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中华文化 华夏民族的骄傲(杂文随笔) ———读陈彦《让文化从我们内心走过》有感
一,文化自信的根基
今天,文友在朋友圈里发了篇陈彦老师的文章:“让文化从我们内心走过"一文,我拜读后深有休会。体会到了什么,我有如下感悟和理解!
文中首先提到的是文化自信。文说:“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行进的精神基石与持久保障。
常态的文化建设,像工程师设计楼房一样,首先要考虑到把楼基和楼高的负重量测算出来!说准确点,如宝塔底座一样,下大上小,下边的宽博远远要超于上边塔尖的体量!才能保证塔尖的高度”也就是说,文化自信的根基打不好,它的重量,高度都免谈。
唯有在塔座的稳固基础上,才能让其他以上的楼层保证一层一层地上升。当然,上升的高度要符合底座的承受力。在文化底座的基础上,没有虚拟键可按,更不会用海市蜃楼式的幻想去布置文化自信的憧憬!文化自信的底座、它不同于实体楼,实体楼倒了可以另盖,文化自信楼倒了后患无穷尽。做为文化人士,最能体会到这一点的。
二,构建正确的价值信仰
建构正确的价值信仰以什么为标准?以今昔对比,现在以中国发展的速度和趋势来观全局,远远超过外国人的想像力。现正处于历史性建设时期的中国人,想努力在他人的心目中建构正确的价值信仰,既要从内心尊重它文化自信的生长规律,又要让内在的精神挺拔張扬起来。比方说要一个人面对生活、人生,遇逆境要有自信,莫自卑;对顺境莫自傲,让自己内在的精神挺拔張扬,以此凝结以中化文化为主的中国精神!
追溯历史,新旧社会的背景对比,过去,中国无论从农业,工业,经济,文化,在国际上站那一方面去证言,都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
可如今的中国谁来比,谁敢比?中国在各个领域已在世界领先,尤其是中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无需用言辞去证明,哪一个国家有难,中国没有去伸手救援?一切都用实际行动,去超越,从而征服了世界。
现在国际形势紧张,人们就对中国有了某种看法,认为中国人为啥好心没好报呢!你细想生活中不也一样道理吗?你一味地迁就他人,满足他人欲望,最后吃亏的就是自己。
中华文化的崛起,这是应对挑战与考验的工程!如果想让文化自信这棵树结出优质果子,就要关注它成长的动态和自然规律,而不是让它自我放逐与矮化。
过去的旧中国,在国际上谈不上什么文化素养,从灾难深重且黑暗的封建殖民地,经历了艰难险阻的坎坷历程一路走来。如今才自豪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若果沒有文化自信我们去展示什么?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才成竹在胸有了底气,才敢迎对挑战者狂妄自大的嚣张气焰。因野蛮游戏到最后都输给了有文化自信的人,历史会证明这一切的。
三,什么叫文化自信,什么是正确的价值信仰:
自拜读了陈老师的文章,我从中已悟懂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是与自己欲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自己心里把文化自信当作做人之本,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提出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三点`要求,这就是正确的价值信仰。
为什么说它是正确的呢,因它是从民族血液里流淌出来的。正如陈老师在文中提到的“它是以集腋成裘的绵长耐心,以五千年的漫漫生长期,为今人贡献了一份绝世的骄傲与自信”
如果今人想以民族文化做幌子,到处浮夸,招谣撞骗,文化自信和价值信仰也就免谈。一个人有文化沒文化,看他自身的修养素质,一个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
往往事实证明一切,实践方出真知。
四,什么是文化风景,
文化风景,是指那些肩负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以全身心匍匐于大地,心灵的宽阔触摸,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从而创造了不同凡响的文化遗存。
在社会中真正体现他们不同的角色,与文化人格`以致生命的担当。
