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学子的榜样(散文·旗帜)
今年年初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分会与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联合举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在会上浙东分会王晨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他就读大学时的校友谭国玉。感动的事迹让到会者深受教育。
王晨老师就读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所以又简称“哈军工”。陈赓大将首任院长兼政委。这是我国建国初期最高的军事工程学府,也是我国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哈军工于1953年9月1日成立于哈尔滨,直属中央军委,首任政委兼院长的是陈赓大将。建院初期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1960年又增设防化系,毕业的学生中有超过200人被授予将官军衔,是二十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十所学府之一。如今这所高等学府现已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这个当年哈军工学子谭国玉是山东文登铺集镇东谭家口村人,他生于哈尔滨,1949年7月参军入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保送入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学习。毕业后留学苏联古比雪夫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曾任总参工程兵部副部长、工程兵指挥学院院长,少将军衔。谭国玉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土壤切削试验室的建设与土切理论研究及应用指导,撰写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土切理论方面的论文,并获国际优秀论文一等奖,他还参加了74式全液压挖掘机、推土机、拖式布雷车总体方案的咨询、论证、设计、试制、试验与鉴定等方面的工作,该项目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他参与研制的八四式重型机械化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53年谭国玉录取为哈军工工兵工程系部队机械装备科,入学前他只有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这个学历在部队当时已经是秀才了,他是由是部队直接保送到军事工程学院来深造的,当时谭国玉对补习的高中数、理、化课程一窍不遁,上课听不懂,下课看不懂,作业不会做.头两个月测验,没有一门功课及格。在当时按文化程度重新编排的考试中,五门功课一共只得了7分(当时实行五级记分制).苏联顾问团对学院招收进样的学员颇有意见,说:“这是最高学府,怎么能收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谭国玉觉得学习太困难,越往后日子会越不好过,坚决要求退学回部队。陈赓院长了解到他家是四代雇农,七岁就给地下党送信,十七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解放战争中参加过辽、沈战役,从东北一直打到广东,多次立功,是第四野战军某部“老虎连”的指导员。陈赓院长听说他要求退学,便把他叫到小平房自己家里,边吃饭边批评教育他说:“你口口声声喊‘人在阵地在’,实际是啥也不在,给你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不好好学习,还要求走!”听了陈赓院长发自肺腑的一席话,谭国玉下了坚持学到底的决心,他向院长陈赓表示:“死也要死在这里!”他以“人在阵地在”的劲头攻文化堡垒,在跟全班同学继续补习高中文化的同时,决心在短短的五个月内挤时间系统地补习完初中、高中数、理、化.他把一切可以挤出的时间都用于学习上,晚上熄灯以后,一个人溜出集体宿舍,站在走廊、过道的路灯下学,有时躲进有灯的锅炉房里学,实在躲不过去,就在被子里用手电筒照着学,恨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统统用于学习,侵占他的时间,哪怕一分一秒,就好像是割他的肉,要他的命,他把所有时间郡利用上了还不够,只好侵占少得不能再少的睡眠时间,不仅中午不休息,夜间也整宵整夜地不休息.因为睡眠严重不足,伙食再好也吃不下饭.队上、班上每周都要发生一两次“谭国玉不见了”的事故,每次都发现他晕倒在锅炉房里、地下室里或学校拐拐角角而有灯光的地方。同学与老师把他抬到门诊部抢救.他的拼命三郎的精神使各级领导、任课教师和班上同学郡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谭国王学习上有两大优点,一是刻苦,二是踏实.他不爱面子,不务虚荣,不懂就是不懂,绝不装懂,而且不断自我测验,在文化补习后期的一次数学测验中,谭国玉第一次得了三分。此时的谭国玉,已经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
1953年7月2日开始的文化补习教育结业考试(也是升入大学本科的考试)中,谭国玉只有数学一门及格,物理、化学都不及格.接规定,一门不及格还可以作为试读生入系试读一年,两门不及格就要退学了。别人因为要退学而忧心忡忡,谭国王反而如释重负.他想:“这一下可以跳出苦海回部队了。”适时陈赓院长再次把他叫到家里,说他苦大仇深觉悟高,学习刻苦进步大,虽然考试有两门不及格,完全有希望学好.告诉他院党委决定破格把他分到工兵工程系试读一年。谭国玉对于党如此信任、关心自己,感到无比温暖,虽知试读期间将有更大的围难在等待自己,然而他战胜了一切消极情绪,痛下为党的事业攀登科技高峰的决心.从此,再也没有萌发过“想走”的念头。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只有个别功课不及格的谭国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功课全部及格,由试读生转为正式生.到第二学年的上学期,谭国玉考试出现了四分,下学期考试出现了五分,到第三学年上学期谭国玉“消灭”了三分,下学期考试所有的功课都是五分,而且从此“消灭”了四分。谭国玉每到期末考试时,系、科首长都到考场观察检查,看他得了五分。苏联专家不相信,基础这么差的人能考五分?就另外抽一张试题卡片让他再答,结果还是五分。有一次考试,系主任唐凯、科主任林铁峰赶到考场他们不放心,谭国玉对他们说:“请首长放心,这次我准能考五分,你们就不用在这里了。”考试结果,果然是五分.主考对他进行口试时,听完他的回答,总要从各个侧面提问,直到确信他真正懂了、会了才罢休.然而苏联顾问团对谭国玉的学习成绩仍抱怀疑志度,工兵工程系的苏联顾问克拉辛柯夫每当谭国玉抽题作答时,都到考场观察、监督.在铁的事实面前,克拉辛柯夫服气了.他对专科主任林铁峰说:“在谭国玉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战无不胜的。”首席顾问奥列霍夫为谭国玉的学习成绩曾和副院长刘居英打过赌,到最后也只好认输.
谭国玉是我军优秀杰出的代表,哈军工这些带着满身的征尘和硝烟来学习的部队热血青年,不仅能打仗,学习上也是把好手,他们立志改变我军的装备技术面貌,谭国玉是学子的榜样。2009年8月2日谭国玉走了,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