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野菜情(散文)

精品 【流年】野菜情(散文)


作者:绿雨如丝 秀才,222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35发表时间:2018-05-31 15:09:46

【流年】野菜情(散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话我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却有失公允。
   只因,草木总是以昂扬之态,柔情之意盘踞我的记忆。特别是那涂鸦大地的草,一直以来,生动我的双眸,缠绕我的灵魂。
   草,在记忆中属于野种。野性的草,大多是家畜的美食,而满足人胃馕的草,则摇身一变,被赋予“菜”的雅誉,成为野菜,端然于餐桌。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当瘦了一冬的水变肥,穷了一冬的地变胖时,一场温暖的风,催生野菜生存的信念,唤醒野菜生长的速度和泼辣的性格。
   春雨绵绵,滋润的野草,蠢蠢欲动。这绿色中的经典,经受住时间检验,以默默无闻之态,最先泄漏春的讯息。变虚的土地,是野菜的温床,可即使在水泥路面的罅隙里,星星点点,丛丛簇簇的野菜,也依然闪烁着不屈的身姿,一路生长,一路高歌,发出要做就做最好自己的誓言。
   雨后初晴,天高云淡。蓝天把大地打扮得碧绿透亮,到处是明媚气象,到处是积极生长的急切,到处是绿色的海洋。不经意间,匍匐在地的蒲公英,贴地生长的麻麻菜,直立向上的灰条,枝状铺开的马齿苋……急切切,意深深,开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摇曳生姿于记忆的土壤。
   七十年代的农村,青黄不接的春天,料峭的春意,有些冻疼皮肉的小雨,好动顽劣的儿时,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发出“饿饿饿”的抗议。粮食短缺,蔬菜奇缺,母亲把目光投向知冷知热的土地。
   蒲公英,锯齿的叶,明黄的伞,带状的形,最先点亮母亲视线。一棵棵,一株株,停不下爱的蒲公英,喜欢群居,喜欢连片,母亲把抱团取暖的蒲公英挖回,摘净,淘洗,开水中一焯,捞出放凉水中静泡,挤干里面的水分,再过滤出蒲公英骨子里的苦涩,加盐、葱花,入炒熟的花椒油。食之,竟然是可口的凉菜,再和蔗汤浇灌的高粱面河捞相搭,本最难下咽的饭食,也忍不住多吃几口,果真应了那句“茶饭赖,野菜拽”的俗语。
   还真是,举着小伞的蒲公英,没有为自己遮挡住风雨,却为粗糙的乡村时代,抵御了饥肠辘辘的瘪胃。
   次第而生的灰条,细细的根系,像母亲纳鞋底采用的棉线,雪白的肌肤,尽情吮吸大地母亲赐予的养分。那顽强的生命力,就像皮实的农家娃娃,在田间、地头,在荒原、路边,在草地、茅居,一茬茬生长。那灰绿色叶片上,就像爱美却内敛的姑娘,涂鸦暗红色胭脂,掌状叶上,结满月亮的泪滴,晶莹透亮。也结满阳光物语,水灵秀气。割草的我们,牢记母亲嘱咐,做事一定要留有余地,尽量不要伤害它瘦弱的根系,只有这样,明年才能继续享受它的馈赠,日子才能细水长流。
   于是,双腿下蹲,左手扶住灰条身体,右手伸出拇指食指,小心掐下嫩嫩的茎叶,染绿的双指,彰显个性劳作的姿势与专注,昭示对野菜的感恩和敬畏。看着头朝一处,身高均码,整齐摆放在竹篮里的灰条,头脑中袅袅升腾起母亲烟火中烹饪的身影:灰绿的叶片,在母亲灵巧双手打理下,经井水反复沐浴,蜕掉白色酸性,抛却苦涩情绪,变得嫩绿清澈,经络分明。敦厚的铁锅里,麻油在火焰的烤炙下渐渐活泛,红红的辣椒,按捺不住欣喜,勇往直前,一跃而入八成熟的油锅里。它嫣红的身体,在“哧啦”声中成为焦红,独特的香辣味,弥漫缠绕,吸引的灰条叶,抓住时机,奋勇入锅。急火快炒,加盐少许,白色大蒜虽特喜热闹,却极会瞅准时机,在火焰将熄未熄之时,以末状之形,芝麻般欢快撒满野菜表面……那绵延香味,那鲜亮翠绿,是对平凡日子的敬畏,是整理琐碎生活的从容,是稀释贫困舌尖的智慧。
   季节的脚,大方踏入立夏的门。野蛮生长,无拘无束的野菜,不知趣地和庄稼赛跑,见缝插针于拔节的麦田,不遗余力地和朝气蓬勃的玉米、高粱,争夺生存空间。父亲手握锄把,小心翼翼将叶片上发红的甜苣、灰绿色苦苣,连根刨取,一株株植物,一根根主根,白色根茎,叶叶相对,读懂了母亲心事,暗藏黏白乳液,也藏着父亲深情爱意。一棵棵捡拾,一枚枚挑剔,这些带着苦涩的野草,经母亲悉心调制,在父亲眼中,俨然成了我们“嗖嗖”上蹿的身姿,响成了父亲耳中,悠长满足的饱嗝声。
   那粘土就活的马齿苋,圆柱形身材,暗红色表皮,像浸了水的肌肤,光滑细腻。茎,平卧或斜倚,敦厚随性,伏地铺散。叶,扁平,肥厚,倒卵互生。马齿苋,头顶小黄花,憨憨的带着笑意,站在四季的风里,始终吟唱一首多情的颂歌。
   其实,我不喜马齿苋略酸带滑还粘的口感,却极喜它顺溜水灵鲜嫩的茎叶。因此常常和小伙伴一起,折下它的茎,一小段,一小段,掰成肉断皮连的绳,挂在耳上,怡然自得,仿若是玉佩珠连的耳环,发着清丽的音。有时圈在手腕,像圆润温婉的玉镯,摆动成曼妙风景。
   别出心裁的母亲,想方设法,努力让这野生马齿苋,变成我们口中的风景。于是,在和子饭中加入,在包子馅中呈现,在煎饼中摊展……记得,有年夏天,我突患眼疾,母亲按照中医嘱托,用马齿苋熬汤,外洗内服,一连几天,在马齿苋的料理下,眼疾收敛了锋芒,渐渐销声匿迹。二姐曾戏谑“看那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全是马齿苋的功劳呀!”
