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夏威夷行记(散文)
一、欧胡岛的阳光与阴影
随着波音747巨大的机身俯冲檀香山国际机场的跑道,并在鸟儿嘶鸣般的着地摩擦声中缓缓停稳,我便进入欧胡岛的所在地了。虽说欧胡岛是夏威夷群岛的第三大岛,却是整个州的政经、文化及旅游中心,堪称夏威夷最多姿多彩的岛屿。
它具备多种文化特质、瑰丽和多样化的景观,被誉为“群岛的首领”。坐在接机的大巴上抬眼望去,鳞次栉比的楼群在澄碧的海洋之光映衬下,错落分布在檀香山市的葱茏翠绿之中。远处的凤梨田、甘蔗园和波浪形的高尔夫球场,洒满了阳光,像是用油画笔描绘出来的;各种肤色的人们清一色花衬衣蝴蝶般穿行于街衢,仿佛炫耀着阿波罗对欧胡岛的偏爱。
夏威夷的宜人气候,和我数小时前从上海起飞,至韩国首尔机场转机时所遭遇的漫天飞雪、凛冽寒风有趣而快速地构成了由冬至“夏”的转换,以至于在飞行途中,我就不得不以简便的夏装换下厚重的冬衣。
我们的旅行,是从威基基海滩开始的。
金黄色的海滩,游人如织,景象迷人。是游泳者的天堂和各类豪华宾馆、露天酒吧的前沿。来到这里,海风习习,音乐如花盛开,高耸的棕榈树仿佛优雅的绅士,频频向游人招手。劈浪游弋的矫健泳姿和一道道冲浪板的腾跃触目即是。威基基海滩的奇特处在于:一般沙滩海水落差较大,走不多远脚就得离地,但威基基海滩却可从正面向海的方向走下去差不多一公里之远,脚却依然可以够到地。这样的斜坡踏浪行走犹如一个渺小的人独自挑战大海,勇敢地接受蔚蓝色的召唤。可惜我不会水,只能在海滩上做一名闲庭信步的观赏者了。
而驰名世界的恐龙湾,则是神奇的浮潜观鱼之地。它位于欧胡岛的东南隅,与莫洛凯岛、拉奈岛相毗邻。
和一般海湾迥异处在于:不需要游离岸边一段距离,或潜至一定的水深,才可发现鱼群的现身,而是入水不久,即有毫不畏惧、五彩斑斓的鱼群与你同游。在水中它们上下左右穿梭翻飞,仿佛是你的“护卫队”,或是彼此信任的老朋友。“人鱼同游”构成一幅人类与生物亲密无间的图画。恐龙湾是州政府专辟的生态保育园区。经当地朋友介绍,此湾的地貌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状如恐龙故而得名。在恐龙湾,游客是不能自带鱼食入内喂鱼的,若非得体验一把喂鱼的乐趣,可在购门票时多花上四美元买管理方专门提供的鱼食,以保护生物的安全。
据说曾有游客因自带鱼食入内喂鱼致鱼死伤,而触犯了相关法律,竟被判入狱。可见恐龙湾的生态保护,到了何种严苛的地步。
坐落于欧胡岛北岸的玻西尼亚文化村,则是游人必去之地。
它集中展示了土著夏威夷人世代沉淀的丰硕文化成果,散发着特有的民俗气息。入夜前后的东加群岛的击鼓、萨摩亚的剥椰子术、斐济的竹子示威及热烈奔放的草裙舞,都是令人入胜的表演。土著夏威夷人的审美情趣与时尚大异其趣,以肥胖为美就是范例。所以在晚会上表演的主要演员都是丰满肥硕、膀阔腰圆、形态可掬的“大块头”女子。据说当地历年选美比赛的获奖“佳丽”,都是以“肥”为主要评选标准。我就见过一张“夏威夷小姐”的明信片,居然她的大腿上坐着三个壮汉,实在是令人惊奇的画面。
欧胡岛虽然地势平缓,但登高眺远处还是有的。那就是全岛的地标“钻石山”。登上山头,清风送爽,阳光直射,欧胡岛的美景尽收眼底。
如果把以上的游览称作阳光之旅的话,那么接下来,就必然要去触碰此岛的阴影所在——被无数影视文学作品刻画过的、美国人民心头的痼疾:“珍珠港”。
单就自然景观而言,珍珠港算得上风光旖旎之地。
碧蓝的海浪和密布的林荫相辉映,漂亮的建筑随处可见,道路整洁、宽敞,仿佛是一处度假胜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珍珠港是土著夏威夷人捕鱼、潜水之地。盛产珍珠、蚌壳。他们相信,珍珠港受鲨鱼神保护,是他们栖居的乐园。1887年,美国联邦政府取得使用珍珠港的专利;1908年,美国国会指定珍珠港为海军基地。
而1941年,夏威夷时间12月7日早上8点左右,正当美军在珍珠港照例奏国歌升国旗之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数百架飞机突然袭来。美军8艘主力战舰被击沉,多艘重伤,近300架飞机被摧毁,2388名官兵被炸死,1100多人受伤。仅“亚利桑那号”一艘战舰,就有1277名官兵遇难。日本敢死队的飞机尖啸着俯冲它的巨型烟囱。而今这烟囱被刻意保留在水面上,锈迹斑斑、残破不堪,仿佛向着大海苍天吐出一缕缕幽魂。两千多名遇难将士的名字密密麻麻地镌刻在一面巨大的碑体上,供后人凭吊。建在“亚利桑那号”残骸上的白色长方形的战争纪念馆内,影视厅向游人滚动放映着介绍“珍珠港”事件的黑白纪录片,我发现有几名日本游客不等放完就悄悄离座而去了……
