去现场了,你去调查,拿回来材料,我们签字,你看好不好?”
   后勤处的管理员老曾也说:“这样最好,省时间,办事效率高,我们签字就是了。咱们实事求是,也不是我老曾怕跑腿,偷懒耍滑的。”
   蒋干事也看出来这样最省事,自己去一次,也是见识一下老百姓的淳朴善良,感受一下医院医德医风教育在社会上的反响吧。他记得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次调查工作,对自己今后写新闻报道也是一个促进吧。
   蒋干事调查一周之后,就遇见了一个门口的门店老板。老板说:“蒋干事很忙吧?你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派你去调查吗?人家胡干事推说有事,就是不想参与调查了。所以,就派你来调查了。调查了,能处理吗?你还年轻,看不透调查什么人的违纪证据,是会得罪人的吗?”
   “你听到了什么?有的调查之后,发现原来本是一个清官的。有的是被人诬告的,有的是被人设计陷害的,有的半夜一点多了,分部工作组劝了,他还不想走,不让分部副政委休息,副政委生气了,开会还提起了这一个事情的。”蒋干事也是没有办法给出更多解释的。
   调查结束,四份材料,小廖、老曾、蒋干事都签字,按下红手印。老曾说:“蒋干事你写一份报告,如实反映我们的调查结果。交给领导研究处理吧。”
   蒋干事很快就写出来一份调查报告。
   蒋干事正在办公室看报纸,就看到发表了自己的一篇稿件在三版中下位子。军区报发表一篇,也是不容易的。

共 24861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小说通过军队医院在新时期所面临的体制改革和存在的矛盾,作者进行了深刻剖析。在当时特定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官员下海经商,还是军队医院对外开放,都跳不出一个钱字。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而正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理想缺失,导致个别干部贪婪成性,置军纪国法于不顾,走向犯罪的深渊。政委杨正要对史东升进行审查受到了院长高建国的掣肘,两人形成强烈的对立面。当高建国明确表示要继任院党委书记时,等来的上级批文竟是对杨正的任命。军政主官关系紧张,各怀心腹事,工作不协调,相互拆台,这种现象不仅地方上存在,军队也相应存在。在医院发现散发的传单,在领导的桌子上摆放着举报信,究竟是宵小所为打击报复,还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一个个疑问在读者的心里翻腾。军队医院就是为部队服务的就是为军人服务的,当服务于利益搭上了关系,便变了味。医院出纳员小刘每天经手大把的钞票,在他交女朋友而囊中羞涩之时,将手伸了出去,他的手已经被牢牢戴上手铐。当保管员小郑抵制不正之风,领导的权利在发挥作用。供应商与个别领导勾搭连环,提高药品价格,作为对领导的回报,罪恶的交易形成了一个怪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坑了患者。‘军队姓军不姓钱。’这是振聋发聩的呐喊,也是军队最有力的强音。军队医院改革必定伤筋动骨,必定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些人手握权利,为己谋私,贪赃枉法,污染了政治环境,便不得军心,民心。正应了一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小说很是耐读,也很有警示教育意义,反腐永远在路上。感谢作者賜稿八一文学,欢迎精彩继续。【编辑:唐山青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唐山青石        2018-05-02 22:42:02
  感谢作者賜稿,欢迎继续支持八一文学。
2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8-05-03 08:50:27
  谢谢唐山青石老师的辛苦编辑,写了如此深刻的编者按。祝福八一社团的编辑们,共勉同进步吧。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3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18-05-03 08:54:29
  扼腕连连,唏嘘不已,拜读了,很有味道的小说。
今生何求
回复3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8-05-03 12:37:19
  谢谢夸奖,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是最近一段时间,反复思考,才创作了一篇这样的小说。欢迎大家围观、批评指正。
4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8-05-06 12:48:39
   许多的老军人,退役老军人,都感到了许多的不满意,多次呼吁再不整顿部队,就要亡党亡国了。现在十八大以来终于看到了希望,抓获军中大老虎,就是大好的消息,少将被抓了,他的父亲,上将被称为“西北狼”的副主席,也被抓了,还有一些他们的关系户也落马了。这不是一般的好消息的。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5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8-05-06 12:50:31
  小说通过军队医院在新时期所面临的体制改革和存在的矛盾,作者进行了深刻剖析。在当时特定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官员下海经商,还是军队医院对外开放,都跳不出一个钱字。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而正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理想缺失,导致个别干部贪婪成性,置军纪国法于不顾,走向犯罪的深渊。政委杨正要对史东升进行审查受到了院长高建国的掣肘,两人形成强烈的对立面。当高建国明确表示要继任院党委书记时,等来的上级批文竟是对杨正的任命。军政主官关系紧张,各怀心腹事,工作不协调,相互拆台,这种现象不仅地方上存在,军队也相应存在。在医院发现散发的传单,在领导的桌子上摆放着举报信,究竟是宵小所为打击报复,还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一个个疑问在读者的心里翻腾。军队医院就是为部队服务的就是为军人服务的,当服务于利益搭上了关系,便变了味。医院出纳员小刘每天经手大把的钞票,在他交女朋友而囊中羞涩之时,将手伸了出去,他的手已经被牢牢戴上手铐。当保管员小郑抵制不正之风,领导的权利在发挥作用。供应商与个别领导勾搭连环,提高药品价格,作为对领导的回报,罪恶的交易形成了一个怪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坑了患者。‘军队姓军不姓钱。’这是振聋发聩的呐喊,也是军队最有力的强音。军队医院改革必定伤筋动骨,必定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些人手握权利,为己谋私,贪赃枉法,污染了政治环境,便不得军心,民心。正应了一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小说很是耐读,也很有警示教育意义,反腐永远在路上。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6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8-05-07 15:47:58
  军政主官关系紧张,各怀心腹事,工作不协调,相互拆台,这种现象不仅地方上存在,军队也相应存在。在医院发现散发的传单,在领导的桌子上摆放着举报信,究竟是宵小所为打击报复,还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一个个疑问在读者的心里翻腾。军队医院就是为部队服务的就是为军人服务的,当服务于利益搭上了关系,便变了味。医院出纳员小刘每天经手大把的钞票,在他交女朋友而囊中羞涩之时,将手伸了出去,他的手已经被牢牢戴上手铐。当保管员小郑抵制不正之风,领导的权利在发挥作用。供应商与个别领导勾搭连环,提高药品价格,作为对领导的回报,罪恶的交易形成了一个怪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坑了患者。‘军队姓军不姓钱。’这是振聋发聩的呐喊,也是军队最有力的强音。军队医院改革必定伤筋动骨,必定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些人手握权利,为己谋私,贪赃枉法,污染了政治环境,便不得军心,民心。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