   野菜调皮,大多扎根土壤,依附大地。可有的也爬上树枝开成花朵,招摇过市。透过槐树粗陋的树皮,你会嗅到它充沛于年轮间的馨香,谁会忘记那一串串馥郁的槐花,一朵一朵,身裹面粉,登上笼屉,蒸汽烹饪,熟油爆炒,加入料理,美味满满的拔烂子,吃一口入胃,再一口入心,每一口都是丰盈的满足。
   谁又没领略榆树沧桑容颜上,圆圆扁扁的嫩绿色榆钱,一秃噜一秃噜,颤动出清脆的畅想。母亲虽没有欧阳修美食榆钱粥后“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涌动的诗情,却有制作玉米面榆钱窝头的技艺。
   初春的榆钱,像雨后的笋,清新脱俗,嫩绿欲滴。母亲抢抓时机,一枚枚摘取,一片片清洗,金黄色玉米面,渗入少许稀缺的小麦面,小苏打调和,两种面粉调匀加水,软硬适中,拌入榆钱,捏成椭圆,上安红枣,入屉蒸煮。二十分钟后,窝头显露峥嵘。金黄黄的主色,闪现榆钱绿盈盈的色泽,咧嘴一笑的红枣,热腾腾,释放甜蜜气息。
   野草中的菜,就像照亮夜晚的星,静静燃烧的火,悄然收敛树上芳华,依着树根绵绵爱意,向大地献果。
   闪着白光的果,寄养在杨树根部,经潮湿土壤滋养,日月光华沐浴,具有灵性的蘑菇,在一片杨树林中,胴体一色,生长为一把把胖嘟嘟的小伞。这是生命的成长,是野菜的升华。此情此景,相伴拾菜的我们,互相凝望,急速奔跑,争先扑向那闪着白光的蘑菇,扑向这承载生命隆重的惊喜。懵懂的我们,不知蘑菇属菌类,固执地以为是野菜中的上品。毫无瑕疵的蘑菇,撑开的伞盖,就是撑开了我们低迷的味蕾。它没有苦情悲绪,只有肉丝的亲和。乡村孩子,尽管一年到头,很难食荤,可依然公平分配,每人几个,回到家中,无须大人帮忙,清水洗净,摘一片葵花叶,放入蘑菇,洒点盐,对折包裹,放于泥火垒砌的灶台,“哧啦哧啦”的声音,勾引的人直流口水……真是“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薄丝无点涩。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香麝莫及”。
   如今,人们的菜品越来越精,饭食越来越细,导致三高人群,像坐着直升飞机,呼呼攀升。于是,注重养生,追求健康的人们,把眼光又掠向田野,找寻那个年代舌尖的印迹。才知,野菜不仅仅是填肚的菜,还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又于是,当时不名一文的野菜,堂而皇之登上高大上的餐桌,成为口中的新宠。
   而我恰恰将“草食动物的天性”,烙印在肌体深处。乡村野菜,伴我度过饥饿岁月的野菜,已成为刻入骨髓的DNA,它们瘦小的身体,已长成我心中根深叶茂的情感。现在,野菜家族虽然饱受除草剂的灭迹,可当我双休日,与丈夫回到老家,在院中无人问津的角落,发现了那饱含奶汁的甜苣,柔弱瘦瘦的灰条,自由散漫的马齿苋时,被它们富有情怀的色调,坚守初心的不屈所震惊。不禁感慨,时间是生命的收割者,也是生命的收藏者,收割了公公、婆婆和父亲的生命,收藏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野菜,收藏了那个年代独特的气质。
   我喜欢野菜带着温情的味道,喜欢野菜纯天然无添加的本真,喜欢野菜安静的广度和无限的接纳。想起母亲,“做事要留有余地”的教诲,只采摘院中野菜的嫩尖,留下生儿育女的根系,无愧对光阴最大的敬意。
   今夏,饭桌上,有了院中野菜的浅吟低唱,也有了记忆中,野菜悠悠荡起的回响。

共 32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这篇散文中的字句,从一束清亮的柔光里涌入我的视线,便想起东坡的名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生在俗世,最难得的是在过尽千帆,历经滚滚红尘之后依然拥有清澈的眼和清净的心,懂得平淡才是生命中最浓的味道。读一读《野菜情》,亦是能感受到属于作者的那一份淡然和从容。野菜,在当今百姓的餐桌上已然成了最美味的食物,春日里的各种野菜,是我们往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至始至终让我们甘之如饴。一盘野菜,可以不加佐料,只要浇一点素油,把它们放在白米饭上,青白相间的色泽,一口口地送入嘴里,一遍遍地回味,没有比这更美味的食物了。这是一篇不见技巧的散文,读来却是如此的赏心悦目,素朴的且充满韵味的语言,生动的充满生活元素的细节描写,低调温婉的情感注入,让这篇散文有了散文该有的模样——清新的,自由的,平和的,自然的。作者元气淋漓地书写着味蕾之苏醒,锲而不舍地传递着野菜温情的味道,将野菜的性情与自己的人生态度浑然结合,将对亲人的挚爱和时光的追忆融入野菜的情怀里,不露痕迹。这篇《野菜情》,运笔自如,散文的深度,宽度都有了,散文主旨深刻,气韵不凡,极富画面感,不失为一篇好散文!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531003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5-31 15:17:22