追溯五千年文化历史,足以证明他们就是社会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道风景保持永久。沒有足够文化素质的人,修养和自信免谈,也就更沒资格去谈所谓的价值信仰!价值信仰由每个人自身修养和文化内涵构成,却不是每个文化人都能做到。
文化风景一一也就是中国人追求最美好而最有价值的憧憬,为了这道风景的靓丽,有多少中国人为之付出了心血和精力,甚至血的代价!又有多少狂人为毁掉这道风景,煞费心机给中国人制作了多少毁灭性的图片。这种伤害,烙印在中国人心灵上久久不愈,以毛主席为首的一代伟人,就是这道文化价值风景的代言人。
五,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流脉,
正如陈老师所提醒的“从古代起,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流脉,历经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挤压,碰撞,从内心深处的压榨,提炼出来的干货一一才成为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珍珠,不是这一颗颗珍珠的闪烁,又怎能形成灿若星河的历史景观,和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呢,以及正确的价值信仰呢”又如文中提到司马迁所说的……
西伯被囚,为历史留下了《周易》
孔子游国讲学受困,修订了《春秋》
屈原被放逐,创作出了千古名作《离骚》
左丘明失明,方才成就了《国语》
孙膑被惨施刖刑,才撰修了《孙子兵法》
又如司马迁自己被荒淫无道的昏君,施了惨绝人寰的宫刑,致使他愤笔疾书创作出照耀千古的皇皇大著《史记》……
这就是史上留给中华民族的一颗颗珍贵的珍珠一一精神财富!而且,这些财富,无不与个体生命的伤痛体验有关。包括诗人杜甫,剧作家汤显祖,红楼梦作者曹雪琴,在他们不朽的作品里,无不弥显与自己的家世的颓废息息相关。在这里,要强调的并不是非要让创造者,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从中华文明的演进史来看,这个倾向非常明显。今人能否如古人留下彪炳千秋的名篇佳作,能否给中华正统文化的流脉里注入一丝生机,无不与文化自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六,中华民族文化的喜与忧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改变,古代实施肉体酷刑的历史一去永不复返,但人们精神上与心灵上的酷刑,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不会消失。
也许有可能将诞生更加伟大的灵魂。或是孕育出更加闪亮的珍珠。
但谁是塔座上的宽博人物,谁为中华文化甘愿垫基,用灵魂与思维去与紧扣大地生命匍匐,根须深厚的脐带相连。塔底是赖以负重的基石,是引体向上的坚实骨胳,如果文化人失去这坚实的骨胳,有什么资格谈文化自信和价值信仰呢?读懂了,理解了,做对了,这就是中华文华自信!我们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生长出优质文化果实。从而为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果说这个时代的文化,在生长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虚俘,肿胀,技术,娱乐至上的政绩工程!或者是炒剩饭,或崇洋媚外,那么这个时代对民族文化的贡献不光是堪忧,而是令人震惊。
七,文化建设与文化创造的性质
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有很相似的共性,首先要尊重他成长规律,除了让它内在精神挺拔張扬外,还需让外在精神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它很相似于物理楼层,但必须让自身有安全矗立的能力,但文化楼体建设是无形的,它的建设是建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楼层。也就是说,在外面看上去无形,但内在有形。内在形体如人体构造原理相似,外形再好心理歪曲了,这楼层就跨了!人住的实体楼垮塌了可以重盖,但文化楼层跨了比实体楼跨了的破坏性更大,更久远!
