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游古城西安,赏唐风遗韵(散文)

编辑推荐 【风恋】游古城西安,赏唐风遗韵(散文)


作者:呦呦鹿鸣 白丁,3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122发表时间:2018-05-14 20:42:36
摘要:一篇游历西安的文章

第一次去西安是十几年前,当时应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邀请搞项目合作,顺便看了周边一些景点。因为工作很忙,也就是走马看花,一看了之。此次与朋友结伴旅游,虽然走的路线与第一次基本一样,但收获有所不同。
   西安被称为十三朝古都,也有人说十朝古都,还有人说是十六朝古都,不管多少,古都是毋庸置疑的。从西周开始到唐代,西安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华夏文明繁荣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悠久,遗存很多,是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历史名城。看得见的景点有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兵马俑,大明宫遗址,大雁塔,慈恩寺,华清池和明城墙,看不见的文物多得更是数不胜数。
   上下几千年历史,在短时间内只能作一些梗概性地了解。而让我最上心地是唐代,因为小时候就爱上唐诗,知道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诗人。相对而言,西安的唐风遗韵也是比较浓厚一些,即便在短暂地见闻中,依然可以窥斑知豹。
   大明宫已经荡然无存了,广阔的空间,虽然绿茵迷离,杨柳依依,湖水荡漾,所能看到的不过是宫殿遗址而已,有些苍凉,难免令人唏嘘叹息。但是,从遗址博物馆以及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恢复的微缩景观中还是能了解到当时的盛况。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是长安皇城中三座宫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自唐高宗起,先后有十七位皇帝在此处理过朝政,历时长达达二百余年。大明宫占地面积三点二平方公里,是故宫的四点五倍,在当时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最豪华宫殿,被誉为千宫之宫,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大唐的繁荣与辉煌在战乱中划上了句号,大明宫也因此灰飞烟灭,成为华夏文明令人扼腕的殇。
   华清池始建于唐朝初年,原来是大唐皇帝游幸的别宫,唐玄宗时称之为华清宫,其命运较之大明宫要好得多。虽然经历安史之乱,游幸渐衰,几经修葺,难免寥落,但规模依然宏大,宫殿连栋,碧瓦雕栏,楼台亭榭,园林洞壑,遍布骊山上下。如今汤池犹在,虽不见水滑凝脂,流连其中,不禁想起唐玄宗与杨玉怀的那些事儿,"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可叹的是一代雄才伟略的帝王开创的盛世大厦,虽然侥幸没有重滔"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悲剧,但终未能逃脱沉湎声色误国的魔咒,在《霓裳羽衣曲》中坍塌了。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唐代文明的一大特征。大唐帝国一方面向世界敞开怀抱,一方面兼容并蓄域外文化,从西安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唐代出土文物中就能看出端倪,一个外国人骑着骆驼的唐三彩是最好例证。据说,当时长安城有外国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三万多人,与唐通使的国家和地区多达三百个。于是,现在把西安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也就不难理解了。
   走近慈恩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唐代四方楼阁式千年古塔,虽然塔身有点倾斜,却依然宏伟壮观。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主持慈恩寺时仿造古印度佛寺建筑形式建造的,目的是把从天竺带回的佛像,经书藏于塔内。据说,玄奘法师沿古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历经艰险,辗转天竺,曾一度陷入绝境,在大雁的引领下走出险境,故名大雁塔。慈恩寺是一座皇家敕造的寺院,由玄奘法师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并创立了汉传佛教——唯识宗,因此慈恩寺成了唯识宗的祖庭,在中外佛教史上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佛教界高度重视。
   大雁塔以南,是玄奘广场,再向南是大唐不夜城。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元庆典广场,都是以唐文化作为背景的,清一色仿古建筑,采用的都是斗拱飞檐唐风元素,夜晚在流光溢彩中领略盛唐文化,有梦回盛世、穿越大唐的感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把大唐推向鼎盛,长安成为万众景仰的世界中心。很多东西方国家纷纷派人到长安研习盛唐文明,至今仍有很多国家受之影响,其信仰、建筑、民俗和饮食习惯依然保持唐风遗韵。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是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后主持修建的仿唐式寺庙,成为日本国宝级建筑群。唐朝为世界输送了文明,也赢得了世界尊重。
   对于唐朝兴衰,不知别人感觉如何?而历史告诉我们,尊严和尊重不是别人给的,是靠自己努力争来的,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梦,就是要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裕,彻底扫除近代历史上世界列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屈辱,重新拾回自信,像盛唐一样令人刮目相看,获得自尊,赢得尊重。
  

共 17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秦砖汉瓦,唐风流韵,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古城文明与汉唐文化交相辉映。作者从历史角度和人文角度对西安的历史特色与荣辱兴衰进行深入书写。从华清池到慈恩寺,从大雁塔到文化广场,由横向到纵向,衍申至历史人文,交织串插,移步易景,把一个个历史故事融入到有生命有特色的建筑群体中。体现了极高的人文情怀和文明素养,而文末笔锋直至悠关民族的兴衰荣辱观,其笔者的精神价值取向淋漓尽致地绽现。再者,佳作衍古推今,从汉唐遗风到划时代的"一路一带",彰显了佳作的现实意义和极强的号召力。佳作文字优美,文笔细腻,文风大气,融建筑,人文,历史于一炉,精粹独到,形散神聚,把民族荣辱与特色文明有机联系起来。拜读佳作,力荐共赏。【编辑:梁学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梁学伟        2018-05-14 20:46:38
  秦砖汉瓦,古城流韵,将景物特写与历史故事和人文情怀有机衔接,别具特色。拜读,欣赏。问好。
2 楼        文友:呦呦鹿鸣        2018-05-14 21:20:41
  谢谢!学伟老师留评。
3 楼        文友:云朵飘飘        2018-05-14 22:31:07
  西安古城秦砖唐风,作者带领我们游历华清池、慈恩寺、大雁塔和文化广场。谢谢呦呦鹿鸣老师分享美文!
4 楼        文友:呦呦鹿鸣        2018-05-15 05:03:09
  对不起,写错了一个字,把杨玉环的写成怀,经网友指出,特此纠正并表示感谢!
5 楼        文友:三子四以        2018-05-15 07:39:07
  拜读佳作,散文已申报精品
6 楼        文友:钰蝶        2018-05-15 13:12:04
  这是一篇别具特色的游记,集历史故事,景物描写和人文情怀于一体,用词精准,衔接紧密,是一篇值得欣赏和学习的好文!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