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奶奶的那盘荤油渣(诗歌) ——寻找三十年的味道
流油,
在寻找的空间流淌着奶奶那份宠的牵挂。
猪油在滚烫的历练中,
提纯与分离在搅拌与火候的催促间慢慢地纯纯飘逸。
窗外,
枝头张望。
帘内,
蠢蠢欲动的孩子王在等待着满口芬芳的油渣。
吝惜,
是那年、
那月、
那日奶奶们看家的绝活。
姐姐懂得,
油渣——来日方长的佳品。
一盘,
书写着春、
夏、
秋、
冬的香在家的那份儿时仰望。
弟弟总惦记着、
惦记着,
六月的夜晚奶奶亲手做的一道烙饼与油渣的犒赏。
打开,
记忆的阀门。
寻觅那份
那份三十年的,
油渣烙饼汤。
脚,
在飞奔的时速中前行。
脑海,
总装着
一份眷念、
一份牵挂、
一份反哺。
奶奶的拐杖,
翻动着岁月的篇章。
举杯畅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幸福之夏。
绿,
在寻找中寻找青山之水着伴。
绿水
绿水萦绕那盘油渣之香,
记录
记录着三十年巨大变化的小康之家!
2018,5,5
【编者按】这是一篇从回忆奶奶的情感高度又跳跃到回忆社会主义30年变迁的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全文在写对于奶奶的爱,和奶奶对于晚辈的爱,编者也向往回忆,因为回忆必定是因为吸引和兴奋使然。作者在一篇诗歌里进行了很多次词语间的断句,这种断句应该是在书写诗歌的过程中,和自己的情感所平行的一种抒发。全文和奶奶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动,期待作者能有更加熟练的诗歌体来完成更优秀的作品。最后以简单朴素的拐杖和油炸烙饼回归到青山绿水的新时代,这是个人的淳朴和新时代的淳朴之间的平行,当新时代的目标和人民的意志以及生活态度达成一致时,那必然是胜利的时代。学生在写完这些评语时,也想发表一些关于诗歌本身的看法,这篇诗歌在转折处略显跳跃,应该加一个缓冲段来过滤这种因素,或许这也是作者想表达的国家翻天覆地的改革变化,每篇诗歌都是一个独特的灵魂,他有自己的思想,他和文章不同,它的语言更为凝练,若为石头掷地有声,若为水流沁人心脾,做人和诗歌一样,慢慢褪掉糟粕和浮夸,骑上轻快和从容的马匹。愿作者继续努力,期待下一次更好的作品。【编辑:幻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