如,我2005年盖的房子因地基没处理好,2008年地震时影响到了北墙,整个墙体裂开了一条大缝隙!孩子亲友都惊恐万状众,说不能住人了,我笑答,只要人心不裂缝便是万幸!感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应该是每个人的备修课,尤其是文化人。说白了,这楼层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结构,人失去那个环节都要出问题。有创意不反对,必须严格把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切莫随心所欲。
文化创造并不是因循守旧,它需要更加科学,精细的建设蓝图与施工耐心,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生命的活性建设与创造。
近几年,我在文学方面收获还算不错,2016年从4月份到年底在江山上发表诗近三十多首。从今年元月份又在西府,夜色爱卿人,炎帝故里,现代诗的春天,陕西市政,以及江山等网台发文发诗近百首篇,等于过去几十年的成绩!究其原因,近几年多亏认识了文朋师友的引导和赐教,从文化最基础上来说,我认为这些人应可以归纳到构建文化自信的引领者队伍之中。
古言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矣!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比如说你结交的是文化大师,你就有可能成为大师,如果你交往的是文化人中的状元,将来你的后人中很有可能有成为文化状元的人才。
文化人中的状元,是文人,是诗人,是老子是孔子,是孟子还是庄子?我认为都不可能!他们中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不说其他的,单举例孔子,虽有知识但看不起劳动人民,以四书五经,知识至上为准则不尊重劳动人。这就是知识分子身上最大的弊病!即使心中有文化自信,但行为却与文化自信相悖逆。如我们文人产生这样的心理,会给构建文化自信楼体有相当大的危害性,想成为一代文化精神的引领者,不啻就是痴心妄想!
八,谁是文化精神的引领者
社会管理者,时代创造者,并心甘情愿为社会无私奉献、传播正能量的社会精英们,他们就是社会文化的引领者。但在社会上,文化建设是一个整体互动行为,并不支持那些千里走单骑的个人英雄所为。
社会管理者一一及文化引领者,在和平年代里,也许他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随心所欲,甚至持之以恒地去追求完美。但不一定别人追求的观点与你一脉相承。
在饥荒战乱年代里,文化精神引领者的作为,犹如萤火虫一样,在默默黑夜中艰难穿行,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兴盛。相反,在和平年代,作为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在受到厚纳包容的待遇基础上,能加以有效地去引领意愿者。但绝对不是以强迫的手段去生拉硬扯的引领他人,而是按照文化生成的规律,进行有历史久远眼光的精神上去牵引。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社会管理者就是文化精神的引领者!他们的思想观念超脱于他人,常以不同于他人的思维在时代前行的道路上出奇制胜。張载的四大关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魂,执行张载四大关学的引领者,中国唯一的人是毛泽东!所以说,毛泽东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这在全世界来说是无可非议的。
九,唯有中华文化才能凝结中国精神
中国人从昨天的一无所有,走到今天的繁荣昌盛多亏了什么?唯有中化文化才能凝结中国精神,文化是标签,更是基本质地。生活中,无论你上那个舞台展示,文化都起支撑作用。因文化中的精神因子与文化中的价值观是文化的统率:
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的身上,如果能具备这两样东西就有了民族体统和民族风格,更有民族的风范和魅力。如果形成相反而野蛮的风格和价值观,那么一切都会出现相反的结局。
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前提是彼此之间温厚的润泽和舒适,相互之间的尊重,通达,互惠。一旦形成相互利用的交易,或者是强势对弱者不断恐吓、弹压、挤对,那么这种文化形态就是不需要再文化的。
中华文化本身是利于他的精神食粮,不是谁强就该压众,古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应该是给我们捧的一碗醒酒汤吧。
文化自信在人类社会生存上,是建立在有担当,有谦逊,讲责任,讲义务的基础上:做利于他人之事,还需要持守,吸纳,应变,只是万不能失了骨架。
十,中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长征路
中华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寻根,
追朔五千年历史,它既不是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也不会是两汉两罗马相争的合并。更不会是三国中,刘关张的桃园结盟!
它不是急功近利,不是不文不化式的粗制烂造,和精神上的轰鸣;它是有温度,有思想,有道德的传感器。它是实现高度文化的历史使命。
当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历史性建设时期,面对现实的考验,人们必须在心灵上努力建起正确的文化信仰观。凝结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精神。当然,中国精神应该是应对挑战与考验最基础的工程!所以说,这也是一个既艰巨而持久的工程,是一个人人望而生畏,谈虎色变的万里长征。需要有高瞻远瞩的胸襟,需要独特的精神面貌,更需要我们肩扛历史使命担当。
迈开稳健的步子出征,昂首阔步前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寻根路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可非议,中国人就要树起中华文化的精神大旗,必须再走一次长征。而走这次长征路,注定是一次没有终点站的马拉松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