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小丘塬歇马台的故事
歇马台,叫这个名字的地方很多,小丘塬就有个歇马台。大多数人经常从这里路过,并没有注意到。在这很平常的地方有这么一个故事,至今被这里人口口相传,津津乐道……
从小丘镇“剺面坊”附近,有西下清峪河去前咀子村的道路,蜿蜒曲折,树木葱郁,巍巍山峦,满目秀色,到了一个拐大弯的地方,便是“歇马台”了。
这里有两三个很大,呈阶梯形的平台,紧临沟壑,放眼环视,深谷纵横,山岭苍茫,云雾缭绕,沿此路环绕而下,快到河边不远得地方,有一座绿林遮蔽的石崖下,一潭清泉,旺盛甘甜,便叫“饮马泉”,因当地人在缺水时用它,便很少有人叫“饮马泉”了!
据传在宋朝年间,杨家将为保大宋,男儿几乎全部战死沙场,为对付外敌入侵,在宰相寇准的力荐下,宋皇帝恩准杨门女将挂帅出征,守卫边关,与敌对阵。
在宋太宗时期,辽兵大举南下进犯中原,杨八姐率众出城为击退辽军,从“泾阳三原”地点出发,走“秦直道”北上至爷台山,此山附近有一小山村,叫焦子河村,在村子的北部山崖有一北魏佛院,佛院摩崖造像下有一秘密通道,杨八姐和部下通过,直奔去小丘的道路,她们马不停蹄,风雨无阻,穿山林,钻荆棘,直奔大营盘所在地而行进。突然天降大雨,道路泥滑,行至小丘之地的清浴河旁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想在此歇息,雨后河水暴涨,黄泥卷沙,人马难以饮用,便叫手下护卫去寻找水源和休歇之地。
便有士兵来报,此河北边山石崖下有水泉,杨八姐亲自察看,见清泉一潭,水势旺盛,溢出石堰,成涓涓溪流,深草处更有多条清水,下一处又有石潭细流,杨八姐喜出望外,恩准已行军到小丘塬下的几层平台处的士兵,就地歇息。
士兵便在泉里取水,埋锅造饭,又有马夫军在泉下溢出的小溪饮马,这里草密林旺,沉寂如撕,也便隐藏士兵。
杨八姐解决好了士兵吃喝问题,以及马的饮水和粮草问题,诸事完毕,便和几位女护卫跨马顺山路而上,观察这里地势情况,但见这里地势险峻,前后南北都是沟沟壑壑,植被茂盛,灌木丛生,拐弯处有松林遮蔽,冒然出现多个平台,可以驻守,就地安扎营盘,有女护卫建议说:“何不上塬住扎在百姓家?”
杨八姐还未作答,便有哨马前来通报:“此地之上是小丘塬,此地有大丘和小丘之称,咱是在小丘之则下,此地民众诚实,粮草充裕,有小丘塬公所和村子的公所,我们是否在小丘塬宿营?”
杨八姐说:“我们就在小丘塬这个拐弯处的平台安寨扎营,下有泉水,沟谷草肥,可解马吃草,不便骚扰百姓,也防走露风声!”
士兵传达了命令,各营就地扎寨,士兵解金甲旗袍,取戎装革带休息,并放出哨马,以防偷袭,阻防士兵出营扰民!
休息多日,便向杨八姐的又一营盘,照金进发!
因为有了这个故事,也就有了杨八姐去照金后为退辽军,搭箭、弯弓、一箭射穿薛家寨主峰,吓退辽军后撤四十里的传说。千百年来,那柄弹回的箭镞仍在龙家寨山脚下,据有人目测,箭镞崖洞刚好吻合。
有了杨八姐率兵在小丘塬西河平台歇息这一传说,又和“歇马台”这个地名相符,又有照金“箭穿崖”的故事做旁证,便有了这个歇马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