  繁华落尽见真淳。读你的文,无可避免的是将自己的记忆之针一点一点地拨回到已然久远的往事里。年少的记忆里,生生不息的是野菜的清香,那些曾经为我们拔野菜,为我们做一盘野菜的人如今不知去了哪里。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8-05-31 15:52:28
  首先感谢雪社长!第一次投稿流年竟然遇到雪老师的编辑加评!感动!感动!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5-31 15:18:55
  此刻我还在你散文的气味里,我将此文视作是你的心灵返程。我们这些写字的女子,念念不忘的还不是旧时光里的那些味道吗?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8-05-31 15:58:48
  文章才在流年驻足仅几个小时,就被老师编审了!并且被流年老师们热情的语言,鼓励的言词所激动。于是,就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怎样富有凝聚力的团体?不禁感叹,江山有这样的社团,定会多娇美丽。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5-31 15:19:53
  喜欢读你的散文。感谢你将那么美好的散文投来流年,期待你继续赐稿流年社团。
   祝福夏日安好!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3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8-05-31 16:12:14
  自从2016年3月22日入住江山,就极喜流年社团。于是常常浏览,常常品读。喜欢社团每篇有新意的文章,喜欢社团老师中肯的提议,更羡慕流年稳坐社团第一把交椅。只是自卑的我,觉得自己粗拙的文,怎能那么容易入流年老师的眼?于是只好选择放弃、放弃。这次也是鼓起莫大勇气,抱着学习提高的态度一试。谢老师啦!
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5-31 15:28:34
  真的写得好。
   很有功底,情感热烈真切,悠悠岁月里的记忆,野菜充饥与母亲的妙手,渗透着养育之情。
   文里还透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
   拜读了,再来一篇,加油!
回复4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8-05-31 16:14:26
  感谢山地老师热情的话语,感谢您的留墨!遥祝夏安!
5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05-31 15:31:41
  野菜是自然生长,在困难时期,救活了饥饿的人们。
   野菜是纯天然植物,是如今人们养生的佳品。
五十玫瑰
6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05-31 15:36:22
  散文意蕴浓郁,语言优美,欣赏学习了!
五十玫瑰
回复6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8-05-31 16:17:22
  谢玫瑰老师留墨!隔屏见字,我仿佛嗅到玫瑰的芳香!沁心入脾!
7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5-31 15:38:10
  一种记忆、一种真情、一种悲悯,一种感恩!
   语言质朴有力,富有情趣,富有意味!
   真的喜欢这样的文字。
8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5-31 15:44:05
  母亲烹调野菜那段,很有画面感,那是一种动感,劳作的美丽跃然纸上,钻入心里,生动有趣。
   作品里有画面最生动,作品生动了,艺术性就出来了。
9 楼        文友:伊蘭        2018-05-31 15:50:20
  写乡野之菜的文字,读过不少,这一篇最是精妙。有情趣,有情结,有意蕴。好文章,读来不厌。
万人如海一身藏。
回复9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8-05-31 16:19:18
  老师好!司空见惯的野菜,不要落入俗套便好。谢您鼓励!
10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8-05-31 16:39:35
  遇到这篇文章,就如遇到一顿饱含着亲情的野菜大餐。难以描述内心的感动,只能不停地顺着回忆往昔。
   感谢您支持流年。祝福。
共 21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