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展
昨天上午,新来的郝局长叫上办公室贺主任,去市美术馆看全市“反腐倡廉”书画展。一路上,坐在贺主任身后的郝局长闭目养神。副驾驶坐上,贺主任和司机小声唠着嗑。不大会,车子缓缓进了美术馆的大门。
车刚停稳,贺主任快速下车打开车门,小声说:“局长,到了!”
郝局长点点头没说话,挪动屁股欲下车。贺主任左手扶车门,挺身高抬右手,小心翼翼护住车门上沿,嘴里说着“慢点”,生怕局长碰了脑袋、闪了身。
局长下车就遇见熟人,双方嘴里吐着客套话,“哼哼哈哈”招呼着,迈步上台阶,指指点点就进了美术馆二楼的展厅,贺主任寸步不离,紧随郝局长屁股后面。
进展厅,没挪几步,显眼的位置,醒目的展板前,一幅“醉酒图”吸引了郝局长的目光,他不停踱着步,左看,右看,退后几步远看,又前行几步近看,脸上漾满笑意,不时点头幸福状,乐此不疲欣赏着。
贺主任虽是个文化人,可他対书画并不精通。见郝局长如此专注痴迷这幅画,他想这画不是画中精品,也一定出自名家之手。于是,他也凑进了两步,一副认真的样子,仔细观赏起来。
这幅四尺整张的国画,画的是三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举杯饮酒,旁边的童子“哧哧”笑着,怀抱一坛老酒,地上有一二倒地的酒坛,早已空空如也……
再看这画中题字落款——醉酒图:三五知己,一壶老酒,夕阳西下,迟迟不归。戊戌年夏黄石写之。
“呀呀,这画一般,题字落款妙得很!”贺主任情不自禁脱口而出,还连连拍着巴掌叫起好来。
局长微笑状,问:“这题字落款好在哪?”
贺主任一愣,说:“局长,让您见笑了。我个人认为这题字,字意情真意切,意境深远。俗话说的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看看,这几个老友,喜相逢,举杯酒正酣,已是夕阳西下时,仍乐不思蜀!大有一醉方休,不醉不归之意呀!好好好,嘿嘿,只是个见,个见!”
“嗯,不错,不错,有道理!好画意境深,琢磨起来更有味。嘿嘿,恐怕作者也未必如你贺主任,品赏出如此温馨、深远的意境来!”
“嗨,局长您过奖了,我只是就画说事,有感而发,随便瞎咧咧几句呗,别当真,千万别当真!还是局长您高见。”
“嗯,别谦虚了,凉白开最解渴,大实话才动人。对了,你刚才说,这画画的一般,不咋样,啥意思?说来听听。”
“这?”
“嗯,这什么这?照直了说。”
“那行,我就说说我的观点。局长,我认为这画画的确实一般般。你看那中间的老者,傲人的目光看人多不屑;那夸张的酒杯至少能盛下一斤酒;桌子上只有四个小菜,能吃饱、吃好?嘿嘿,这也太夸张、太牛皮了吧!这也足见这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心态,孤傲寡薄,是脱离现实不务实的写照啊!还有……”
没等贺主任滔滔不绝点评完,郝局长刚才还舒展成“三”字的眉头,瞬间拧成了“川”字,他拉长脸说:“好了,咱回吧,局里还有事情要处理。”
上了车,郝局长一反常态,虽然还是从贺主任打开的右车门上的车,可上车后,他却屁股左移,坐在了司机身后的车座上,一路若有所思,话没一句,眯着眼。
小车进了局大院,贺主任匆忙下车打开了右车门,见郝局长已经自己打开左车门,一言不发下车上楼了。
“这?!”
见贺主任一头雾水杵在车门口,司机问:“贺主任,今天画展,看到郝局长的大作了吗?”
贺主任一惊:“啥?郝局长大作?”
“是啊!咱郝局长可是出了名的大画家!可局长为人低调,落款只用笔名,知道的人,是少之又少。哈哈。”
“那,郝局长的笔名叫啥?”
“嗨,咱都是局长身边的人,告诉你行,可知道了不要到处说,郝局长不喜欢张扬!”
“行,放心,不会到处说。”
“郝局长笔名‘黄石’,与‘白石’老人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