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麦收遐想(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麦收遐想(散文)


作者:江北乔木 举人,440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9发表时间:2018-06-11 20:46:09
摘要:麦子熟了,让我生发出无限遐想。同是金黄的田野,同是滚滚麦浪,凝聚着不一样的时光,其中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此时我的脑海里又翻腾起那滚滚的金色麦浪……

【荷塘“PK大奖赛”】麦收遐想(散文) 开车回老家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金黄的滚滚麦浪,仿佛在大地上抖动的一床床黄色大绒毯。
   面对此情此景,我突然想起了微信朋友圈发的一组麦浪照片,题目为《又是一年,俯瞰麦波千层浪》,一片金灿灿的景象,满屏尽是金色的麦浪。看着一幅幅金色的麦浪照片,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了过往老家麦熟的景象……
   麦子成熟了,给农人带来的是丰收的喜悦,农人们憨厚的笑意写在了脸上,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磨刀霍霍,镰刀亲吻着久违的磨刀石发出“刷刷”的声响,被磨刀石亲吻后的镰刀银光闪亮,农人们把它斜插在腰间布条腰带上,迈着急切的步伐奔向了那一片片金灿灿的麦浪……
   遥想乡村当年带领社员们割麦的是人高马大的生产队长,他一如战场上指挥作战的首长,那一声“开始割麦啦”的号令,如一针强心剂,振奋了人心。只见社员们在麦地头“一”字排开,一如整齐列队冲锋陷阵的士兵一样。大家分工合作,有拔麦的,有割麦的,有捆麦的,一片繁忙的麦收景象。
   歇息之时,为了放松一下疲劳,相互之间便逗趣打起了嘴仗:“老乔,你干长了个大个子,拔麦子不一定行的!”“老荆,就你这瘦小的身子骨敢跟我比试,不服就摆上!”乡间打赌的俚语此刻派上了用场,就不顾休息争先恐后比试起撵趟来,只听到镰刀“唰唰唰”一片声响,一棵棵麦子在剧烈的摇晃中往后仰躺下了,那一把把镰刀如同割扯着一块巨型的黄布一样,霎时便豁开了一道道口子。社员们挥汗如雨般在滚滚麦田里比试着拉趟,比的是兴致,比的是干劲,比的是精神。
   收割了的麦子铺得遍地一片金黄,捆麦的跟在割麦的身后不停地捆绑着,一捆捆麦子组成了一个个团队,被装到了小推车、牛车、马车上,大车小车成群结队上沟爬崖地被推拉到了打麦场上。
   打麦场上,通常招呼着打麦的是保管员和妇女队长,男少女多的地方总是欢声笑语,麻雀们也闻着麦香飞来“叽叽喳喳”地凑着热闹,妇女们嘻嘻哈哈地打着趣,打麦场上涌动起了欢乐的海洋……
   铡麦、梳麦、碾麦、扬麦……铡麦子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人往刀口送麦子,一人操刀,落刀时刀刃紧贴着刀口,大铡刀过处,麦根瞬间分离,草是草,粮是粮;几个老汉裸露着精瘦黑红的脊梁,拉着那个圆滚滚、实嘟嘟的碌碡,“吱吱呀呀”地鸣响着,一圈又一圈碾压着,后面跟着几个人时不时地用叉子、耙子之类的工具,把碾压过的麦穗翻动抖散,把尚未碾压到的部分翻到上面来,以便碾压到;迎风而起的扬场锨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漂亮的弧线,飘飞了麦芒,唰唰落地的是一颗颗饱满的金黄色麦粒;打剩的麦秸堆得如一座座小山一样,成了一群群孩子的游乐场,撒野的孩子率先爬上了麦秸垛顶上拉开了架势,摆开了“战场”,一如打擂台一样,垛上垛下,互不相让,你推我拽,麦秸飞扬。一会儿垛下,一会儿垛上,玩得不亦乐乎。随着保管员老汉的一声断喝,孩子们吓得喊叫着四散而去了……
   2005年12月国家实行了农业税改革,百姓收割的麦子不再用交公粮了,百姓们奔走相告,夸赞党的富民政策好!
   分田到户的麦子绿了又黄,独立自主的农人乘着天气晴朗与老天爷争抢着,拼出的是力气,换来的是犒赏,是沉甸甸的麦粒,装满了自家的大仓小缸。
   如今的麦田里又是一番喜人的景象,一辆辆收割机鱼贯开进了麦田,隆隆的机声如胜利的凯歌一般响亮,收割机取代了大队人马,取代了镰影刀光,一块块田地俨然成为一个个移动的“打麦场”,百姓们再也不用灰头土脸地日夜奔忙了,只管站在田间地头撑起蛇皮袋子就可以收获麦子、收获希望了。麦子收获了,乡亲们就用石磨磨成白白的面粉。昔日的农家院落里家家户户都摆放着一盘石磨,它们打磨着麦子,也打磨着乡下人简单而幸福的日子。
   ……
   布谷鸟又响起来了,麦子又要熟了,看着手机微信圈里一副副金色麦浪照片,让我生发出无限感慨和遐想来。
   如今,麦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镰刀、叉子、碌碡、木掀、石磨已成为一段历史和记忆。回望那一段走过来的路,酸楚又漫长,却又最踏实、最厚重。
   同是金黄的田野,同是滚滚麦浪,不同的时代凝聚着不一样的时光,蕴含着不一样的韵味,自然感受也不一样。此时,我的脑海里又翻腾起了那一望无际滚滚的金色麦浪……

