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词】端午节溯源 ——写在端午节的歌
五月初五不平凡,端午节日惊地天。
每年都过端午节,年复一年复年年。
为啥要过端午节?研究节日去溯源。
端是开端或初始,端和五字连章篇。
古时五午两个字,互为谐音紧相连。
互为谐音而通用,五午印在民心田。
五是阳气始盛数,农历五月不平凡。
五月又逢初五日,阳气始盛是开端。
因此就叫端午节,也称端阳年年传。
现在每逢端午节,人们总会想屈原。
但经郭沫若考证,端午节日有弯弯。
人们过着端午节,其实早在屈原前。
就在屈原未生时,人们纪念是伍员。
伍员也叫伍子胥,春秋时代一英男。
本是春秋楚国人,父兄被杀蒙屈冤。
父兄即被平王杀,弄得伍家不平安。
伍员随即投吴国,帮助阖闾夺政权。
帮助阖闾杀吴王,夺取王位坐银銮。
伍员他是军事家,带兵伐楚起狂澜。
攻破楚国郢都城,弄得楚国乾坤颠。
父兄之仇虽已报,伍员后来遭谗言。
伍员因此即自杀,阴曹地府去上班。
尸体投进钱塘江,江中怒涛卷成团。
汹涌澎湃冲越国,吴国百姓想的全。
五月初五要迎涛,纪念伍员祭一番。
后来屈原诞生了,忠贞爱国讲清廉。
遭到反动势力派,排挤诬陷丢了官。
长期流浪度时日,心情不快度日难。
秦国军队破郢都,屈原心中似刀剜。
政治理想已破灭,人民生活受熬煎。
恰逢五月初五日,汨罗江上起风烟。
屈原跳进汨罗江,殉国自杀赴黄泉。
写下绝笔怀沙后,以死报国一寸丹。
百姓闻讯来抢救,纷纷划着大小船。
把米投进汨罗江,祭奠人员万万千。
屈原至死不离国,丹心一点怀忠肝。
比起伍员借异军,报仇雪恨要领先。
伍员屈原比一比,屈原倍受人喜欢。
屈原品德更高尚,纪念屈原理当然。
就是因为这缘故,纪念屈原月永圆。
年年五月初五日,端午节日不一般。
划动龙舟搞竞渡,载歌载舞乐于阗。
还要包米吃粽子,纪念屈原大英贤。
端午溯源一小段,对于不对任评谈。
二○一八年六月十七日
【注:据郭沫若等同志经过考证证明:端午节最早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纪念伍员。伍员,字子胥,春秋时代楚国人。公元前522年,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投奔吴国,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后来,伍员率兵伐楚,攻破楚国郢都,报了父兄之仇。再后来,伍员遭到谗言诽谤,于公元前484年自杀身亡。尸体被装入皮革做的袋里投进钱塘江中。传说,从此钱塘江中常起怒涛,汹涌澎湃,直冲越国境内。于是吴国老百姓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迎涛”仪式来纪念伍员。公元前278年屈原跳进汨罗江殉国,人们对至死不离开祖国的比对借异国军队报父兄仇的伍员更加热爱的缘故,转端午节纪念伍员为纪念屈原。】