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怜天下父母心
小时候,母亲为我量身定做了一辆“学步车”,它需要一个人拉着我才能走。就是用一条绳子绑在一根木棍上,然后找来一条腰带捆在我的腰部上。母亲倒退着走,我正着走路,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练习着。
康复体能训练是一件很艰辛也很枯燥的事情,母亲为了激发我对训练的兴趣,同时也为了开发我的智力。每天训练走路的时候,她就一边牵着我走路,一边给我讲故事,教我读儿歌、背古诗……我仍记得那首《下雨了》的童谣:风来了,雨来了,蛤蟆背着鼓来了,什么鼓?花花鼓,乒乓乒乓二百舞。
每天如此,公园、街上、学校……几乎县城的每个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那一次是雨中母爱,那天下着倾盆大雨,不知为什么母亲还是要让我出去走路。她走到窗前,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待了好一会儿,回头对我说:“琳琳,我们去出去锻炼好吗。”过了一会儿,她帮我穿好雨衣,然后左手拿着一把雨伞,右手搀扶着我走出家门。雨越下越大,路面上很多被雨水堆积起来的泥潭,让我这个原本就行动不方便的残疾女孩走得艰难了。不知为什么,以前每次下小雨时母亲总是让我在家里练习走路。可今天她为什么要牵我出来散步,更何况下这么大的雨……整整十年的岁月,母亲用一份执着的信念陪伴我成长。
五岁那年,当时我们刚从积山小学搬进县城,因为还没有买房子只好住在停车场里。家门口对面就是商业中心,每当到了夏天的晚上人们都会去那儿逛街、乘凉。
那天,不知怎么了天气十分闷热。我搬着自己的小木椅来到了屋前那棵龙眼树下玩耍,就在此时一个小男孩一把牵着他妈妈的手,一边正美美的吃着手里的雪糕从我身边经过。我也很想要,于是我缠着刚刚下班回来的父亲;“我也想吃雪糕。”他却把我抱到平常我锻炼地方,然后伏下身子对我说;“你今天如果走路时,右脚没有踮脚尖我就给你买。”我点点头,牵着他手大步向前……
不记得那天我是否有没有走路不踮脚尖,但是我还是得到冰凉爽口的雪糕。这冰凉爽口的雪糕里承载着父亲对他残疾闺女的宠爱,此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父爱如山,读懂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因为不能走,我只能天天呆在屋子里。为了让我自由点,父母就搬几块石砖放在我小时候的婴儿推车上。以避免翻车,压倒我身上了。后来通过朋友介绍下,认识一位同命相连的残疾男孩。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他的母亲送给我一辆四轮小推车,这辆小推车给我很大的帮助。我每天推着它练习走路,再也不用像袋鼠那样跳着行走(为了加快爬的速度,双手一起前进把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手上,然后双脚再同时向前移动)。
经过一遍遍的训练和配合那些治疗起到了效果,我终于学会了自己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6年九岁的我终于可以踉踉跄跄独走一两步。父母才打算再要一个孩子,当时二胎政策还没有放开,每家只能生一个孩子。因为我的身体情况原因,父母担心在他们百年以后又有谁能来照顾我,我的生活该将何去何从。十岁那年,家里多了个小不点———妹妹出生了。
妹妹出生以后,父母就更辛苦了。要照看妹妹,又要照顾我。父母开始训练我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穿衣服、洗澡、洗衣服……为了更好训练我生活的自理能力,他们要求我要自己单独睡一间房适应独立的生活。四年级的暑假,母亲便开始教我学洗衣服。母亲帮我把昨晚换洗的衣服拿到阳台,然后再教我怎么洗衣服。先打开水龙头,把那些脏衣服放在装满水的脸盆里,然后把沾湿的衣服打上肥皂,再把衣服的污点在搓衣板使劲搓几下,再打开水龙头冲洗几遍,把衣服拧干就可以晾起来了。而我双手力气不够大,每次拧完衣服还是有积水往下流。刚开始学洗衣服的时候,衣服总洗不干净,总是留下肥皂沫的痕迹,于是母亲就得把我洗完的衣服重新冲洗一遍。
虽然不幸的命运让我艰难的成长,但我是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一对这么疼爱我的父母。亲爱的父母:感恩你们这些年来为我付出的心血与精力,感恩你们对我不离不弃的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