在回国前的晚上我写下了——
火奴奴阳光的大岛满溢热带的情感
棕榈把金色的花纹饰于大海的玉盘
土著的茂林文化的绵延
斑斓的鱼群倒映在恐龙湾的蓝天
曼陀罗激荡歌者的心弦
爱神之吻飞遍女子的眼眸男子的脸
流亡者的归宿梦的良乡
夜空像一座上天的花园
璀璨的珍珠并没有织成
和平的花环自夸无敌的战神和灰飞的冤魂
合并成亚利桑那号仰天的泪眼
这是阳光与黑暗的交织
这是美景与杀伐的结缘
这是苍茫大地最无奈的表情和语言
——《夏威夷》
第二天早上在去往檀香山国际机场的路上,我们的车又一次途经珍珠港,而前方,晨曦正驱散残云,和煦的阳光透进车窗,涂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
这是新的一天,太阳照常升起,并且发出它越来越强烈的光芒!
二、花环·行头·哈罗哈
初到夏威夷,有三件事必然要经历。
一是按夏威夷传统的待客礼仪,每位游客自出机场始,脖颈上都会被热情的接待者套上一只鲜艳的花环,以示主人的殷勤好客;二是你定然惊诧于这里的人们全然没有西装革履的装扮,几乎清一色的花衬衫大裤头,脚蹬一双悠闲随意的厚底拖鞋。因为夏威夷群岛地处热带,四面环海,气候常年湿热、温润。我们来到夏威夷的时候正值隆冬季节,但岛上依然如夏日般晴朗、高温。可见这种休闲随意的穿戴和它的气候及自然环境有关。所以我们入住宾馆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商店购置这一身“行头”,以示入乡随俗;三是你在夏威夷时时可闻、处处可闻的一句问候语就是“哈罗哈”。这是当地土著人的礼貌用语,表示欢迎、友好和祝福之意。并且有种说法:在夏威夷你可以不会讲英语,但必须会讲“哈罗哈”,这样你就到处有朋友。有意思的是讲这句话的时候必须配以一个辅助动作:大小指朝上竖起,中间三指向下弯曲,即“六”字状,且要拨浪鼓似的摇摆不停,否则就不能被视为正宗。所以,“哈罗哈”很快就被我们这些旅游者“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地加以运用了。
这三件事又都可延伸出一些话题。
先说花环,按夏威夷每日访客数10万计,所需鲜花不计其数。此等慷慨起初很令我们不解,吃惊。须知美国的鲜花消费价格十分昂贵,夏威夷旅游当局如此铺张待客,是否有点不计成本?但导游小姐解答了我们的疑问:夏威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岛上的奇花异卉多达数千种。夏威夷除了被誉为“环保之都”(整片群岛没有工业,城市功能定位为旅游及服务业)外,也是著名的“鲜花之都”。它是全美国唯一允许游客可以随意采摘鲜花而不被处罚的州份。故此在以后的一周行程中,我们一行人俨然成了理所当然的采花使者,女士们尤甚。这么“不文明”的行为居然成了我们享有的权利,可见“法无定法”。
而我们的这身“行头”,多少也有些令人诧异。试想,这等耀眼的花花绿绿,别说男士,即便女士们穿在身上也显得太过妖艳了。我在东南亚旅游时也买过几件花衬衫,但全然不如夏威夷的鲜艳夺目。但所谓人之一生忘情能有几回?不过是遣兴应景罢了。若在平日里,怎敢穿这样的大花衣服招摇过市?
在夏威夷的丛林、海滩、碧浪和山色之间,这身“行头”辉耀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取景,为我们的相片“增色”不少。当然回国后,我的那几件“妖艳”的花衬衫是断不敢再享用了。
至于“哈罗哈”,它是来到夏威夷的游客们必须要学会的一句土著语,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句问候语,而是象征着热情、祝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友善。或许可以传递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可以因文化、肤色、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种种差异,但彼此的尊重、理解、宽容却是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为的隔阂、冷漠和对立是互信的大敌。人与人之间如此,民族与民族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愿每一天的黎明,每一天的希望都从“哈罗哈”开始。
“哈罗——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