共 16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抒情散文。作者以娴熟凝练的笔触描写了乡村当年麦收时热闹场面。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形象生动,表达出人们的喜悦心情。改革开放,分田到户,麦田虽没有了过往那热闹繁忙的景象,但农人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收获沉甸甸的丰收粮。如今机械化收割,麦田里呈现的是一番喜人的景象。全文语言欢快,结构严谨,穿插有序,过渡自然,详略得当,层层递进,结尾紧扣主题,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牙牙吉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6-11 20:57:59
  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作者采用对比的写法,把三个时间段麦田里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描绘得精彩纷呈。形象的比喻、拟人及象声词的灵活运用使文章妙趣横生。赞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2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6-11 20:59:51
  老师好!感谢老师赐稿荷塘!祝老师创作愉快,在荷塘pk大奖赛中取佳绩!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3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6-11 21:04:26
  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欢快流畅,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与赞美之情。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4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6-12 07:54:49
  以精美的文字,智慧的文笔,高大的思想,切割一块历史的画面,使画面的光辉生发出最珍贵的意义和价值,在读者,在社会人的细胞中,膨胀,发芽,生长,绽放出芳菲,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文者多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呀!江北乔木老师篇篇精美诗文,正在把一个文者的高大形象,在平凡而不平凡的艰辛努力中蕴寓而出,是我们这些喜爱文字的人,正在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习美文,参悟美文,敬爱美文老师!
5 楼        文友:菊韵        2018-06-12 10:22:14
  麦收遐想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为读者铺展开一幅麦收季节的美好画面,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对话对话有趣味,,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分三个不同阶段描述,不同年代,收麦的工具不同,层层递进,农业也再不断发展,歌颂了建国以来,农业,农民,作业方式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镰刀变成收割机,集体的卖场,到一个个卖场,说明时代的巨大发展,农民生活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不用交公粮,还有农业补贴,歌颂了党的政策好。整篇文章热情洋溢,读之令人振奋,充满正能量。由这篇文章看到,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富强,只要有土地,只要有农民认真种地,中国完全有养活自己百姓的能力。我们还有必要依赖美国的进口粮食吗?不要进口粮食,也就不会让人民币流到外国去了。感谢作者赐稿荷塘,美文给读者以精神上的振奋和自信。敬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